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英國多地反移民示威 「不滿之夏」暴力騷亂不斷 施紀賢警告讓極右翼「後悔」

博客文章

英國多地反移民示威 「不滿之夏」暴力騷亂不斷 施紀賢警告讓極右翼「後悔」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英國多地反移民示威 「不滿之夏」暴力騷亂不斷 施紀賢警告讓極右翼「後悔」

2024年08月05日 18:52 最後更新:19:03

施紀賢政府遇首次重大危機。「對國家的不信任已經像雜草一樣蔓延。」針對英國多地發生的暴力騷亂,英國《星期日郵報》直言,該國正經歷「不滿之夏」。

AP圖片

AP圖片

本周末(8月3日—4日),英國多個城市爆發13年來最大規模的騷亂,造成警察受傷、財産受損。侯城、利物浦、布里斯托、曼徹斯特、史篤城和貝爾法斯特等地均發生不同規模的抗議活動,一些地方有人扔磚頭、搶劫商店,甚至襲擊警察。

3日,在貝爾法斯特,警車遭示威者投擲汽油瓶等燃燒物。

3日,在貝爾法斯特,警車遭示威者投擲汽油瓶等燃燒物。

這是英國自從2011年夏季以來最嚴重暴動。2011年,一名混血男子在倫敦北部遭警察殺害,從而引發大規模動盪。

施紀賢。AP圖片

施紀賢。AP圖片

外界注意到,此次事件發生距英國新內閣組建不足一個月。媒體評論稱,英國新首相施紀賢領導的工黨原本希望,大選的壓倒性勝利能够帶來持續一整個夏季的政治蜜月期。然而,一系列迫在眉睫的挑戰,使新政府上台所産生的振奮作用,不到一個月便消散殆盡。

亦有分析人士指出,除了現在正發生的騷亂,以及潜在的增稅措施,英國新政府還面臨著相當多的問題。如果不能在經濟、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和移民問題上交出明確成績,英國社會的不滿情緒將難以消除。

英國今次抗議浪潮源於本周初發生的一場兇案。7月29日,位於英格蘭西北部的紹斯波特發生持刀襲擊事件,一名17歲男子持刀闖入一家兒童舞蹈班行兇,導致3名6歲至9歲兒童死亡,至少8人受傷。該事件震驚英國社會。

人們在事發現場附近留下鮮花。AP圖片

人們在事發現場附近留下鮮花。AP圖片

據路透社報道,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傳播的虛假信息稱,持刀襲擊者是一名激進穆斯林移民,之後數百名反移民抗議者捲入了城鎮騷亂。

儘管英國警方已經表示,17歲的嫌疑人阿克塞爾•魯達庫巴納出生在英國,但反移民示威者的抗議活動仍在繼續,並演變成打砸、縱火和搶劫。

人們在列斯進行抗議。AP圖片

人們在列斯進行抗議。AP圖片

在紹斯波特,當地數百人走上街頭抗議,他們與前來維持秩序的警察發生激烈衝突,抗議者向警察投擲燃燒瓶、磚塊,有39名警察在衝突中受傷。

紹斯波特發生警民衝突。AP圖片

紹斯波特發生警民衝突。AP圖片

在倫敦,英國首相官邸唐寧街10號附近也發生暴力騷亂。7月31日晚,數千名抗議者在唐寧街附近舉行示威遊行,高呼「我們要奪回我們的國家」「禁止移民船」等口號,一些人推倒警方設置的圍欄,並向首相官邸和丘吉爾雕像投擲燃燒瓶、烟花等,與現場警察發生激烈衝突,超過100名抗議者被捕。

在新特蘭的抗議活動中,一棟警察局大樓被洗劫一空,相鄰建築物被縱火焚燒。

在貝爾法斯特,抗議者在清真寺外砸碎了一家咖啡館的窗戶,並向媒體記者投擲轉頭。

警察在羅瑟勒姆智選假日酒店外舉行的反移民示威活動中面對抗議者。AP圖片

警察在羅瑟勒姆智選假日酒店外舉行的反移民示威活動中面對抗議者。AP圖片

在利物浦,約有1000名反移民抗議者與反抗議者發生衝突,其中一些人高喊仇視言論。

在米杜士堡,一輛車在議會路上燃燒。AP圖片

在米杜士堡,一輛車在議會路上燃燒。AP圖片

面對這一系列突發事件,英國新一届政府展現出强硬態度。英國首相施紀賢譴責相關暴力行為,並稱抗議者利用社會悲痛情緒製造騷亂。他强調,政府將全力支持警方打擊那些試圖散播仇恨的極端分子。

施紀賢在電視演說中表示:「我保證,你們將會後悔參加這場滋擾,不管是直接參與或是在網路上煽動此一行動,然後自己又落跑的那些人。」

施紀賢強調,他口中所說的「極右派暴行」根本「毫無正當性」,並且矢言會將為非作歹的人「繩之以法」。

英國內政大臣顧綺慧表示,任何參與犯罪騷亂和暴力行為的人都將付出代價,必須讓社區感到安全。《星期日快報》還援引顧綺慧的話說,準備在騷亂持續的情况下調用軍隊,因為擔心警察力量可能會不堪重負、精疲力竭。

