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戴耀廷還有個「3.5%計劃」好得人驚 殺傷力比「35+」猶有過之

博客文章

戴耀廷還有個「3.5%計劃」好得人驚 殺傷力比「35+」猶有過之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戴耀廷還有個「3.5%計劃」好得人驚 殺傷力比「35+」猶有過之

2024年07月03日 20:12 最後更新:12月26日 19:40

「35+」顛覆案被告近日陸續求情,楊雪盈自撰求情信說,一直誤以為初選沒違反國安法,自己誤墮法網,「實在愚蠢」。誰令她有此誤解、變得懵咗?她沒有講明,但大家都知,那人就是戴耀廷,因法官早已指出,他多次對內對外聲稱初選在普通法下合法,以游說其他人瞓身搞下去,朝着他設定的目標進發,就是推翻現行政治制度。依法官的說法,他絕不是「普通參與者」,而是一場「革命」的領袖。政圈朋友十分同意法官所言,事實上他在2020年5月曾提出一個「3.5%計劃」,如果實行,殺傷力比「35+」更大,幸而計劃最後落空,香港沒走到這危險一步。

戴耀廷在《香港國安法》出台前一個月提出,只要全港市民中,有3.5%人敢瞓身一擊,達到其他地方抗爭成功的「黃金百分化」,就可撼動政權。幸而這危險想法最後完全落空。

戴耀廷在《香港國安法》出台前一個月提出,只要全港市民中,有3.5%人敢瞓身一擊,達到其他地方抗爭成功的「黃金百分化」,就可撼動政權。幸而這危險想法最後完全落空。

政圈朋友說,戴耀廷於2020年4月28日在《蘋果日報》發表《真攬炒十步 這是香港宿命》,可能意猶未盡,覺得要對阿爺加強驚嚇,所以在5月5日再發文,題為《怯就輸一世!》,提出一個大膽想法,就是只要香港市民有3.5%的人敢出來一拚,利用時機,反過來挑戰「已心怯了的中共」 ,就能移動遠為巨大的當權者。

他在文章中叫大家不用太絕望,因為研究民間抗爭的學者比較世界各地的情況,發現一個「黃金百分比」,就是在爆發抗爭的地方,只需要有3.5%的人民,主動積極參與行動,就足以成功改變這地方。這3.5%人或是總人囗的少數,但所能帶來的改變力量,因他們的堅持,會是超乎想像的。

戴耀廷認為,這「黃金百分比」也可用於香港。以750萬人口計,3.5%就是約26萬人,經過過去7年的風雨洗禮,積極投入抗爭的,肯定遠超此數。

他還提出一個以小搏大的策略,就是好好利用香港的國際聯繫,以及國際地位,產生強大的槓桿作用,即使是750萬的3.5%,都可撼動巨大的當權者。

這套想法其實是其他地方「顏色革命」的實踐經驗,就是發動一部分人組成「革命先鋒隊」,用激烈行動製造震撼效果,而且持續進行,將對政府的衝擊力最大化,再加上外國勢力的支援,內應外合,便可把政權推垮。當年烏克蘭的親俄政府,本來有一定群眾支持,卻在數萬人燃起的「冬天之火」中倒台,種下了今天俄烏戰的禍根。

戴耀廷寫這篇文時,《香港國安法》已殺到埋身,但他顯然受到「顏色革命」成功例子刺激,仍不肯接受大勢已去的現實,繼續欲發動佔市民3.5%的「群眾敢死隊」,作最後一擊;同時逼溫和民主派一齊「攬炒」,說如他們沒這決心,大家只能被迫至「跪低求饒」。

政圈朋友指,戴耀廷當時明顯誤判阿爺懼怕了「攬炒」,已開始心怯,只要能動員到3.5%市民出來激烈抗爭,加上美國加強施壓,便有機會翻盤。不過他想不到阿爺出手更快、更強,《香港國安法》一出,「顏色革命」的條件即盡失,他利用3.5%市民奪權的圖謀,亦完全成空。

他錯判了國安法的威力,迷信可利用「3.5%群眾抗爭」翻盤,為此喊出「怯就輸一世」的煽情囗號,攤牌賭最後一鋪,卻不知大勢已去。

他錯判了國安法的威力,迷信可利用「3.5%群眾抗爭」翻盤,為此喊出「怯就輸一世」的煽情囗號,攤牌賭最後一鋪,卻不知大勢已去。

「回帶」到2018年,戴耀廷的目標其實已十分明確。他參加在台北舉行的「五獨」論壇時已說過,「香港要建立一個民主國家.... 成立獨立的國家,那就是『民主自決』了。」

