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大爆發,全國各地支援。4月17日,上海新增22,248宗確診和無症狀感染者,只看絕對數字還是在高位橫行,但如果看病例發現的地點就有好轉的情況,其中大約2.5%,即561宗是在人群核酸篩查中發現,其餘超過97%的患者是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顯示正邁向社會面清零。
由於抗疫疲勞及封城對經濟社會造成的影響顯然易見,這次上海爆疫,亦引發了內地討論是否仍須「動態清零」。
最近看到英國學者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的兒子拉維·雅克在英國衛報撰文,發現在英國「躺平」的背後,還有「長期新冠」這個大問題。
拉維今年23歲,一年前確診新冠,初期是無症狀,但不久就出現嚴重後遺症,即是「長新冠」,而且病情嚴重。拉維的文章先是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我親身體會到長新冠是多麼令人虛弱。我只有23歲…..然而,我已經重病了整整一年。我的主要症狀是強烈的疲勞,逼使我每天在床上度過長達16個小時,當我起床時,我不能做任何劇烈的活動,否則我的症狀會惡化。長新冠使我的生活幾乎完全停頓了。」
拉維表示,他沒有得到有效的醫療治療。他說自己的經歷遠非獨一無二。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NHS)的80多家專業長新冠診所中,沒有一家能夠為長新冠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根本問題是,缺乏治療方法,因為對這種全新病症研究進展不夠快。
據拉維透露,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英國有150萬人患有長新冠,以英國確診累計患者有2175萬,即是6.9%有長新冠後遺症,以英國6722萬人來計算,佔人口2.2%,這些長新冠患者中28.1萬人病情嚴重。
長新冠為英國社會經濟帶來的嚴重後果,首先是病情嚴重者,對未來全英的醫療體系增加負擔。而更為糟糕的情況是,35-49歲的人最有可能患上長新冠。換句話說,長新冠削減了處於工作黃金期的人;研究估計,近一半的長新冠患者需要減少工作時間,大約四分之一的人根本無法工作。四分之一的英國僱主說,長新冠現在是與疾病有關的長期缺勤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為數以百萬計的長新冠患者提供護理,將是非常昂貴的。最令人擔憂的是,超過3%的醫護人員患有長新冠--高於2.4%的全國平均水準--可能是由於他們接觸新冠的機會較多。社會護理和教育也受到重大影響,因為教師和社會工作者的長新冠比例亦很高。
香港沒有像英國般「躺平」,但大流行同樣帶來大量長新冠病人。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表示,到港大瑪麗醫院覆診的3000多名新冠康復者中,少於3%的人出現「長新冠」,年齡由18至90歲,症狀有咳嗽、嚴重頭痛、味覺、嗅覺受破壞、氣促等等,而「長新冠」病人出現的頭痛,嚴重至影響工作。醫管局的數據中,亦有15名感染新冠病毒的兒童,康復後出現多系統發炎綜合症。
而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球約一至兩成新冠康復者,會出現中、長期後遺症,比香港已知的初步數字更高。
總括而這,英式躺平的背後不單止是易感人群的死亡代價,一旦大規模傳染,會帶來後患無法預估的大量「長新冠」問題。想想中國人口是14億,按英國的比例,將有超過3千萬人口患「長新冠」,其中四分之一無法工作,這對社會經濟造成的影響何其大,當中還有近二成長新冠患者是病情嚴重者,需要長期醫療照顧,對全國的醫療資源亦是非常沉重的負擔。
「長新冠」的出現,已清楚顯示新冠不是「大號感冒」。中央領導層堅持「動態清零」是科學決策,而非「政治口號」。
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