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四冬至,這是疫情以來第三次「做冬」,但在疫情回升下,飲食業界擔心生意不似預期,有酒樓負責人指,近日確診數字再破萬宗,多個社團及公司即時取消冬至飯訂座,見財化水;有盆菜公司亦指近日雖然多了市民和團體問價,但定單未見增加,擔心病毒再出現變種,重演今年初第五波疫情的慘況。有餐飲團體更指,預期不少港人趁冬至及聖誕新年假期外遊消費,更令這個傳統黃金檔期雪上加霜。娛樂製作公司亦受牽連,接獲的聖誕新年聯歡會生意減少,但為求員工有工開,可以搵錢過年,即使利潤不高仍「頂硬上」。
回顧過去兩年的疫下冬至,二○年時受疫情影響,當局實施禁晚市堂食令及限聚令下,酒樓生意暴跌九成,重創飲食業;去年的冬至,則因疫情受控相對穩定,當局放寬食肆堂食時間,出現「做冬」訂枱爆滿的熱鬧場面。經歷兩年起伏,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指,暫不看好今年市道,雖然十月起當局放寬餐飲處所至十二人一枱,宴會人數上限至二百四十人,即二十圍酒席,不少酒樓雖多了婚宴及社團宴席,而酒席是酒樓最賺錢方式,但每次只辦二十席,根本獲利不多。他指出,今年的冬至、聖誕及新年黃金檔期,集中在本月底,計及酒店和高檔餐廳等,希望本月整體生意額可達九十億元,但仍較疫情前最高的一百二十億元生意額少兩成半。
生意料較疫情前少兩成半
位於旺角的倫敦大酒樓副總經理蘇萬誠指,早前原有多家公司及社團預訂酒席作員工冬至飯,但連日確診宗數再破萬宗後,相關公司及社團紛紛來電取消,以免員工染病無法開工,影響營運。他指,其酒樓主要做酒席生意,現時冬至酒席全部取消,損失主要收入來源,「無酒席十分吃虧,如只做散客冬至晚飯,能夠有七成生意,都已經幾好。」他稱,中國人傳統「冬大過年」,加上今年初起經歷Omicron變種病毒洗禮,市民都希望藉吃冬至飯見面,所以過去兩星期的周五至周日晚,已見不少市民提早「做冬」,暫時所見市民都願意消費,會點石斑及龍蝦等貴價菜式。不過,受環球航運物流影響,活海鮮及新鮮雞等食材普遍加價百分之六至七,「連鹽、糖及油等都加價,今年初起累積加幅超過兩成」,令經營成本上升,但礙於行內競爭激烈,暫時不敢加價,見步行步。
部分食肆預訂率僅三成
黃家和則關注,現時部分食肆由冬至到聖誕節的預訂率,只有兩成至三成,加上據入境處資料,本月首八日已有逾十三萬人次出境,當中香港居民逾十二萬人次,不乏外遊人士,恐進一步打擊飲食業。
他指,九月底起當局放寬入境限制至「0+3」,已得悉不少港人籌備趁冬至及聖誕假期外遊,但當大批港人外遊到海外消費,入境觀光旅客始終受入境限制而卻步,早前的「團進團出」入境安排亦吸引不到旅客來港,雖有商務客來港,但人數不多,消費額不足以彌補外遊港人的缺口,建議當局進一步放寬入境限制,如取消「0+3」及安心出行,藉以吸引海外遊客來港,帶旺旅遊業及飲食業。
香港餐務管理協會會長楊位醒亦認同,市民趁冬至及聖誕假期外遊,是飲食業一大隱憂,但他仍對整體市道樂觀,因為十月起晚市多了酒席,近日確診宗數雖增加,但病情相對輕微,有信心市民會外出吃飯「做冬」。他續稱,有業界反映近日的確多了市民查詢及預約冬至晚飯,認為市道慢慢復甦,當未來疫情回落,市道便有望谷底反彈。
千日疫情,特別是禁晚市堂食令下,盆菜是不少市民的另類選擇,但屯門八味香帝皇盆菜負責人柯先生指,過去一星期共接獲二百多個查詢,但真正落單訂購的只有兩成,當中包括一個有關二十圍盆菜到會的查詢,但至今仍未落實,反映生意麻麻。柯指,去年同期疫情亦似受控,但在第五波疫情於今年初突然大爆發的陰影下,擔心疫情再有突變。
聯歡活動僅及疫情前一半
無論是酒席或盆菜,鮑魚及花膠等海味必不可缺,香港海味雜貨商會副主席蘇啟國指,近日市道回復暢旺,酒樓及酒店取貨較七至八月時上升三成,罐頭鮑魚、高質花膠筒及冬菇瑤柱等都是熱門,但來貨價上升近一成,如南非六頭罐頭鮑漲價至每罐三百元。有凍肉批發商指,近日生意較七月時上升兩倍,但仍只及疫前七成,除酒樓及酒店取貨,亦多了食品工場訂貨,但牛肉來貨價上升近一成,其他如中西食肆採用的法國急凍鱸魚柳,年初至今累積加價三至四成,都加重飲食業成本。
疫情前,冬至及聖誕新年亦是娛樂製作公司黃金檔期,但製作公司東主Mary指,經濟不景下,相熟社團索性停辦冬至宴會,聲稱連同春茗押後至明年三月才舉辦。另一名製作公司老闆John則指,今年接了五個聖誕新年聯歡會活動,僅及疫情前一半,客戶更普遍削減三成製作費。他指,布置舞台及搭建舞台成本上升,「唯有在其他地方節省成本,如往年擺三十圍請三位歌手,現時擺二十圍只請兩位歌手;以前聘用有經驗的司儀,費用一萬元,現時要嘗試用八千元聘請兩位司儀。」他指,市道艱難,雖明知利潤不高仍接下工作,是為讓工人及司儀、歌手等夥伴有工開,讓大家一起有收入,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