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中醫藥學院的研究發現,一種名為「活潑瘤胃球菌」的腸道細菌,是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主要觸發因素。(廖漢榮攝)
浸大中醫藥學院的研究發現,一種名為「活潑瘤胃球菌」的腸道細菌,是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主要觸發因素,並為該病症找到新的治療標靶。
研究在290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的糞便樣本中,發現含有大量「苯乙胺」和「色胺」,這兩種物質主要由「活潑瘤胃球菌」製造。
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苯丙氨酸」的氨基酸含量較低的飲食,可減少微生物產生「苯乙胺」和「色胺」,抑制小鼠的腸道蠕動,而低蛋白含量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麵包等,「苯丙氨酸」含量相對較低。
負責研究的學者建議,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患者控制飲食,減少攝取「苯丙氨酸」含量較高的高蛋白食品,例如紅肉等,從而控制病情。
「1+」藥物審批機制本月起擴展至所有新藥,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歡迎有關做法,認為可令市民得到先進的治療,醫管局會全面配合,在進一步優化及加強相關機制後,估計整個採購程序可減半。
高拔陞出席本台節目《星期六問責》時說,過去10多年新藥隨著基因治療、人工智能等的發展,新藥更新得很快,新程序下會減省在聯網先行審批新藥,改由專家小組檢視後,直接由醫管局中央審批,同時又容許藥廠直接向醫管局提交新藥資料,並由局方的中央小組審視,都有助減省時間。他又說,直接由醫管局中央審批新藥,只是將幾個工序縮減去做,並不會減少專家成員的參與。
另外,《施政報告》提出需加強集中各聯網的藥物及醫療儀器採購以提升議價能力,醫管局提出除簡化引入新藥程序,更會成立「成本評估小組」與藥廠議價。高拔陞說,部分儀器例如磁力共振等器材,可能涉及過千萬元,如由醫管局中央採購,可減省不少成本;新藥方面亦都一樣,部分藥物價錢可減兩至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