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百億芯片夢碎!富士康退出印度半導體合資企業 打臉莫迪也打擊美國

博客文章

百億芯片夢碎!富士康退出印度半導體合資企業 打臉莫迪也打擊美國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百億芯片夢碎!富士康退出印度半導體合資企業 打臉莫迪也打擊美國

2023年07月12日 11:41 最後更新:11:53

台灣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7月10日晚發布聲明稱,已退出與印度礦業巨頭韋丹塔(Vedanta)總值195億美元(約1,521億港元)的協議,不會參與在當地建設半導體芯片廠。不少外媒分析稱,本次富士康撤資,不僅重擊了印度總理莫迪將該國打造成半導體製造中心的計劃。同時也代表著美國試圖搞小圈子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意圖遭到打擊。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鴻海集團和韋丹塔的聲明均沒有說明鴻海退出的具體原因。但路透社援引一名消息人士透露的話稱,鴻海選擇退出的主要原因,是出於對印度政府延遲批准補貼的擔憂。印度政府還對鴻海和韋丹塔為獲得補貼而提交的預估成本提出了一些疑問。而《印度時報》的一篇報道稱,鴻海退出是因為合資企業難以找到生產手機芯片的技術合作夥伴。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2022年6月23日,印度總理莫迪會見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商談合作。網上圖片

2022年6月23日,印度總理莫迪會見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商談合作。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印度總理莫迪訪美與拜登會面。

印度總理莫迪訪美與拜登會面。

印度當局指控小米印度分公司因違反「外滙管理法」,或將沒收小米多達48億元人民幣。

印度當局指控小米印度分公司因違反「外滙管理法」,或將沒收小米多達48億元人民幣。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2021年12月,印度政府曾宣布批准一項價值100億美元的激勵計劃,向符合條件的顯示器和半導體製造商提供高達項目成本50%的財政支持,以吸引半導體和顯示器製造商,將印度建成全球電子產品生產中心。

在這個100億美元補貼的大背景下,2022年9月,鴻海集團宣布與印度礦業巨頭韋丹塔簽署合作備忘錄,合資成立半導體工廠。初步計劃是兩家公司合資195億美元,在莫迪的家鄉印度古吉拉特邦興建28納米芯片廠,預計2025年投入運作。富士康作為技術合作夥伴,將投資1.187億美元,持有該合資企業40%的股份,韋丹塔為合資項目提供必要資金。莫迪稱該項目是推動印度芯片製造雄心的「重要一步」。

2022年6月23日,印度總理莫迪會見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商談合作。網上圖片

2022年6月23日,印度總理莫迪會見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商談合作。網上圖片

然而隨著項目的推進,這次合作暴露出了各種問題。

根據台灣媒體爆料表示:合資公司因缺少技術夥伴導致進展緩慢,獎勵與補助申請書也被印度政府要求依新的評估條件重新提交,補貼遲遲不到賬。

路透社稱,鴻海與韋丹塔本想拉歐洲芯片大廠意法半導體(STM)作為技術夥伴,但印度政府已明確表示,希望這家歐洲公司有更多「參與」,比如在合作中擁有股份。但據一位消息人士稱,意法半導體對此不感興趣。

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部長錢德拉塞卡在推特上表示,鴻海與韋丹塔的項目缺乏一個技術合作夥伴來幫助獲得相關知識和經驗,以製造它們申請生產的芯片。印度在芯片製造方面沒有經驗,有專家稱,該合資項目從一開始就面臨的一個主要障礙是,這兩家公司都是半導體領域的新手。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在莫迪雄心壯志想要發展半導體產業時,印度實際上在半導體產業面臨著較為艱巨的挑戰。

有行業人士對此表示:「印度有著短期的政府投入和支持,但無論是基建,還是配套設備和人才儲備都存在這巨大的缺口,印度本土目前很難有足夠的工程師和熟練工來滿足半導體產業的需求,同時,盡管印度給予了晶圓廠部分補貼,但是在上下游相關產業和配套設施的資金支持方面尚不明確,或將難以培養本土供應鏈生態。」

實際上,面對半導體產業的前期巨額投入,印度鮮有企業能夠承擔,只能由寡頭企業跨行參與。

除了和富士康合作的印度礦業巨頭韋丹塔,印度塔塔集團2021年12月宣布將進入半導體製造、封裝和測試領域,其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向半導體領域投資900億美元,並在幾年內涉足先進的芯片製造,然而這兩家巨頭在宣布入局前均沒有任何的半導體從業經驗。

知名咨詢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副總裁沙阿(Neil Shah)表示:「他們(塔塔,韋丹塔)以前從未製造過芯片。我們也沒看見他們從業界獲得太多的支持。」

