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的精神健康近月備受關注,「打工仔」的各種困擾嚴重影響其職場表現及身心健康。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及富達盟信推行「僱員支援計畫」,6月20日舉行調查發布會,指由2011至2022年期間,共訪問627名計畫使用者,發現計畫成效佳、參與後有助改善工作表現、身心健康等,建議政府資助中小企參與計畫,並建議僱主於工作間設立「精神健康急救員」。
研究助理孫諾行表示,在使用計畫前,近4成受訪者表示「工作壓力程度」屬非常高,逾三分一人表示「害怕上班」,代表其工作苦惱度高,更有近兩成人「曾想過自殺或傷害自己」。
在使用計畫前,近4成受訪者表示「工作壓力程度」屬非常高,逾三分一人表示「害怕上班」,代表其工作苦惱度高,更有近兩成人「曾想過自殺或傷害自己」。近8成人認為工作時「心不在焉」,妨礙自己集中精神工作,近5成受訪者「工作投入度低」,分別比國際平均數高出約20%。有逾三分一人曾「因面對困難而請假」,他們在一個月內平均索取6.1日病假。
點擊看圖輯
研究助理孫諾行表示,在使用計畫前,近4成受訪者表示「工作壓力程度」屬非常高,逾三分一人表示「害怕上班」,代表其工作苦惱度高,更有近兩成人「曾想過自殺或傷害自己」。
臨床心理學家梁嘉慧建議政府資助中小企參與計畫,並倡僱主於工作間設立「精神健康急救員」。
研究及倡導幹事陳志慧指使用計畫後,近7成自覺工作壓力程度「嚴重」的受訪者轉為「自覺中度」或「輕微」,害怕上班的人由34%減至約20%。
富達盟信高級顧問黎定建議從政府、僱主及僱員三方面改善問題,包括建議政府資助中小企參與「僱員支援計畫」,關注員工精神健康。
臨床心理學家梁嘉慧鼓勵僱員學習提升身心健康的知識和方法,包括抗壓五式「MNCPR」;並學習 「精神健康急救」的五大重點「ALGEE」。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及富達盟信推行「僱員支援計畫」,20日舉行調查發布會。
臨床心理學家梁嘉慧建議政府資助中小企參與計畫,並倡僱主於工作間設立「精神健康急救員」。
使用計畫後,近7成自覺工作壓力程度「嚴重」的受訪者轉為「自覺中度」或「輕微」,害怕上班的人由34%減至約20%,兩成「曾想過自殺或傷害自己」的受訪者中,逾9成人再沒有想過此念頭。而「心不在焉」的人數亦由近8成減至約5成,工作投入度同意比率亦由51%上升至68.2%。「因面對困難而請假」的人數也減至僅2成。
研究及倡導幹事陳志慧指使用計畫後,近7成自覺工作壓力程度「嚴重」的受訪者轉為「自覺中度」或「輕微」,害怕上班的人由34%減至約20%。
50歲的陳先生任職一間金融機構,曾因工作超出負荷引致「壓力爆煲」,他每天由早上工作至深宵,令他不時嚎哭、失眠、失去食慾,甚至產生「不如一死了之」的念頭。陳先生去年透過公司得知「僱員支援計畫」並致電求助,輔導員立即提供精神急救、穩定他的情緒,為他建立支援安全網。經過半月的心理輔導,陳先生在辨識及管理負面情緒大有進步,再無陷入負面情緒的漩渦。
富達盟信高級顧問黎定建議從政府、僱主及僱員三方面改善問題,包括建議政府資助中小企參與「僱員支援計畫」,關注員工精神健康。
富達盟信建議從政府、僱主及僱員三方面改善問題,包括建議政府資助中小企參與「僱員支援計畫」,關注員工精神健康,有助企業發展健康及具生產力團隊,為香港挽留人才。另外亦建議僱主於工作間設立「精神健康急救員」,及早識别和支援受精神困擾的員工;並定時關注工時、工作量及同事關係,鼓勵關懷文化,致力營造正向及精神健康友善工作間。至於僱員自身方面,則鼓勵他們學習提升身心健康的知識和方法,包括抗壓五式「MNCPR」;並學習 「精神健康急救」的五大重點「ALGEE」。
臨床心理學家梁嘉慧鼓勵僱員學習提升身心健康的知識和方法,包括抗壓五式「MNCPR」;並學習 「精神健康急救」的五大重點「ALGEE」。
抗壓五式「MNCPR」:
Movement:多做運動
Nutrition:適當飲食
Community:保持社交
Purpose:定下目標
Relaxation :自我放鬆
精神健康急救 「ALGEE 」:
Approach :接觸當事人、評估和協助處理危機
Listen: 非批判性地聆聽及溝通
Give:給予當事人支持及提供資料
Encourage:鼓勵當事人尋求合適的專業援助
Encourage other supports :鼓勵尋求其他支援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及富達盟信推行「僱員支援計畫」,20日舉行調查發布會。
