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理大研究指通關後如及早追蹤入境旅客可大幅降低感染率

HotTV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HotTV

      HotTV

      理大研究指通關後如及早追蹤入境旅客可大幅降低感染率

      2021年09月01日 14:29 最後更新:18:11
      黃文聲(左一)說,有關應用程式只會將資料儲存在用戶手機14天。(林漢山攝)

      黃文聲(左一)說,有關應用程式只會將資料儲存在用戶手機14天。(林漢山攝)

      理大的研究團隊採用計算方法,模擬香港恢復通關的情況,以疫苗接種率50%計算,發現即使不實施隔離檢疫和社交距離限制措施,如果對入境旅客進行接觸追蹤,可及早追蹤入境者行蹤。

      研究團隊以通關後60日後計算,累計感染人數與沒有採取追蹤的情況相比,可以大幅減少84.7%;而如果將每日入境人數限制於1萬人以下,並採取嚴格社交旅遊限制,感染人數更可降低94.2%。

      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系主任陳武表示,團隊用了3個月時間,研發了一個具備接觸追蹤功能的流動應用程式,旅客下載應用程式後,如果到確診者曾出現的地方,就會發出警示,提醒用戶採取適當防疫措施。

      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教授黃文聲說,與「安心出行」不同,使用這個應用程式的旅客,不用掃描二維碼,程式也可以利用低功耗藍牙技術自動記錄行蹤,相關資料只會儲存在用戶手機14天,若用戶不同意披露,資料就不會主動傳送給其他人。

      被問到會否認為政府應該將防疫政策由「清零」改為「與病毒共存」,黃文聲說,政策問題需要由政策根據經濟等不同因素考慮,技術上是可以做到「與病毒共存」並加強追蹤的情況下,大大減低社區傳播風險,至於是否強制入境人士使用這個程式,要交由政府考慮。

      發展局公布,由房協興建的3個專用安置屋邨資助出售單位項目,將於5月2日至22日接受申請認購。3個項目有兩個位於新界,一個位於市區,合共1573個單位。

      「樂翹軒I」其中一個單位。房協提供

      「樂翹軒I」其中一個單位。房協提供

      3個項目分別位於粉嶺百和路的「樂嶺軒」、洪水橋田心路的「樂翹軒I」,以及啟德沐縉街的「樂啟軒」。供受政府在新界和市區的發展計劃,或市建局公務員建屋合作社樓宇重建發展計劃影響的合資格住戶申請。房協及地政總署會陸續向相關住戶發信,通知申請認購的安排及詳情。

      香港房屋協會。資料圖片

      香港房屋協會。資料圖片

      「樂翹軒I」已於去年10月起入伙,房協將於是次銷售推出餘下的179伙。「樂嶺軒」預計將於明年第一季落成入伙,而「樂啟軒」預計於2027年第一季起落成入伙。認購有關單位是為受到政府發展計劃影響而需遷離的非業主住戶,而設的其中一個安置補償選項。受市建局公務員建屋合作社樓宇重建發展計劃影響的合資格自住業主,亦可選擇認購市區單位作為其中一個安置補償選項。

      政府已檢視未來幾年專用安置屋邨落成的情況以及各個發展項目,尤其是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時間表。由於未來幾年的政府發展項目以至需要遷離的住戶集中在新界區,為善用專用安置屋邨資源,在受政府市區發展計劃和市建局公務員建屋合作社樓宇重建發展計劃影響的住戶,完成選購市區專用安置屋邨「樂啟軒」後,如仍有未被認購單位,房協會開放「樂啟軒」予受新界發展計劃影響的住戶認購。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