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指接連有政府部門資料外洩不能接受 葛珮帆:應嚴肅調查追究承辦商責任

政事

指接連有政府部門資料外洩不能接受 葛珮帆:應嚴肅調查追究承辦商責任
政事

政事

指接連有政府部門資料外洩不能接受 葛珮帆:應嚴肅調查追究承辦商責任

2024年05月06日 09:12 最後更新:21:37

近日政府部門接連發生外洩個人資料事故,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主席葛珮帆形容事件可大可小,情況不能接受,政府應嚴肅調查,並根據合約追究承辦商責任。

公司註冊處。資料圖片

公司註冊處。資料圖片

對於政府部門接二連三發生資料外洩,包括公司註冊處的事件影響約11萬人,葛珮帆在電台節目中表示,資訊科技辦公室一直有指引,要求各個部門保護市民私隱,如果要求資科辦每日去管各部門的情況,並不切實可行。她認為隨著政府部門數碼化,部門首長要就相關事件問責,促請公務員事務局責成部門首長做好網絡安全,如果再發生類似事件,要有人問責或接受紀律處分。

葛珮帆

葛珮帆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在同一節目說,公司註冊處外洩事件,絕對是系統設計問題,屬不應犯的錯誤,應在系統推出前就要發現。他促請當局汲取今次經驗,由資科辦作出檢視,不同部門本身有亦有資訊科技部門,日後成立數字政策辧公室,不應各自為政,不斷重覆犯錯。

方保僑。資料圖片

方保僑。資料圖片

葛珮帆期後見記者時指出,從近年選舉事務處、數碼港、消委會、公司註冊處及機電工程署先後發生的同類事件來看,市民個人資料外洩主要是由於管理及人為因素。就此,民建聯提出以下4項建議,包括當局必須就事故進行徹查並追究責任;當局應責成各政府部門首長及資訊科技部門須對其電腦系統的保安工作問責,以保障系統網絡及資訊安全,如發現有人為疏忽或違規,相關人員須作紀律處分。

葛佩帆於立會見記者。 民建聯Youtube截圖

葛佩帆於立會見記者。 民建聯Youtube截圖

另外,政府應在所有資訊科技項目中引入「隱私數據評估和審計」,以確保系統不會向公眾披露過多和不必要的個人數據;及未來「數字政策辦公室」須密切監察網絡攻擊的趨勢和保安威脅,適時發出警報通知,並提高各政府部門網絡及資訊安全的即時應變能力和防範意識。

另外,機電署早前一度洩漏圍封強檢的17000個人資料,方保僑指出公共數據不應放在外間雲端伺服器,一旦承辦商更改系統權限,情況難以控制。

嶺南大學表示,有信息系統被黑客入侵,數千份內部文件外洩,其中約200份涉及主要個人資料,已就事件通報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

嶺南大學。嶺大官網圖片

嶺南大學。嶺大官網圖片

嶺南大學近日發現有一個信息系統被黑客入侵,數千份內部文件外洩,其中約200份涉及主要個人資料,包括教職員、學生和前課程申請者的姓名、照片、個人聯繫方式、身份證資料、財務、學歷及就業相關資訊。

校方回覆查詢時說,高度重視事件,已即時停用涉事系統,並就事件致歉,表示會繼續加強內部網絡安全措施,防止數據進一步外洩,亦會聯絡受影響的人,提供必要支援,降低潛在風險,並會全面檢視和提升整體網絡安全。

嶺大星期五中午向受影響者發電郵,提到有黑客在星期二(3月11日)駭入信息系統盜取師生的個人資料,並外泄至「暗網」,包括姓名、照片、聯繫方式、身分證資料、出生日期,以及與財務、學術及聘用相關的資料,受影響者包括教職員、學生和前課程申請者。電郵提到,校方至今未接獲因事故導致資料被濫用的個案,已成立工作小組內部調查,以及會盡早通報私隱公署及其他相關執法部門。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資料顯示,2024/25學年嶺大共3276名學士及研究院學生就讀;嶺大網站數據顯示,2023/24學年共有883名教職員。

近年不少公私營機構出現資料外泄事故。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早前表示,私隱專員公署去年接獲的資料外洩事故有上升趨勢,達217宗,較過去數年每年總數約100宗為多,約一成外洩個案涉及資料處理者的不當行為。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曾國衞FB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曾國衞FB

曾國衞指,公署一方面更新相關指引並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加強執法,並研究修訂《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初步建議包括設立強制性個人資料外洩通報機制、直接規管資料處理者;加強罰則,並賦權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可施加行政罰款等,但業界對加強罰則表示關注,政府正研究如何適當調整修例建議,盡快提出具體修例建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