與此同時,英國警方承諾將迅速逮捕和起訴犯罪分子,並表示英國有足够的監獄空間來關押罪犯。

《每日電訊報》4日稱,無論有什麽藉口,暴力騷亂都是不可接受的。然而,在全國各地的動盪中,斯塔默需要考慮更深層的問題。移民數量的增加和對移民控制的失敗,不一致的執法措施,對「多樣性和包容性」的分歧,讓越來越多英國人感到不安。非法的暴力行為必須被堅决制止和處理,但有一些根本性問題也需要解决。

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稱,此前英國議會選舉中被忽視的一個問題是極右翼勢力的崛起。以改革黨黨魁法拉奇為代表的極右翼勢力一直在不遺餘力地煽動「英國正在被外國移民竊取」。法拉奇不久前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稱,在英國倫敦、曼徹斯特、伯明翰三大城市中,「白人」人口已經不再占據多數。報道稱,實際上這種說法完全是謠言。

巴基斯坦《國家報》4日稱,英國自詡為西方文明價值觀的典範,如今却陷入如此混亂,而此類場景此前多出現在局勢脆弱的發展中國家。報道稱,最近,英國的反移民和反伊斯蘭暗流浮出水面。該國部分地區淪為暴力戰場,令穆斯林社區感到恐懼。英國經歷了灾難性的「脫歐」,目前又面臨生活成本危機。如果任由極右翼仇外情緒生根發芽,英國社會將面臨分裂並陷入激烈內鬥的風險。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伊朗總統建議遷都 德黑蘭問題太多

2024年09月09日 11:43 最後更新:11:54

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報道,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表示,德黑蘭作為首都,面臨著各種問題,除遷移首都,沒有其他解決辦法,他認為伊朗政治和經濟中心應向南遷移到波斯灣沿岸,更靠近主要貿易路線。

佩澤希齊揚稱,若想繼續從南部和海上將資源輸送到德黑蘭,將其製成商品再運回南部出口,將越來越降低伊朗的競爭力,按照此趨勢發展國家是不可能的。他強調,尋找一個更靠近波斯灣的新首都,也有經濟上的原因,因為波斯灣是主要貿易路線的必經之地。

另一伊朗新聞網站「Javan Online」則引述佩澤希齊揚稱,他認為德黑蘭目前受到了「水資源短缺、地面沉降和空氣污染」等各種問題的困擾,簡單地告訴居民「他們應該離開德黑蘭」是行不通的,「政府必須自己先走,這樣人民才會跟著我們走」。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建議遷都至波斯灣沿岸,靠近主要貿易路線。AP圖片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建議遷都至波斯灣沿岸,靠近主要貿易路線。AP圖片

不過,「今日俄羅斯」(RT)則報道稱,曾在上世紀90年代擔任德黑蘭市長的戈蘭侯賽因·卡爾巴斯其(Gholamhossein Karbaschi),對佩澤希齊揚的想法提出了異議,他認為沒有合適的地方可以取代德黑蘭,「你想遷都去哪裡?」他在接受伊朗新聞網站Asriran訪問時警告說,此前也有一些國家決定遷都,但這些國家最終損失了資金,得到了兩個「問題城市」,而不是一個。

德黑蘭自1796年以來一直是伊朗的首都,位於該國北部,距離裏海約100公里,擁有940萬人口,其中大都會區人口近1700萬,這使得德黑蘭成為伊朗乃至西亞最大的城市,也是中東地區僅次於開羅的第二大都會區。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伊朗這個古老國度歷經多個王朝,首都也隨著時代的推進而不斷變遷。今天的德黑蘭是伊朗歷史上第32個首都。

長期以來,伊朗有關遷都的計劃已被提及多次,2010年,伊朗政府曾宣布將「出於安全和行政理由」遷都,伊朗國會已對此有定案,伊斯法罕、沙赫魯德和塞姆南市為未來首都的候選城市。

此外,德黑蘭的氣候在很大程度上受所處地理位置影響,北面是厄爾布爾士山脈,南面則是大沙漠。為避免地震帶來的潛在破壞,伊朗制定了從首都遷出163家國有企業及一些大學的計劃,政府認為至少500萬人應遷出德黑蘭,伊朗政府也正在將部分國防企業遷出德黑蘭。

據報道,伊朗首都德黑蘭除缺乏出口的競爭力,亦面臨水資源短缺、地面沉降和空氣污染等問題困擾。

據報道,伊朗首都德黑蘭除缺乏出口的競爭力,亦面臨水資源短缺、地面沉降和空氣污染等問題困擾。

RT也稱,這並不是伊朗政府首次建議將首都遷出德黑蘭。 2005年至2013年,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在其任內也曾提出類似建議。當時,伊朗國會投票決定成立一個特別委員會來尋找接替首都。然而,遷都的最終決定一直沒落實。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