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被美國視為中美關係得到改善。
其實中美關係會否改善,主要是看美國是否同中國相向而行,其中一個關鍵,是不要再打台灣牌,因為中國不會在這個問題上讓步。
6月19日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和布林肯舉行會談,他向美方的表態就有新意。據外媒引述一名美國國務院官員稱,布林肯與秦剛外長、王毅主任會談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與秦剛外長的會談,重點主要在於增加雙方對彼此觀點的理解,並推動布林肯的訪華會談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布林肯與王毅主任的會談,雙方更深入地討論細節。
從央視網公佈王毅與布林肯之間的對話,細節確實很多。首先,王毅當面告訴布林肯,為何中美關係會走到今天的低谷,根源在何處。認知造就行動,美國錯誤的對華認知,產生了錯誤的對華政策。隨著中國實力的不斷增長,美國擔憂中國會超越自己,所以出現「中國威脅論」的荒唐說法,美國不斷從多個領域對華採取打壓、遏制政策,甚至打「台灣牌」,干涉中國內政,企圖達到遏制中國發展的險惡目的。
其次,王毅談到台灣問題。這次王毅主任向布林肯傳遞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信號:不再單一地強調反「台獨」,同時還著重提到國家統一。
王毅向布林肯傳達了兩個訊息:1. 強調維護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王毅還進一步強調,這是全體中華兒女命運所繫,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使命。
王毅這樣說,在變相地告訴布林肯:所謂維持「台海現狀」根本不現實,必須要實現統一。不能「維持現狀」,讓美國繼續有打「台灣牌」、遏制中國發展的空間。這次布林肯應該體會到中方對國家統一的堅定意志。
2. 王毅強調在國家統一的問題上,中國沒有任何妥協退讓的空間。
王毅這樣說是釋出兩個重要信息:第一,所謂「維持現狀」絕不可能,也不存在美國想要利用台灣問題和中國大陸做任何交易或進行任何博弈的空間。
第二,大陸對台工作重心正出現變化,正如台灣學者所預判的那樣:由「反獨」向「促統」轉移。
那麼中國大陸對台態度為何而變?我覺得有兩大原因:
一,反擊呼籲「放棄武統」言論。早前有美國智庫發表報告,認為各方應以防止緊繃關係惡化為重要考量,台灣應再保證不會尋求法理獨立;北京應再保證將恪守追求兩岸和平統一、不訴諸武力的政策;華府需要恢復一中政策可信度,不斷強調反對動用武力、不支持台獨。
這些叫大陸放棄武統的言論,其實相當搵笨,大陸一放棄武統,台獨勢力必將失控。所以中國大陸才要大力反擊。
二,改防守為進攻。反台獨只是守勢,最佳結果只能維持現狀。促統是進攻,把戰線向前推。
中美關係能否改善,端賴美國會否接受中國促進統一台灣的立場。如果美國繼續打台灣牌,向台灣輸出進攻性武器,想將台灣變成烏克蘭,中美關係不會有絲毫改善,再派十個布林肯來訪華,也不會改變。
盧永雄
這個復活節假期發生的事情很多。美國對華的關稅戰有點打不下去的感覺。
第一,特朗普口風由硬轉軟。4月17日,特朗普在白宮與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會晤時表示,美國正與中國對話,他更指,「中國已多次主動聯絡」,強調雖然目前對中國的商品關稅仍在實施,但未來可能會根據談判進展進行調整,「不排除會下調」。這是特朗普在中美關稅戰中,首度放軟口氣說會下調關稅,與之前日日話加稅的態勢,有明顯差別。
一日之後,到了4月18日。心急的記者在白宮不斷追問特朗普是不是已經和習近平主席通了電話?特朗普顧左右而言他,只說中美有接觸。在記者反覆追問特朗普有沒有和習主席通電話時,特朗普並無發火,只強調他會和所有人達成協議,「在3、4個星期內就會和中國達成協議」。雖然特朗普說話吹牛成分極強,但是至少顯示出他一個態度,就是不但不想和中國再反面,更加有意放出利好消息,可能他恐怕金融市場會崩潰。
第二,加中國船隻收費推遲半年。美國政府宣布,完成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的301調查,將對中國製造的貨輪按運貨量收費,收費標準是每噸50美元,會在3年內逐步增加。但這個看似強硬的政策,第一要半年之後才生效,看來特朗普擔心新政策對美國物流破壞太大,希望今年的美國聖誕訂單貨物都交付之後,才實施所謂新收費,讓船公司在此之前,重啟對美國的貨運業務。第二是新收費並無包括中國製造的液化天然氣貨輪,對液化天然氣貨輪收費要在2028年4月之後才生效。反映美國很擔心,若對運送液化天然氣的中國貨輪收費,美國連天然氣出口都會凍結。美國這個對中國貨輪的所謂收費政策,虎頭蛇尾,露底味極濃。
第三,美元大跌,特朗普手足無措。本周一,美元匯價急劇下挫,反映美元對六隻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單日下跌1.2%。以美元這種主要貨幣來說,這種跌幅相當驚人,背後是美國國債和股票同步大幅下跌。投資會者急急拋售美元資產,沽美債換日債、歐債;另外美債亦喪失避險功能,才會出現美股美債同步下跌的怪現象,因為一般情況下,美股下跌,資金會走到美債避險,會出現股跌債升的情況,但現在股債雙殺,顯示資金逃離美國,拖冧美元。
美元資產暴跌,和美國對全球打關稅戰觸發衰退擔憂有關係。再加上特朗普多次逼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減息,以挽救急速下滑的經濟和股市,但鮑威爾拒不遵從,特朗普政府聲言要提早撤換鮑威爾,市場擔心聯儲局失去獨立性,進一步沽美債和美元。特朗普面對這種跌市,回應無力,只能夠死撐說能源和雞蛋等食品成本下降,美國「現在幾乎沒有通脹」,但特朗普也承認經濟可能放緩,除非「太遲先生(指鮑威爾)現在減息」。
特朗普已進入一個「死淨把口」的境界,但市場對他信心盡失。
美國發動這場貿易戰,本來最佳的局面是聯同全世界來圍堵中國。但現在正好出現相反的狀態,全世界都站在特朗普的對立面。特朗普於是老羞成怒發動外交攻勢,逼迫其他國家聯同美國對中國打貿易戰,要她們犧牲中國的利益,來換取美國不對他們增加那麼多的關稅。
中國對此反應強烈。國家商務部在本周一明確表示,堅持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各方在「對等關稅」問題上應該站在公平正義的一邊,應該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也得不到尊重,以犧牲別人利益換取關稅豁免是與虎謀皮,最終只能是兩頭落空,損人不利己。商務部強調,在此基礎之上,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國絕不會接受,將堅決對等地採取反制措施。
特朗普在關稅戰第一回合就打得一個灰頭土臉,想逼盟友圍堵中國,但馬上遇到中國強硬表態。現在世界各國都樂得拖慢和美國的談判,例如歐盟和日本,就跟美國談完都談不出什麼所以然出來。其他國家亦正採取觀望態度,先看一下中美關稅戰分出高下,才落注也不遲。
這場關稅戰已經變成為中美的割喉競爭,香港人也要醒醒定定,不要站在歷史錯誤的一邊。誰敢出賣國家利益後果自負。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