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漁護署與私企簽都市農業先導計劃 供應低碳農產品推動漁農業可持續發展

社會事

漁護署與私企簽都市農業先導計劃 供應低碳農產品推動漁農業可持續發展
社會事

社會事

漁護署與私企簽都市農業先導計劃 供應低碳農產品推動漁農業可持續發展

2024年05月24日 21:29 最後更新:22:32

漁農自然護理署與綠芝園投資有限公司簽訂馬鞍山西沙路花園「都市農業先導計劃」合約,向市民供低碳足跡新鮮農產品,並舉辦親子活動,推動漁農業可持續發展。

該個先導計劃為期五年,將於花園內設置一個佔地面積約500平方米的現代化室內作物農場,農場預計今年第四季開始投產,向市民提供從農場到餐桌的低碳足跡新鮮農產品,以及近在咫尺的休閒、教育和親子活動。

漁護署署長梁肇輝(右)與綠芝園投資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譚嗣籇(左)簽訂合約。政府新聞處圖片

漁護署署長梁肇輝(右)與綠芝園投資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譚嗣籇(左)簽訂合約。政府新聞處圖片

漁護署發言人說,先導計劃是《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的其中一項重點措施,都市農業的整體概念是讓農業融入都市,為都市人提供優質新鮮的減碳食物、綠化景觀和現代農耕體驗,同時提升都市生活質素及宜居度,署方會繼續物色合適的地方推行類似的先導計劃。

漁護署署長梁肇輝(右三)、綠芝園投資有限公司創辦人譚嗣籇(左三)與其他代表出席在合約簽署儀式後合照。政府新聞處圖片

漁護署署長梁肇輝(右三)、綠芝園投資有限公司創辦人譚嗣籇(左三)與其他代表出席在合約簽署儀式後合照。政府新聞處圖片

政府亦會繼續多管齊下地推行都市農業的相關措施,包括在新發展區規劃階段引入都市農業元素,善用北部都會區及其他新發展區的都市空間,又會在合適的公眾街市天台設置現代化水耕農場暨攤檔,興建中的天水圍公眾街市將率先引入「現耕現賣」的概念。

政府新聞處圖片

政府新聞處圖片

Tags:

天水圍

漁護署正分階段展開智能山火監察器及控制系統安裝工程,進一步提升監察郊野公園內發生山火的效率,並於本月完成首階段安裝工作。

漁護署在田夫仔山火瞭望台安裝智能山火監察器。漁護署圖片

漁護署在田夫仔山火瞭望台安裝智能山火監察器。漁護署圖片

安裝山火監察器的地點,包括於大欖郊野公園的田夫仔及八鄉山火瞭望台、西貢西郊野公園海下山火瞭望台和馬鞍山郊野公園黃竹洋山火瞭望台;山火控制中心亦會安裝監察器和控制系統,整個項目將在明年4月完成。

漁護署表示,智能山火監察器採用紅外線熱成像、視頻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透過探測山火所產生的溫度和光度,實時監察山火。監察器的監察範圍半徑約為5至8公里,當發現山火後,會即時向山火控制中心發出警報,傳送實時影像及顯示山火位置。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署方指出,項目完成後,山火監察器會組成網絡協同運作,全天候運作監察山火,大大提升郊野公園山火監察的效率,亦可紓緩人手需求。另外,山火控制中心設有熱線,透過市民的通報監察及應對山火。

清明節將至,漁護署呼籲前往郊外掃墓的市民謹慎處理火種,應在化寶桶內燃燒香燭和冥鏹,切勿用火燃燒野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