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車的發展,目前由電動車主導,Tesla電動車品牌幾乎無人不曉,但氫燃料電池車亦蠢蠢欲動,加入搶灘。新能源汽車不單止有電動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等也是新能源汽車品種。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以氫燃料電池車(Fuel-cell Electric Vehicles,FCEV,簡稱氫能車)的發展較為積極,未來能否成為新能源車市的生力軍?
  氫是宇宙中最多的元素、資源豐富。氫能車透過車輛內置的電池,使氫氣和氧氣進行化學燃燒後,產生驅動汽車的動能,過程中會產生水,沒有二氧化碳排放,所以被視為環保能源。電解水製氫是能量轉化效率較高、最為環保,可惜過程的耗電量較大,因此有待太陽能、風力發電製氫技術產出更環保的「綠氫」。
  目前,發展氫能車最積極的是南韓的現代汽車,以及日本豐田(Toyota),兩者堅持以氫能車為發展方向,並作為其未來業務的願景,豐田旗下最新版的氫能車Mirai今年5月進行極限續航測試,跑出1003公里紀錄。此外,歐洲方面,寶馬(BMW)則同時研發電動車和氫能車。BMW計畫於2030年發布主打大眾市場的氫能車,並且獲得德國政府支持,採用X5 SUV開發氫能車的原型車款。對於歐盟推動的綠色氫能,德國和法國承諾投資160億歐羅作為發展。
  雖然氫能車注入氫燃料只需3分鐘,遠遠快過電動車的充電時間,而且燃料電池車的續航力達800公里,比鋰電池電動車高出50%至100%。不過,氫氣的設備尚未夠成熟,加氫站數量並不多。部分原因是由於氫氣具易燃性,加氫站必須採用高壓儲氫罐、特殊管線等高價設備,因而儲氫及加氫站的成本高。
  此外,氫能車的系統構造較電動車為複雜,構成零件和對燃料安全措施更為嚴格,亦是成本高的原因之一,例如氫燃料電池的生產成本難以降低,在發電過程需要使用鉑金作為催化劑,但這種金屬稀有、價格高。換言之,氫能車的發展面對好像電動車初期般的基建發展不足的問題。
  本田(Honda)於今年7月宣布,年內將停產氫燃料電池車,轉而關注電動車,計畫2040年只會出售純電動汽車。本田退出氫能車市場,因為其生產的汽車售價783萬日圓,相當於50萬元人民幣左右,相比一般汽車貴超過1倍。在日本加氫站不足200個,基礎配套不足導致銷售不容易。
  然而,日本仍然是積極發展氫能源車的國家之一,除了是因為氫能源具有高效與清潔的特性之外,還因為氫可作為煉製化石能源的副產品,因此車廠可繼續利用石油時代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鏈。
  此外,堅持以氫能車作為未來願景的南韓現代汽車集團,計畫在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大的商用車領域入手,目標於2028年成為全球首個旗下所有商用車型,都是搭載氫燃料電池系統的汽車製造商。原因是由於商用車載貨量大、行駛距離遠、使用頻率高,惟電動車的充電時長,並且續航里程未能滿足商用車的使用需求。至於商用車普遍使用的柴油車清潔技術,亦已無法滿足更高要求的排放標準和電動化趨勢。這兩個原因令商用車成為適合氫能源應用的領域。
  至於歐洲車企則睇法分歧,前文提及的BMW走電動車和氫能車雙線發展路線,擬於2030年發布大眾市場的氫能車。不過,全球第二大車廠Volkswagen已放棄氫能計畫、Benz投資氫能數十年後,於2020年擱置氫能轎車研發計畫。
  在中國,相信中短期仍會是電動車的天下,因為經逾十年的布局,電動車市場形成全面的產業鏈,包括電能極高效的電網由西部傳輸到全國;比亞迪(1211)、寧德時代(SZ︰300750)的電動車電池技術,還有多家著名電動車企蔚來(NYSE︰NIO)、比亞迪、理想(NASDAQ︰LI)、小鵬(09868)等,相信電動車會是中國車市至少未來十年的發展主力。
  不過,國策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新能源成為發展大方向,清潔能源的採用料將多樣化,氫能源可望從中找到發展空間。國際氫能委員會預測,及至2050年,燃料電池汽車將佔全球車輛的20%至25%。
  況且,當南韓現代汽車成功以氫能完成該國的公共交通和物流體系之後,這個氫能車生態模版,便會成為全球的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