幸好他驅動3.5%市民硬碰奪權的計劃沒有成真,否則香港將生靈塗炭,血流成河,萬劫不復。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打關税戰愈打愈癲,有人比喻為21世纪的「越南戰爭」,美國深陷泥沼,正向下沉,不能自拔,而前財長耶倫將之形容為「美國史上最嚴重的自殘行為」,也極之貼切。耶倫說的是美國經濟,其實特朗普瘋狂蹂躪美國專上教育,同樣是嚴重自殘,一位升學顧問朋友傳給我一份最新報告,2024年3月至今年3月,就讀美國大學的外籍學生人數,勁減了11%,估計經濟損失逾40億美元,寫這報告的專家指,由於特朗普強力壓制大學,以縮減資助脅迫,加上收緊學生簽證,更多中國學生亦怕怕卻步,下學年留學生人數料出現懸崖式下跌,經濟損失將倍增。美國多年「留學王國」的根基,一朝被侵侵搞殘,日後恐難以挽回。

上學年留學美國的外國學生大減了11%,特朗普壓制美大學,以及收緊留學生入境,料將令下學年留學生人數跌勢加劇,他對專上教育「自殘」,造成的破壞將難以挽回。

上學年留學美國的外國學生大減了11%,特朗普壓制美大學,以及收緊留學生入境,料將令下學年留學生人數跌勢加劇,他對專上教育「自殘」,造成的破壞將難以挽回。

入讀美國大學,向來是外國學生的熱門選擇,對美國而言,也是一門可觀生意,連年帶來巨額順差,在2023至24學年,國際生對美經濟的貢献就達500億美元。但上述報告指,2024年3月底至今年3月底(包括特朗普就任的第1季),在美國就讀的外國學生由约115萬人,跌至約102萬人,減少了13萬人。

負責這報告的專上教育專家、波士頓大學教授格拉斯指,這減幅和跌速,都十分顯著,差不多到了新冠疫情時的低點。因為國際生縮少了逾一成,估計院校和整體經濟損失達40億美元。

特朗普於3月以後,接連耍出極辣政策,格拉斯教授預計外籍留學生人數的跌勢將加速,主要受兩個負面因素影響:1是當局大大收緊學生簽證,縮減入境學生人數,擺明閂閘趕客;2是政府大削學校科研資助,研究院難以給學生提供津貼,碩士課程所受影響最大。

關於當局嚴查申請留美的學生,早前已傳出消息,指各美駐外領事館已收到密令,全面搜查簽證申請者的社交媒體帳號,若發現「反美」和「反以色列」內容,就拒絕發出簽證,申請赴美升學的港生也不例外。這舉動已令不少外國生「怕怕」,寧願另揀他國。

至於當局鐵腕削院校資助,也極不利於大學招攬優質學生。據美媒報道,特朗普正以大棒子拷打頂尖大學哈佛,要求它廢除「多元、公平與包容」(DEI)政策,並減少「熱衷於激進主義」的教職員和學生帶來的影響,由於校方企硬不就範,政府已凍結給哈佛的22.6億美元(約175億港元)撥款和合約。

面對特朗普的脅迫,哈佛校長加伯不為所動,聲稱政府表面上是打撃「反猶」,其實是對思想和學術進行直接審查,所以不能退讓。

因哈佛財政底子厚,可以夠「吉士」硬頂,但其他院校很難不軟化妥協,目前已知有60間名牌大學收到特朗普政府的警告,其中被指為「反以」震央的哥倫比亞大學,已被撤銷4億美元(約30億港元),以作懲罰,哥大管理層面對強權,惟有乖乖聽話。

格拉斯教授沒有特別提及中國學生,但升學顧問朋友同我講,特朗普對中國的貿易戰正升級,部分華生簽證已被撤銷,在戰雲密布下,下學年留美中國學生必然大減,不但持續過去4年的跌勢,更會加速。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這句元曲名句,用來形容特朗普對美國大專教育的摧殘,實在貼切不過。正如格拉斯教授所說,外國學生紛紛望門卻步,不斷流失,對美國院校帶來的深遠影響,以後將難以挽回。

外國留學生大減,帶來的經濟損失達40億美元,下學年很可能倍增。

外國留學生大減,帶來的經濟損失達40億美元,下學年很可能倍增。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