由熱衷於童年興趣的「大細路」(Kidults)帶動熱潮,香港收藏品市場持續升溫。在Carousell上2024年「興趣與玩具」類別成為二手交易量最高的品類,佔東南亞、香港及台灣交易總量近45%。
Chiikawa成為港人喜歡的收藏目標。網上圖片
Carousell針對平台上的香港玩具及收藏品活躍買家進行調查,揭示這群收藏家的消費習慣、社群互動及市場動向。
肯花肯買:年均消費最高逾萬港元
調查顯示,58%受訪收藏家年齡超過31歲,其中50歲以上群體佔23%,為最大比例。51%受訪者更已收藏玩具超過5年,反映「大細路」的長情投入。
這份熱愛也反映在他們的消費習慣中。大多數受訪者每年在收藏品上花費港幣1000至 10000 元,其中 31–40 歲群體最為活躍。在 26-30歲受訪者中,亦不乏每年豪花超過10000港元的狂熱收藏家。
陳茵媺分享自己收到仔女們送的Labubu盲盒。
收藏成生活日常 線上線下齊發掘
香港的「大細路」不僅熱衷於收藏,也積極參與收藏社群,將收藏視為一種生活方式。調查揭示了他們的收藏習慣:
74%的受訪者使用 Carousell 探索及購買收藏品,使其成為首選平台,而實體店(67%)則緊隨其後。
42%的受訪者每月至少購買一次收藏品,保持穩定的購買節奏來擴展收藏。
59%會系統整理收藏,這種習慣在 31 歲以上的收藏者中特別常見,他們會使用筆記本或電子表格來詳細記錄藏品。
48% 活躍於收藏社群,參與討論與交易。
Chiikawa不只是小朋友的玩意:30+ 「大細路」掀起香港玩具熱潮。
世代偏好大不同:Chiikawa壓倒龍珠 LEGO迷集中31-40歲
調查亦顯示,手辦及玩具(64%)是各年齡層最受歡迎的收藏品,特別是「泡泡瑪特」(POP MART)及「S.H. Figuarts」等知名品牌。交易卡則排名第二,書籍及漫畫緊隨其後。
不同年齡層的收藏偏好亦有所不同。26 歲以下的受訪者更偏愛明星周邊商品,而 26 歲及以上的受訪者則更熱衷於書籍和漫畫。樂高(LEGO)在 31–40 歲的收藏者中最受歡迎,而50歲及以上的收藏者則更偏好郵票收藏,體現較傳統的收藏風格。
2025熱搜趨勢:Chiikawa‧寶可夢卡‧盲盒公仔
Carousell 的調查結果與搜索趨勢數據交叉對比後發現,香港用戶對收藏品的需求正不斷變化。過去數年,「PS5」、「任天堂 Switch」、「iPhone」及「香奈兒」等電子及奢侈品關鍵詞一直佔據搜索榜前列,而近年來玩具與收藏品的熱度亦顯著上升。「Jellycat」公仔是首批熱度激增的收藏品之一。對比2024年第一季度與2025年第一季度的「興趣與玩具」類別搜索趨勢可見,這股熱潮持續演變,香港收藏群體不斷追求新興與經典收藏品。
公仔: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Chiikawa」從2024年第一季的第八大搜尋關鍵字上升,超越了先前排名第一的「龍珠」,成為最受歡迎的搜索關鍵詞。這一轉變延續了 2024 年的顯著增長,當時「Chiikawa」已經躍升至第二大搜尋關鍵字。此外,「泡泡瑪特」的「Labubu」與「Crybaby」等系列亦躍升至第二及第六位,顯示盲盒及限量版收藏品的熱潮仍在增長。
集換式卡牌:集換式卡牌熱度持續上升,「寶可夢」卡牌的搜索排名由 2024 年第一季度的第 22 位上升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第 7 位。
玩具與遊戲:「桌遊」與「拼圖」的搜索量大增,分別佔據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第四及第五位,顯示互動式收藏體驗的興趣正在提升。同時,桌上遊戲的興起也反映了這一趨勢,成為香港人休閒娛樂的熱門選擇。
書籍類: 近期熱門的韓國漫畫《我獨自升級》(改編自網絡小說)搜索量迅速增長,2025 年第一季度排名第 18 位。此外,經典小說《哈利波特》在香港的熱度亦持續升溫,從 2024 年第一季度第 44 位上升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第 40 位。
92%人邊買邊賣 三大動機:騰空間‧換新歡‧賺差價遇
「大細路」帶動收藏熱潮, 港人年花萬元買童年回憶。
調查發現,92%的受訪者同時也在出售收藏品,把握市場需求,將收藏轉化為商機。出售收藏品的主要原因包括:
40% 的受訪者出售藏品以騰出空間,確保收藏保持精緻與有序。
32% 的受訪者出售藏品以獲取資金,繼續擴展收藏且不增加額外財務壓力。
20% 的受訪者出售藏品以獲取利潤,把握市場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