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機會研究團隊對本港50個商場和50政府場所進行設施審核,發現有10個商場和8個政府處所沒有育嬰及哺乳室。另外約53%商場及38%政府場所的育嬰範圍面積,未符合屋宇署作業備考所建議的面積。
母乳餵哺室。( 醫管局圖片)
研究發現,約15%的商場和政府處所的育嬰及哺乳室設於洗手間內。亦有52%的育嬰室及哺乳室的門,打開時可輕易看到內部,令使用者缺乏私隱保障。
母乳餵哺室( 醫管局圖片 )
另外,平機會去年6月至9月訪問了1400位餵哺母乳或集乳的女性,亦進行焦點小組討論。超過80%受訪的餵哺母乳或集乳的女性反映,應在公共場所提供更多餵哺母乳或集乳的設施。不少受訪者不滿目前母乳餵哺設施,認為設施不足、質量參差、衛生欠佳及排隊時間過長。
平機會研究建議政府提供更多誘因,鼓勵增設母乳餵哺設施,並修訂《在商業樓宇提供育嬰間及哺集乳室》,以改善服務差距。研究亦建議地產發展商在商場內設置更寬敞和設備完善的育嬰及哺乳室,或增設流動設施,以紓緩輪候的問題。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說,政府一直致力推廣、維護及支持母乳餵哺,近十年以來,推動了超過2000個工作間及場所獲得「母乳餵哺友善」認證,並鼓勵企業實施「母乳餵哺友善工作間」措施。
卓永興。政府新聞處圖片
卓永興出席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慈善跑活動致辭時表示,香港母乳庫自上周一起分階段投入服務,目的是在母親未能提供母乳或母乳不足的情況下,為高風險嬰兒提供安全優質的捐贈母乳,減少早產和患病嬰兒患上嚴重疾病的風險,他呼籲正在授乳的合資格母親慷概捐贈母乳,幫助有需要的初生嬰兒得到全面充足的營養,建立健康保護屏障。
卓永興出席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慈善跑HERO RUN--超能跑頒獎禮。政府新聞處圖片
卓永興說,施政報告提出提升本港兒童醫療服務,措施包括重整母嬰健康及家庭計劃服務,加強生育輔導及育兒教育,促進健康生育;強化全校園健康計劃,為參加學校提供「一校一健康報告」,建議針對性校本措施,改善體能活動和飲食等安排,提升兒童身心健康;以及以香港兒童醫院為核心,全面整合各聯網兒科服務,讓香港兒童醫院發揮其兒童專科卓越醫療中心功能,提高本港兒科護理的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