沙阿進一步表示:「該項目(富士康-韋丹塔合資項目)或許從一開始就注定會失敗,該項目如今的變故或許對於兩家合作夥伴都是好事。」

印度去年收到了三份在其100億美元激勵計劃下,尋求設立工廠的申請。這其中包括:Vedanta和富士康的合資企業,總部在新加坡的IGSS公司,以及全球財團ISMC,Tower半導體是該財團的技術合作夥伴。

然而除了富士康的項目,剩下兩個試圖在印度投資建設半導體工廠的企業,目前進度也均不太理想。由於英特爾去年收購Tower半導體,ISMC的30億美元項目陷入停滯。IGSS的30億美元計劃也暫時停止,因為其想重新提交申請。印度現在已重新邀請企業申請該激勵計劃。

本次富士康撤資,不僅代表著印度在半導體產業最大的幾個招商引資項目全部擱淺,同時也代表著美國試圖搞小圈子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意圖遭到了打擊。

去年以來,美國在加大對中國芯片相關限制的同時,也對於印度蠶食中國市場份額寄予厚望,從政府到企業層面對印度頻頻示好。

今年3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對印度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期間,美印雙方簽署了一份關於半導體合作的諒解備忘錄MOU(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協議,旨在共建半導體供應鏈和創新夥伴關係。

雷蒙多認為,印度擴大科技行業的雄心完全符合美國想讓自己的供應鏈更具彈性的願望和目標。

印度總理莫迪訪美與拜登會面。

印度總理莫迪訪美與拜登會面。

印度總理莫迪在今年六月訪問美國時。白宮也公開表示,美國支持印度「大國崛起」,而印度做為「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將在未來幾十年成為美國關鍵戰略夥伴。雙方將提升兩國間《戰略科技夥伴關係》,加強包括太空、清潔能源、半導體、人工智能AI等新興科技的合作。

在企業層面,6月22日美光科技公司發布消息,稱其將獲得「印度國家半導體使命」支持,投資超過8億美元,印度當局也將額外投入資金,將在印度建設總值27.5億美元的半導體組裝和測試設施。

美國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也將宣布在印度建立一個新的商業化和創新半導體中心。美國將協助培養6萬名印度工程師,並且將宣布支持印度加入由美國主導的「礦產安全夥伴關係」,確保印度能獲得生產半導體所需的礦產。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美光公司高調進軍印度,但是翻看其實際的投資計劃,反而顯得有些小心翼翼。

美光合計8.25億美元總投資中,實際上分為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涉及在古吉拉特邦新建組裝和測試工廠,預計將於2023年開始分階段建設,並在2024年底開始投入運營,然而第二階段的進展美光則含糊其辭,表示將在本世紀下半葉開始。

美光的保守除了因為印度半導體基建實在一窮二白,另外一個潛在原因則可能是印度政府對外資企業的魔幻黑歷史。

今年5月,蘋果最主要的供應商之一、在印度苦心經營15年的果鏈代工廠緯創宣布正式退出印度市場,最終被迫將印度工廠出售給了印度塔塔集團。這雖然是公司戰略調整,但更多分析認為,退出印度市場是緯創的無奈之舉。早在2020年12月,緯創在印度班加羅爾附近開設的iPhone工廠就遭到約2000名員工圍攻,剛開始以罷工為名義抗議,後演變為打砸搶犯罪事件,不僅生產設備被砸毀,還有數千只新iPhone被盜走。

實際上即便是美國企業也難逃被坑的命運,印度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2021年11月,有2783家在印度注冊的外國公司關閉了在印度的業務,約佔在印跨國公司的六分之一,撤離的公司包括法國零售巨頭家樂福、美國摩托車製造商哈雷戴維森和美國汽車公司福特等。

外資企業在印度遭受的各種調查、處罰,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魔幻」的印度法律制度所致。印度的法律可以用十五個字來概括:「高標準立法,普遍性違法,選擇性執法。」印度也被稱作「外企墳場」,IBM、三星、小米等公司,都在印度被開過「罰單」,而被罰理由幾乎都是有關稅款的。

印度當局指控小米印度分公司因違反「外滙管理法」,或將沒收小米多達48億元人民幣。

印度當局指控小米印度分公司因違反「外滙管理法」,或將沒收小米多達48億元人民幣。

印度原本希望到2026年本土半導體市場能夠達到630億美元,隨著包括富士康在內的三家企業的合作項目紛紛陷入停滯,現在完成目標的時間正變得越來越緊迫。不過即便如此印度仍有信心,有關官員稱還將吸引其他投資者來印度投資芯片行業。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Edan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對美關鍵礦産出口管制 將影響美軍所有武器生產 包括核導彈計劃

2024年12月18日 16:04 最後更新:16:14

美國國防情報公司戈維尼(Govini)近日發布報告稱,中國對美國關鍵礦産的出口禁令,將影響美軍所有軍種的武器生産,涉及1000多個武器系統、超2萬個零部件。

12月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宣布嚴控對美出口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相關兩用物項,禁止兩用物項對美國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出口,同時强調「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組織和個人違反相關規定,將依法追究責任」。

