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年初二車公誕,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按傳統習俗為香港求籤,求得第十五籤中籤。
劉業強為香港求得第十五籤中籤。
FB圖片
FB視頻截圖
籤文內容為「斧斤持以入山林,未得之時那處尋;損了良材失卻力,獻君留住待春臨」。
FB圖片
FB圖片
FB圖片
FB圖片
FB圖片
劉業強求籤後解釋籤文喻意說,近年經濟較差,樓市、股市均下跌,認為政府應該推出精準、及時的政策,以「等待春天的來臨」,推動經濟。他建議政府減樓市辣招,認為現時樓市已沒有炒賣,應該交予市場自由操作,又建議減印花稅,認為可以帶旺香港。他亦期望香港有更多盛事,包括外國歌手舉辦演唱會、外國運動員來港表演等。
FB圖片
FB視頻截圖
FB視頻截圖
FB視頻截圖
劉業強說,贊成「南金融、北創科」,但需要時間推動,強調不應放棄金融及地產兩大支柱。他又表示,香港國安法及基本法23條立法可以令香港穩定,讓經濟蓬勃,認為政治及經濟兩者互相離不開,均應做好。
FB圖片
至於沙田鄉事委員會主席莫錦貴,為沙田求得第五十籤上籤。籤文是「困甚離家歲月長,失羣孤雁正思量;馬牛不及終須及,縱事無方卻有方」。籤文解曰「先難後易、家宅安吉、自身平安、求財大吉」。
綜合内媒報導,有網友發現,深圳地鐵崗廈北、福田站等近日出現「白頭春聯」,有人以為印刷錯誤,畢竟春節用白色感覺「不吉利」。有專家解釋,原來是為紀念抗戰烈士。
兩廣習俗
微博圖片
資料顯示,白頭春聯,又稱白額春聯,指對聯頂端留有二、三寸長的白紙額頭,多見於廣東及福建各地。其起源有多種說法,一是白頭春聯最初在福建是為慶祝抗倭勝利,紀念戚繼光、戚家軍、為抗倭犧牲的軍隊將士和人民,以及明末清初時悼念明朝。
與清初遷海令有關?
微博圖片
另有說法指涉及清朝,如中山、佛山及周邊地區,多被認為與清初遷海令有關;也有指是對清廷「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統治的抗議等。
廣東習俗 紀念淞滬抗戰
微博圖片
近代說法則是指向1932年淞滬抗戰,粵軍19路軍抵抗日本侵略,「百萬粵軍僅三千歸來」,無數廣東子弟兵犧牲。新春佳節將至,廣東民眾為紀念烈士,在春聯特意留出一寸白綾。自此,白頭春聯成為兩廣地區文化標識,白色寓意銘記將士犧牲,紅色則象徵對富足生活的憧憬。
線民建議全國推行
不少網友稱被深圳地鐵的細節打動,有人表示「之前從未聽過白頭春聯,但當我瞭解到其背後的故事時,我深受觸動」;另外,有廣東網友表示,除了懸掛白頭春聯,大年三十晚家中一直開燈到天亮,直至年初三,也是為「照亮抗戰出征將士的回家路」。
微博圖片
有線民發佈自己拍到的白頭聯稱,「與先烈共用太平新年」,「沒有一抹白,哪有萬家紅」。還有線民建議全國推行,並讓每一位國人知道它的深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