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央行升呢望增調控力度減風險

錢財事

央行升呢望增調控力度減風險
錢財事

錢財事

央行升呢望增調控力度減風險

2016年04月11日 21:31 最後更新:22:27

內地金融面臨大改革,內地傳媒透露,央行將升格為副國級,即係一把手級別等同副國務委員,高於現在的正部級。

央行下設金融管理局,管住證監、銀監、保監會,又難怪阿爺要改革,依家一行(人民銀行)三會,個個咁高咁大,金融政策協調起來有難度,呢個改革相信目的都係增加調控能力,減少股災等出現金融風險。有興趣了解內地金融改革的網友,值得看看內地《經濟觀察報》的分析。

中國超級央行呼之欲出:央行升副國級三會降副部級

經濟觀察報報導,10日,一位監管層接近人士稱,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前夕,6月份宣佈中國監管機構改革計畫並非沒有可能。如無意外,按照此前傳聞醞釀的方案,升級為副國級的央行或下設金融管理局,負責三會的監管協調。下設綜合監管委員會,委員會將獨立於央行其他部門,成為部級單位,直接對下面三會進行監管,三會則降為副部級單位。

目前中國的金融監管環境正面臨諸多挑戰。諸如,同為部級機構的“一行三會”,其部門利益協調較難,加之綜合經營、金融創新等,中國的“一行三會”模式、“鐵路員警、各管一段”和“誰的孩子誰抱”之做法,顯然有悖國際監管趨勢。金融維穩已成央行頭號政策目標。

“現行監管框架修改勢在必行。”在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看來,央行作為金融體系流動性的最後提供者,只有打破先行監管框架,才能改變當前只能獲得零散化的資訊碎片的局面。通過協調監管,掌握最全面的監管資訊,利用資訊優勢,及時干預和應對,避免事後救助以及相當昂貴的成本。“金融創新,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加大了對現有金融監管的挑戰。”

匯金公司副董事長李劍閣曾提及,2015年來的資本市場動盪顯示出分業監管的道德風險更為嚴重。中國央行此前沒有金融監管職責,但有金融穩定任務,如果仍然利用碎片化資訊,毫無疑問將增加央行的最後救助成本。也因此,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為核心的新一輪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幾成業界共識。這個超級央行,既要宏觀審慎又要兼顧微觀審慎。

3月31日,國務院批轉了國家發改委《關於2016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改革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制,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制定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方案,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這昭示,金融監管體系改革已提上今年的議事日程。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前夕,6月份宣佈中國監管機構改革計畫並非沒有可能。”一位監管層接近人士稱。

而不同金融結構條件下金融監管模式之演變,亦賦予大金融監管新的內涵。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前的預熱說法是“金融國資委”;第五次時,或將變成仿照英國的超級央行模式。

所謂超級央行,即央行下設金融管理局+獨立的綜合監管委員會。這種“央行+審慎監管局+行為監管局”——既符合現代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的要求,又契合國際“三個統籌”之趨勢的方案,目前政策呼聲似乎較高。

金融危機之後的國際“三個統籌”是指,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和金融控股公司+重要金融基礎設施+負責金融業綜合統計等統籌監管均由中央銀行承擔。“類似英國模式的改革,阻力最小,人員機構震動不大,可行性較大。這也意味著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實體化’。”一位政府機構管理層說。

如無意外,按照此前傳聞醞釀的方案,升級為副國級的央行或下設金融管理局,負責三會的監管協調。下設綜合監管委員會,委員會將獨立於央行其他部門,成為部級單位,直接對下面三會進行監管,三會則降為副部級單位。

換言之,多年爭論、斡旋之後的結果或是:效仿英國模式,如英國改革金融監管體制,取消原有綜合監管機構——金融服務局(FSA)。央行的監管職責既有宏觀審慎,又兼具微觀審慎。美聯儲也走向了“超級監管者”,其管理權涵蓋諸多金融機構,亦囊括金融衍生品市場。




金人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人行料人民幣匯率或保持雙向波動 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2024年11月22日 11:28 最後更新:11:57

人民銀行國際司負責人劉曄預料,人民幣匯率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可能保持雙向波動的態勢。

她指,支撐因素包括中國國際收支保持平穩,外匯市場投資者更加成熟,交易行為更加例行,市場韌性顯著增強,以及近期出台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明顯改善了市場預期,經濟回穩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和增強等。

劉曄又說,匯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經濟增長、貨幣政策、金融市場、地緣政治等。人行繼續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保持匯率彈性,同時強化預期引導,防止外匯市場形成單邊一致性預期,並自我實現,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另外,劉曄提到,今年以來,1年期和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累計下降35及60個基點,引導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顯著下降,新發放的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處於歷史低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