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隊選手全紅嬋及陳芋汐,在巴黎奧運女子跳水十米台決賽中包攬金銀牌,而此前兩人攜手拿下本屆奧運女子雙人十米台項目的金牌。
兩人是最好的對手 亦是最好的隊友
奪冠後,全紅嬋激動地抱著教練哭了,接著又跑向陳芋汐,兩人暖暖相擁。兩人是最好的對手,亦是最好的隊友。
回顧三年巴黎周期,全、陳二人在女子單人十米台上交鋒不斷,互有勝負,是彼此最大的競爭對手。2022年、2023年世界游泳錦標賽女子單人十米台的冠軍花落陳芋汐,全紅嬋則是2024年世界游泳錦標賽該項目的冠軍。
陳芋汐覺得兩個人之間的這種競爭是「良性的」,「這樣可以互相進步,自己水平才會提高。只有一個人,很可能只會原地踏步甚至退步。」而每當提起陳芋汐時,全紅嬋也從來不會吝嗇自己的讚美,總是給予隊友「非常棒」的完美評價,她表示「自己的目標是為國爭光,能在巴黎站上最高領獎台,我希望她也是」。
兩人在東奧時期還是「熟悉的陌生人」
而在三年前的東京奧運會,兩人還是「熟悉的陌生人」。2005年出生於上海的陳芋汐6歲開始練習跳水,2019年時就入選了中國國家跳水隊。出生於廣東湛江一個農村家庭的全紅嬋則是在跳格子遊戲時被啓蒙教練相中,在四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從農村到湛江市再到廣東省隊的四級跳。
全紅嬋在距離東奧不到10個月的時候才入選國家隊,並在最後時刻拿到東奧單人十米台的參賽資格。而由於其初到國家隊仍處適應階段,故並未在東奧完成雙人跳水項目。而東奧結束後,全紅嬋和陳芋汐在教練組的安排下正式合作,三年來兩人從未讓國際大賽女子雙人十米台的金牌離手。
霸榜女子雙人十米台
正因為有彼此的存在,全紅嬋和陳芋汐征戰各大國際賽場時心中都有十足的安全感。 「其實我比單人項目的時候會更緊張,因為感覺身邊少了一個人。 有我的搭檔在身邊,我總覺得更安心。」 全紅嬋說。 「拿到雙人金牌的感想就是,特別感謝我的搭檔一路以來的支持和鼓勵。 有她做搭檔我覺得特別幸運,有一種『我背後有她』的感覺。」陳芋汐說。
需要面臨痛苦發育關 二人互相鼓勵
進入巴黎周期後,全紅嬋不可避免地要面臨所有跳水女運動員都要經歷的大關——發育關。 發育關給身體上帶來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身高和體重上。 骨骼和肌肉發育讓運動員的身高增高、體重增大,這意味著相應的力量訓練、耐力訓練都要調整。 同時,運動員的飲食也要進行控制。 既要吃飽保證營養,但又不能過量。 訓練的強度陡然增大,自己又因為發育的原因對於難度的把控不再得心應手。 這樣的轉變無疑是痛苦的。
全紅嬋主管教練陳若琳在2024年年初接受採訪時提到,2022年至2023年兩年,全紅嬋長高了七釐米,體重也有相應的增加。 她雖然有時候也不忍心,但為了保持隊員的競技狀態,只能讓全紅嬋以更高的強度訓練。 長跑和力量訓練對全紅嬋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 讓全紅嬋覺得不那麼孤單的,隊友陳芋汐同樣也面臨著這樣的「生長痛」。 每當自己面對越來越難熬的訓練時,兩人還能相互安慰和鼓勵。
也許是因為長久的壓力,巴黎奧運會雙人十米臺的決賽結束後,組合裡的姐姐陳芋汐面對鏡頭留下了眼淚。 反而是妹妹全紅嬋拍了拍陳芋汐,時不時打趣來緩解陳芋汐的緊張情緒。
中國跳水「雙子星」
全紅嬋和陳芋汐已然成為中國跳水界耀眼的「雙子星」。在過去的三年裡,從東京到巴黎,她們共同經歷了成長的磨練,一同承受生長的痛苦,分享勝利的歡樂,也各自流淚於失敗的悲傷。這段時光見證了他們的奮鬥與成長,為中國跳水帶來了光芒璀璨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