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醫學界新任議員陳沛然屬建制還是泛民,至今未有定案。陳沛然自稱「淺黃」,但也安於獨立中間派的定位。他承認自己已加入建制WhatsApp群組,但又打算出席泛民非建制首次會議 ,更坦言不怕「食兩家茶禮」,因為此定位才能照顧醫學界的選民特性。

候任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
陳沛然以醫學界於一五年政改進行的民調結果,解釋醫學界的特質。他指民調支持及反對的比率相當接近,「業界個特質就係咁怪,正正就係一半,你話你係黃色,藍色就會好不滿;你唔聯署(支持泛民要求政府交代橫洲事件),又話你做咩唔聯署?」,「你要明白我係遇到呢個問題,我要處理。」他承認,自稱屬中間獨立令媒體相當疑惑,但他身邊的醫生或牙醫均對此定位「拍晒手」,認為醫學界代表最好就事論事。
身為「中間派」,陳沛然承認自己是建制及非建制的爭奪對象,「現在都爭奪緊,就連個位都爭奪緊。」他笑言因為他,令立法會座位表「亂晒大龍」,「原來泛民同建制,都分別為我安排咗佢哋認為適合我嘅座位」,但卻沒人通知他,最終坐哪兒,仍由助手幫忙協調,「是但啦,我坐邊,你哋安排啦,我怕咗你哋。」雙方亦有人邀請他加入聯盟,但他未有答應任何一方,不過建制派已將他加入其WhatsApp群組內,但他同時會出席下周三的非建制派初次會面,「咪當識吓人囉」。

陳沛然坦言不怕「食兩家茶禮」。
但這豈非「食兩家茶禮」?陳沛然坦言,「食兩家茶禮我就唔怕嘅」,因為自己不會得到任何好處,醫學界需要建制或泛民幫忙的情況極少,反而「係我要畀票你哋」。他理解為何會被雙方爭奪,「畢竟佢哋陣營多一票、議價能力又高一啲」,但他會堅持做獨行俠,「我心入面唔係想食兩家茶禮,但因為醫生內部問題,我哋係咁衰㗎啦」。
「食兩家茶禮」,日後又如何投票?陳沛然強調,每個議題如何投票都諮詢業界是「縮骨」行為。他有自己立場,政綱亦已寫明「偏黃」,他能當選是得到業界過半數支持,除非是極具爭議性,甚至撕裂業界的議題,他會舉行公投再投票,但「大部分都係我自己會有立場投票」。正如在橫洲爭議上,他有份參與非建制派的聯署,認為政府應解釋清楚為何不是欺善怕惡 ;但又不明確支持用權力及特權法調查橫洲事件,認為政府「已經過到骨」,非建制難以再拉攏建制成員支持法案。
今屆政府只剩九個月任期,陳沛然希望「有限時間可以做到有限嘢」,如上屆立法會會期前未能通過的消防條例及骨灰龕條例,應在本屆政府落任前通過,「下屆政府點諗,大家唔知。」他強調自己並非如泛民傾向反對政府立場,只要政府提出來的東西合理的,他甚至不介意幫忙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