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人流高峰疊加疫情高峰 內地春運將迎巨大挑戰

博客文章

人流高峰疊加疫情高峰 內地春運將迎巨大挑戰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人流高峰疊加疫情高峰 內地春運將迎巨大挑戰

2023年01月06日 16:22 最後更新:16:28

內地今年春運從1月7日開始,到2月15日結束,共40天。國新辦今天(6日)舉行發布會,介紹春運服務保障有關情況。

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將實施「乙類乙管」,今年春運也是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後的第一個春運,與去年相比全國客流將翻倍。不過今年春運人流高峰與疫情高峰疊加,也帶來更多不確定性。交通部副部長徐成光稱,這是近年來困難挑戰最大的一次春運。

1 月 6 日大批旅客在北京西站候車。AP圖片

1 月 6 日大批旅客在北京西站候車。AP圖片

徐成光在發布會上表示,經初步分析,春運期間客流總量約為20.95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99.5%,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0.3%。從客流構成看,預計探親流約佔春運客流的55%,務工流約佔24%,旅遊和商旅出行分別約佔10%。不少高校已在春運開始前放假,相比往年佔比相對較小。自駕車、城際拼車、定制客運等出行比例將進一步提高,高速公路小客車日均流量約為2620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3.6%。

據內媒從12306查詢到的信息,與長三角和廣深地區相比,今年春運出京的火車票更為緊張,節前兩日多條離京線路的車票已經售罄,北京去往東北、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的火車票都很緊張。

另據民航局總飛行師萬向東在發布會上介紹,北上廣等城市至三亞、海口、成都、重慶等是熱門航線。從訂票量來看,北京-三亞、上海-北京、北京-海口、深圳-昆明、深圳-重慶、杭州-昆明、深圳-成都等航線居於前列。

1月8日起,內地和香港將恢復通關,春節期間往來港澳台的旅客也將增長。萬向東介紹,民航局已批復春運期間港澳台地區航線客運航班計劃13230班,涉及186條航線,47個內地(大陸)通航點。以上海浦東機場為例,1月8日至31日,香港航線日均10班,台灣航線日均8班,澳門航線日均12班,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徐成光表示,與往年相比,今年春運人流高峰與疫情高峰疊加,是近年來不確定性最多、情況最為復雜、困難挑戰最大的一次春運。目前做出的客流總量、構成和流向等方面的預測,是基於當前形勢和情況,目的是按照底線思維和極限場景做好准備工作。總體來看,今年春運呈現「三大一多」的特點。

一是客流大幅增長。疫情三年來累積的回鄉過年、探親訪友、旅游觀光等出行需求,將在今年春運集中釋放,客流將從長期低位運行到快速恢復攀升。

二是貨運需求大幅增加,物流配送壓力大。往年春運一般是「客增貨減」,今年春運疫情流行高峰陸續到來,各類醫療防疫物資、節日生活物資和今冬明春的能源、糧食等重點物資運輸需求均會有較大增長。而中小城市、農村地區物流配送基礎相對薄弱,加上一線從業人員離崗回鄉及可能出現的大面積感染,局部地區可能出現末端配送不暢問題,物流保通保暢面臨較大壓力。

春運在即,有工作人員在車廠檢查動車,確保動車以良好狀態投入一線營運。

春運在即,有工作人員在車廠檢查動車,確保動車以良好狀態投入一線營運。

三是一線人員感染風險較大。春運期間人員流動密集,交通運輸一線從業人員大面積感染風險激增,保證客運服務不中斷、貨運物流不斷鏈也面臨較大壓力。

四是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增多。過去三年客運行業長時間處於低負荷狀態,載運工具長期停運或低位運行,從業人員技能出現生疏,加上春運期間低溫、冰雪惡劣天氣多發,給安全生產帶來較大挑戰。

針對這些情況,交通部此前已牽頭印發了《2023年綜合運輸春運疫情防控和運輸服務保障總體工作方案》,對客流組織引導、防疫宣傳、從業人員健康管理、交通場站防疫措施、安全生產、物流保障等方面,已作出相應規定和預案。

