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全球加徵關稅落地,全球股市大跌,連華爾街一樣不能倖免,經濟環境不明朗,對廣告業帶來不利,行內關心生意難做下,內捲之風會否南下。
大陸企業透過香港出海近年有增多跡象,最明顯是電動車。內企攻港最新話題是電商京東進軍本地市場,與一向擅打輿論戰的王維基展開網上火拼。
王維基旗下的HKTV Mall創辦初期遇到不少困難,借住疫情人人宅在家中上位,大出風頭,生意額和股價同步急升,王維基變招的能力再度獲得證明。
疫情過後,零售業海嘯迎來第2波,源頭來自港人北上,由於留港時間減少,對不少家居用品需求下降之餘,港人透過電商購物,不再止於本地或外國網站,快速的形勢變化,令HKTV Mall母公司最新披露的業績見紅。京東來港搶市場,無疑令集團雪上加霜。
強敵臨門,王維基再用「撩交嗌」的方式,質疑京東的手機介面抄襲,開火後引來對方回應,上演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口水戰。
兩間網店駁火,對提升知名度有好處,京東來頭雖大,但在港知名度未必及得上HKTV Mall,打打網仗成本有限。王維基一方資源減少,免費宣傳是其慣技,當然樂於採用。不過,抄襲的話題吸引力似乎一般,鬧了2日就未有再升溫。
2間網店有意無意間打口水戰,其他業界怎樣回應好呢?傳統的零售業暫時看來最被動。生意難做又缺乏資源,只能各自為戰。本地品牌規模不及京東,就算加設網店與實體店合作,都未必可以抗衡大集團。如果公司有上市,資金較為充裕,戰況還好一點,否則很可能坐待宰割。
京東與本地薑打口水戰可以免費宣傳,然而在形象上不免予人大欺小的風險。事實上,京東在香港的對手不是HKTV Mall,而是同屬南下的淘寶,淘寶來港多年,深入民心,要把香港生意做大,不能不打淘寶主意,故此真正的硬仗可能還未開打。

內企南下,採取的推廣方式不一樣,電動車廠採取了代理方式,在廣告的投放較多。淘寶過去都有推廣,預算相對有限。美團屬下的Keeta主要靠減價搶市場。這一招屬於7傷拳,母公司透露在香港的經營虧損不小,雖然逼走了戶戶送,中長期的考驗是如何提高單價,賺回投資,減價戰打得愈長,成效影響愈大。
普遍來說,港企較為著重利潤率,多數先考慮宣傳然後才打價格戰。內企則著重價格競爭,他們大舉南下,難免引起像內地市場價錢愈打愈殘沒有贏家的憂慮。如何出謀獻策,替客贏取市場搶奪戰,就成為廣告業界在亂世下求存的傍身秘技。
潘朵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