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牧歌》於4月20日上映。
「牧歌響起的地方,就是家鄉。」中國首部全面展現新疆天山遊牧傳奇的寫實電影《遠去的牧歌》,以世代逐水草而居的哈薩克族草原民族四季遊牧、轉移草場的艱辛歷程爲題材,揭開了地球上最浩瀚壯觀遊牧文化的面紗,以新疆四個季節的景像,記錄了漫漫遷徙路上牧民們的悲歡離合。電影以40年的時間跨度,通過主角胡瑪爾和哈迪夏兩個家族因意外事故造成的恩怨糾葛,來演繹草原上輪迴遷徙的生活變遷與心路歷程,同時描繪在艱難跋涉的遊牧轉場過程中的動人故事和自然景觀。隨著時代的變遷,在「定居興牧」政策與保護草原生態的前題下,牧民們必須和過去告別,走出大山,邁向嶄新的新生活。
《遠去的牧歌》鏡頭拙樸寫實,採用半紀實、半劇情的獨特表達方式,真實呈現生活在天山腳下的牧民40年生活變遷,亦濃縮記載三代牧民的遊牧人生。全片分為「冬(1980年代中期)」、「春(1990年代中期)」、「夏(2000年代中期)」、「秋(2010年代中期)」四篇,10年一個章節,以四季的轉場為結構,運用散文化的敘事方式和富有詩意的電影語言,營造出接近紀錄片的寫實風格,同時又散發史詩氣魄,譜寫了一曲悠揚的牧人讚歌,獻出了一場草原牧人原生態生活的視覺盛宴,又以全景式拍攝與記錄具有千年歷史卻也逐漸消逝的哈薩克族遊牧文化,因此具有文獻般寶貴價值。
「人生總在『轉場』的路上,心中有暖,何懼草原荒涼。」「轉場」是牧民們世世代代隨著不同季節而轉移不同草場的遷徙放牧方式,輾轉逐水草而居,一年四季更替,重複循環不息。他們被稱為全世界「走路最多」、「搬家最勤」的族群。為了給牲畜提供優質牧草,牧民們在四季交替時攜同親屬,組成駝隊,帶著帳篷與全部家當,趕著成千上萬的牛羊,一起大遷移,浩浩蕩蕩奔赴下一個草場放牧,遷徙過程歷時可達半個多月,此稱之為轉場。《遠去的牧歌》歷時超過3年攝製而成,跨越6,000公里,共有10,000牧民參演,動用近300,000頭牲畜。冬季轉場那場戲,攝製組調動了當地11個村落的20000多頭牛、羊、馬和駱駝,以6台攝影機和2架遙控飛行攝影機同時在風雪中實景拍攝。導演阿迪夏夏熱合曼與周軍表示,惡劣天氣與四季轉換,加上數十萬牲畜的大規模調度,是拍攝本片最大的挑戰。「人們往往以為,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圖景是:藍天白雲、綠草如茵、牛羊成群、大塊吃肉……事實上,只有夏季的一兩個月裡,牧民才能短暫擁有這樣的美好時光。」導演周軍指哈薩克族的「走」和「搬」有機地貫穿全片,尤其是在冬、春、夏、秋四個篇章的首尾都有大規模的轉場遷徙場面,而且每一次的大型轉場都不重複,呈現出不同的地域、方式和內容。「『走』,象徵著牧民們經歷漫長的歷史走到美好的今天,還將從今天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搬』,意味著改變,在將氈房不停地拆解和重新構建中,牧民們獲得了新的生命力。」導演周軍說。
《遠去的牧歌》全片選用的全是哈薩克族素人演出,並非職業演員。扮演男主角胡瑪爾的海拉提哈木是一位民族語譯制配音演員,扮演女主角哈迪夏的瑪爾江巴依吐肯是文工團的主持人,其他演員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參加電影拍攝。拍攝該片時海拉提哈木60歲,而他在電影中扮演的主角年齡跨度近40年。為了演好高齡老人,他走在路上都會仔細觀察,琢磨他們走路的姿態、說話的語氣節奏與生氣時的狀態。而女主角哈迪夏的扮演者瑪爾江巴依吐肯在拍攝一場轉場的戲份時,因策騎的馬受驚把她摔到了岩石上,導致腰部兩處骨折。但她帶著傷痛繼續拍攝,堅持完成了影片中自己的戲份。瑪爾江說:「每個人的生命都面臨著來自大自然的威脅,不分季節和地點。」《遠去的牧歌》榮獲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海拉提哈木),另外更摘下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電影攝影」(格日圖)與「優秀農村題材影片」兩大獎項。《遠去的牧歌》展現一條用生命鋪就的千年牧道,吟唱著一段生活在馬背上民族的遊牧傳奇。本片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支持拍攝,由天山電影製片廠出品。香港及澳門由銀都機構有限公司及南方影業有限公司榮譽發行,4月20日起於港澳指定戲院作特別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