交通部表示,考慮到當前疫情流行尚未結束,一些地方還處於疫情流行高峰期,盡管大家回鄉過年、探親訪友的願望較為強烈,還是倡導大家根據自身和家庭成員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出行計劃。特別是患有基礎病的老年朋友以及家中有孕婦、嬰幼兒的家庭,要盡量減少出行,以降低自身和家庭成員的旅途感染風險。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澳門

中國與印尼外長防長「2+2」對話機制4月21日落幕,作為中國在全球建立的第一個「2+2」部長級對話機制,印尼為何是首選?有內媒分析認為,這除了跟中國與印尼地緣戰略位置有關,同時也與兩國長年經貿發展成績亮眼有一定關聯。

4月21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國防部長董軍與印尼外長蘇吉約諾、國防部長沙夫里共同主持中印尼外長「2+2」對話機制首次會議。

4月21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國防部長董軍與印尼外長蘇吉約諾、國防部長沙夫里共同主持中印尼外長「2+2」對話機制首次會議。

上海《新民時報》刊文指出,按照新華社、中新社等媒體所言,過去的一年,在中國和印尼兩國元首的共同擘畫下,「命運共同體邁上新台階」。

而邁上新台階的標誌具體的展現,就是中國在全球建立的第一個「2+2」部長級對話機制時,印尼成了首選。而印尼之所以也選擇中國為「2+2」對話夥伴,同樣源於中國是印尼的友好鄰邦,兩國在海疆上也有直接連接。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印尼外長蘇吉約諾。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印尼外長蘇吉約諾。

另一方面,也因為印尼有發展的需求。

印尼是東盟大國,其近年經濟發展速度較快。有統計表明,印尼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大約相當於本世紀第一個十年末期的中國。也正因此,十五六年前中國推進的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等等,其經驗如今正好到印尼派用場。例如,雅萬高鐵的成功通車,使得印尼成了東南亞第一個擁有高鐵的國度。而中國的一些螺旋槳支線客機早已在印尼的航空公司投入使用。未來,諸如C909、C919等噴氣式客機,也可能應用到印尼航空市場。

C919和ARJ21飛機去年2月在越南、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尼五國開展演示飛行。

C919和ARJ21飛機去年2月在越南、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尼五國開展演示飛行。

今年一季度,中國不鏽鋼出口中,有不少就是發往印度尼西亞,與出口日韓相當。印尼的發展,借助了中國的「東風」。與此同時,中國也收穫了印尼的市場。而印尼的諸如椰青等農產品也運往中國。

簡言之,中國與印尼之間的互通有無,在當下世界貿易格局下,對雙方來說,都顯得彌足珍貴。

文章指出,「2+2」機制可以看到國防、外交方面的相互提攜,相互關聯。這一模式是近年來全新的國與國交往模式。比起元首外交之難得,「2+2」模式雙方接觸的機會要大很多,且又比單純的外長會、防長會能夠加深交往,甚至不用動用政府諸如總理層級官員聯絡,會晤起來比較方便。

相比美日印澳、日本英國的類似對話機制,中國、印尼所開展的「2+2」對話機制相當不同。中國與印尼的「2+2」機制,主要體現印尼同中國關係的全方位、高水平和戰略性。在當前動盪和充滿挑戰的國際形勢下,和平穩定與開放合作尤顯重要。

簡單來講,就是兩國關係要達到「你好我好大家好」。這當然不是說中國或者印尼是純充當和事佬的角色。而是指兩國發展關係,要達到中國好、印尼好,同時對周邊發出更多善意,對全球也做出更多貢獻。

如今的世界,某些地方某些領域充滿波譎雲詭之氣象。比如印尼附近的菲律賓,原本與中國好好的關係,就因為領導人更替,而變得單方面的劍拔弩張。中國根本不想與菲律賓交惡,可菲律賓屢屢挑釁。

這時候就需要一個類似如今的印尼這樣的國度,能在東盟內部起到示範作用。天下哪有如此胸懷天下的大國?地球哪有如此顧及鄰居發展的雙邊關係?周邊朋友看明白了,局勢也就明白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