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議員關注港人工智能課程 蔡若蓮︰初高中已有相關課程不再增必修課

政事

議員關注港人工智能課程 蔡若蓮︰初高中已有相關課程不再增必修課
政事

政事

議員關注港人工智能課程 蔡若蓮︰初高中已有相關課程不再增必修課

2023年03月22日 15:06 最後更新:15:07

早前政府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內容包括完善創科生態圈、壯大創科人才庫、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等。選委界議員黃錦輝3月22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出口頭質詢,關注本港開辦創科課程對內地應用程式的認識。

委界議員黃錦輝22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出口頭質詢,關注本港開辦創科課程對內地應用程式的認識。資料圖片

委界議員黃錦輝22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出口頭質詢,關注本港開辦創科課程對內地應用程式的認識。資料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現時創新教育已包括內地部分應用程式,指學生已掌握不同創科概念及不同應用程式,因此不會要求學校教導特定應用程序。她又指,教育局已設立多個內地交流活動,如專上學生內地交流活動,並在2025/26學年增加本科生外地學習活動,包括內地或國外,以提升學生外地學習能力,以及親身體驗內地或海外的應用程式。

更多相片
委界議員黃錦輝22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出口頭質詢,關注本港開辦創科課程對內地應用程式的認識。資料圖片

委界議員黃錦輝22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出口頭質詢,關注本港開辦創科課程對內地應用程式的認識。資料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現時創新教育已包括內地部分應用程式,指學生已掌握不同創科概念及不同應用程式,因此不會要求學校教導特定應用程序。資料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現時創新教育已包括內地部分應用程式,指學生已掌握不同創科概念及不同應用程式,因此不會要求學校教導特定應用程序。資料圖片

選委界議員鄧飛關注人工智能會否列入課程。資料圖片

選委界議員鄧飛關注人工智能會否列入課程。資料圖片

工程界議員吳永嘉則關注技術互通問題,如回鄉證及身份證不能共用驗證系統。資料圖片

工程界議員吳永嘉則關注技術互通問題,如回鄉證及身份證不能共用驗證系統。資料圖片

黃錦輝指現時有多個內地交流活動,關注學生在前往內地前會否先認識內地的應用程序,局方如何支援相關學生。資料圖片

黃錦輝指現時有多個內地交流活動,關注學生在前往內地前會否先認識內地的應用程序,局方如何支援相關學生。資料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現時創新教育已包括內地部分應用程式,指學生已掌握不同創科概念及不同應用程式,因此不會要求學校教導特定應用程序。資料圖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現時創新教育已包括內地部分應用程式,指學生已掌握不同創科概念及不同應用程式,因此不會要求學校教導特定應用程序。資料圖片

黃錦輝指,現時有多個內地交流活動,關注學生在前往內地前會否先認識內地應用程序,局方如何支援相關學生。蔡若蓮說,學習課程內已包含內地的應用程序,而學生亦可在香港接觸到相關的應用程式,包括搜尋器或支付程式,而內地交流活動前亦有簡介會,會支援相關學生。

選委界議員鄧飛關注人工智能會否列入課程。資料圖片

選委界議員鄧飛關注人工智能會否列入課程。資料圖片

選委界議員、教聯會鄧飛關注人工智能會否列入課程。蔡若蓮指,現時初中及高中已包括人工智能,如小學在增潤課程的學程為10至15個課時,而初中方面則增加人工智能內容,增加10至15個課時。選委界議員郭玲麗關注會否將創科課程轉為必修,蔡若蓮認為學生應有多元發展,不會在高中再增設必修課程。

工程界議員吳永嘉則關注技術互通問題,如回鄉證及身份證不能共用驗證系統。資料圖片

工程界議員吳永嘉則關注技術互通問題,如回鄉證及身份證不能共用驗證系統。資料圖片

經民聯吳永嘉關注技術互通問題,如回鄉證及身份證不能共用驗證系統,又如內地應用程式需親身認證,或需內地身份證或電話號碼,詢問局方如何為需前往內地交流的學生提供支援。蔡若蓮指復常通關後,兩地人員不斷互通,在該方面會不斷進步及改善,她指特首李家超21日與廣東省省長舉行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探討相關事宜,相信會有所改善。

黃錦輝指現時有多個內地交流活動,關注學生在前往內地前會否先認識內地的應用程序,局方如何支援相關學生。資料圖片

黃錦輝指現時有多個內地交流活動,關注學生在前往內地前會否先認識內地的應用程序,局方如何支援相關學生。資料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蔡若蓮:冀非本地生國籍更多元化 未來重點吸納東盟及「一帶一路」國家學生

2025年02月01日 11:04 最後更新:12:16

政府正檢視專上院校取錄學生時的「本地生定義」,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港台節目表示,國際間有些做法,即使同為本地生,都可以享有不同的學費收費層級,可能會考慮居港年期、對香港的貢獻或認識,甚至日後留港發展的機會等條件,形容身份與學費是可以分開。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

至於學額問題,蔡若蓮說,外來人才的受養人持有香港身份證,理應屬於本地生,但如果佔用了15000個資助學士學額,都會影響本地學生的升學機會,當局檢討時會一併考慮這些因素。

施政報告提出要打造留學香港品牌,被問到現時本港的非本地生中,仍以內地生佔大多數,蔡若蓮說,中國是留學生的最大輸出國,全世界很多地方的非本地生中,都是以內地生佔最多,但當局希望非本地生的國籍更多元化,形容院校方面亦很自律,一般會控制內地生比例不超過五成。她提到歐美學生多數都留在當地升學,未來當局會重點吸納東盟及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近期涉及新興太空油毒品的案件顯著上升,蔡若蓮說,學生透過網絡或不同渠道,都有機會接觸到太空油毒品,局方對此非常關注及嚴陣以待,未來會加強教育及預防工作,包括為老師提供培訓,學習觀察吸食後的症狀,加強應變能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