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期五(4月11日)立法會特別財會上,議員關注關稅戰下,政府當局如何提升應變能力。
立法會議員(工業界)吳永嘉則關注政府會如何協助工商界應對瞬息萬變的地緣政治變化,提出可建立一個與商會直接聯絡的快速溝通機制,並具備跨部門統籌能力,讓工商界可以與政府直接交流,提供更多訊息,讓政府制定政策時,會更全面理解商界需要,以應對關稅戰。

吳永嘉。資料圖片
新社聯會長、立法會議員陳勇指出,在美國大幅增加關稅的情況下,香港應開拓新的經濟範疇,是否可以整合貿發局、經貿辦,並調配相關人員,在一帶一路、東盟市場上優化組合,例如成立類似「快速反應部隊」,抓住新興市場的商機。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回應,會發揮香港金融、航運和貿易三位一體的優勢,人手整合也會應因地緣政治會作出調配。對於如何協助工商界,他指出,商經局目前已牽頭和業界接觸,與工貿署和生產力局合作推行的「BUD 專項基金」也會資助企業開拓新興市場。

丘應樺。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商界)廖長江問及政府如何幫助港商,聯絡並了解內地消費和內需市場的需求,協助其拓展外需市場。丘應樺表示,香港會堅定內聯外通的角色,會配合內地政策出台,對內地所需的產品和服務進行協助,目前CEPA已助150多個品牌進入內地。同時,亦會將外地企業引入香港,並走入內地。

廖長江。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工業界)陳祖恒則關注關稅戰下,出口信用保險局如何開拓新市場,接更多非美國訂單,制定行業性方向,提出可考慮與內地「拼船出海」。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總監趙民忠回應,以前美國是信保局最大的承保業界市場,截止2023 年10 月,内地已取代位置,佔承保業務總額約3成;而東盟市場的份額也從6%提升至到10%。他表示,會將新興市場的保險業務向成熟市場看齊,為出口商提供更便宜的保費選擇。

陳祖恒(中)。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