《南華早報》12月17日注意到,這份報告指出,美國的核導彈計劃也依賴於這些關鍵礦物。

推文截圖

推文截圖

據「觀察者網」,戈維尼在報告中稱,12月3日,中國商務部宣布了全面法規,以限制向美國出口具有潜在軍事用途的材料。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打擊行動將停止或减緩幾種關鍵礦物向美國的出口,包括銻、鎵和鍺。

「銻、鎵和鍺對於製造一系列軍用和民用産品至關重要,包括子彈、電纜、紅外技術、電動汽車電池等。」報道寫道,「美國國防部(以及美國海岸警衛隊)使用的2萬多個獨立部件受到該法規的影響,影響了美國所有軍種的1000多個武器系統。」

報告分析顯示,受影響的武器部件中,6335個需要銻,11351個需要鎵,12777個需要鍺。

美國超1000種使用鎵、鍺、銻的武器系統中,87%的供應鏈依賴於中國供應商。美國戈維尼公司製圖

美國超1000種使用鎵、鍺、銻的武器系統中,87%的供應鏈依賴於中國供應商。美國戈維尼公司製圖

在美國軍種中,海軍最有可能受到影響,其「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美國」級兩栖攻擊艦和「尼米茲」級航空母艦都依賴這些關鍵礦物來製造武器系統。具體而言,海軍有501個武器系統依賴於至少一種關鍵礦物,陸軍和空軍分別為267種和198種,海軍陸戰隊為113種,海岸警衛隊僅有1種。

報告還稱,美國1000多個使用鎵、鍺、銻的武器系統共有12486條供應鏈,其中87%(10829條)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中國供應商。

其中,在2768條銻供應鏈中,有2427條至少依賴一家中國供應商;在5583條鎵供應鏈中,有4733條至少依賴一家中國供應商;在4135條鍺供應鏈中,有3669條至少依賴一家中國供應商。

戈維尼最後在報告中提醒稱:「儘管已知美國有儲備,但仍需要精確地確保長期依賴這些礦物的武器系統的準備和維持。至關重要的是,國防部必須有能力繪製特定武器系統的供應圖並預測需求,以有效减輕關鍵礦産出口管制造成的風險。」

《南華早報》稱,戈維尼的分析是在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明年1月重返白宮之前,中美間的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背景下做出的。特朗普在總統競選期間威脅要對中國進口産品徵收60%的關稅,此後又表示將立即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加徵10%的關稅。

與此同時,卸任在即的拜登政府不斷編織「出口禁令」密網,打壓中國芯片行業發展。

當地時間12月2日,美國商務部出台對華新一輪芯片出口禁令,涉及約140家中國實體。這已經是美方近三年來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發起的第三次大規模打擊。

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宣布嚴控對美出口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相關兩用物項。外媒普遍將此視作對美國出口管制行為的迅速反制,同時注意到了公告中的一句表述:「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組織和個人違反相關規定,將依法追究責任。」

重要稀有金屬鎵(左)和銻

重要稀有金屬鎵(左)和銻

彭博社日前刊文稱,這標誌著,中國開創了禁止他國企業向美國出售産品的先例。在此之前,制裁管制方面的「治外法權」似乎一直是美西方國家的特權。

「中國終於大聲說出了此前一直私下討論的話題:中國必須擺脫美國芯片。」《金融時報》5日稱,中方「異常迅速」的回應表明,中國將「直接對抗」美國阻礙中國發展先進技術的舉措。有分析人士表示,中方對美國的技術控制行徑越來越不滿,已準備好做出回擊,這將給美國經濟和企業帶來痛苦。

彭博社此前稱,中國是美國鎵和鍺等關鍵礦物的主要來源國。據《紐約時報》介紹,中國一直供應美國54%的鍺,53%的鎵。自1987年以來,美國就沒有再開採過用於半導體的鎵。當前美國進口的鎵中有26%來自日本,21%來自中國,19%來自德國,此外還有幾個較小的供應國。

美國地質調查局在11月的一份報告中警告稱,中國全面禁止鎵和鍺的出口可能會給美國經濟造成34億美元的直接損失,並引發供應鏈運行受阻的連帶效應。

12月12日,《南華早報》獨家披露,拜登政府計劃在本月底前發布一項新規則,進一步升級對華芯片禁令,旨在阻止中企從第三方採購先進人工智能(AI)芯片。13日,路透社又援引消息稱,拜登政府將指定谷歌、微軟等企業充當美國AI芯片全球分銷的「看門人」,打壓中國芯片行業。

顯然,美國是「鐵了心」要升級中美貿易爭端。對此,美國知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日前刊文指出,中方迅速反擊,對美國關鍵産業造成「外科手術式打擊」;若美國繼續升級貿易爭端,中方的報復行動可能也會隨之擴大,因為「中國手裏還有很多『王牌』」。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