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火山幫手燒垃圾?有毒氣體成第一阻攔 專家:符合條件的火山少之又少

大視野

火山幫手燒垃圾?有毒氣體成第一阻攔 專家:符合條件的火山少之又少
大視野

大視野

火山幫手燒垃圾?有毒氣體成第一阻攔 專家:符合條件的火山少之又少

2024年08月28日 09:20 最後更新:11:26

城市垃圾是社會的新威脅,無論是垃圾堆填、焚燒還是回收再用都存有不足。美國網民就提出「為何不把垃圾直接扔進活火山口呢?」。

不論點燃垃圾或是火山本身也會產生有毒氣體

很多人對此問題的第一反應是,這些垃圾被高溫的熔巖點燃時會產生有毒氣體,不利於環保。這種說法的確有一定道理。但事實上,活火山口本身就在釋放大量有毒有害氣體,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氫和氮氧化物等,其數量和規模遠高於普通的垃圾焚燒站。

活火山噴出的含硫氣體又被稱為「火山霧」。它會殺死植物,傷害附近人群的呼吸系統。要是將這些已經非常危險的火山氣體與燃燒垃圾產生的其他氣體混合後,產生的煙霧將對火山附近的人和其他動植物更加有害。

熔岩溫度差異大 未必可熔鋼

首先,各地火山的熔岩溫度差異很大。部分火山的岩漿溫度足夠熱,可以燒掉常見的垃圾。例如2018年基拉韋厄火山在夏威夷爆發時,熔岩溫度超過1100攝氏度,而焚燒爐內部溫度通常在1000-1200攝氏度。因此熔岩在理論上可處理食物殘渣、紙張、塑料、玻璃和部分金屬,但仍不足以熔化許多其他常見材料,包括鋼、鎳和鐵等合金材料。

同時,各地火山因為岩漿成分不同,會呈現出不同溫度。例如美國聖海倫斯火山噴發的熔岩是較為濃稠的英安岩,2004年至2008年該火山噴發的熔岩溫度只有約700攝氏度。

並非地球上的所有火山都有熔岩湖

除了溫度,還有其他充分的理由不在火山中焚燒垃圾。例如並非地球上的所有火山都有熔岩湖,可以讓我們方便地把垃圾倒進去。目前只知道有八座火山有活躍的熔岩湖。其他大多數活火山的火山口充斥著岩石與冷卻的熔岩;有些活火山在不噴發的時候,火山口還會因為長年積水而形成火山口湖。因此真正適合於「焚燒垃圾」的活火山數量很少,而且它們大都交通不便,將城市垃圾從千里之外運來實在是不劃算。

示意圖

示意圖

向活躍火山熔岩湖倒垃圾極危險

第三個問題是,向活躍的火山熔岩湖傾倒垃圾是一項非常危險的工作。熔岩湖上覆蓋著一層冷卻熔岩的外殼,但在外殼底下流著溫度極高的熔岩。如果巖石或其他物質落在熔巖湖表面,可能會打破外殼擾動底下的熔岩,然後引起爆炸。

示意圖

示意圖

2015年的基拉韋厄火山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當時火山口邊緣的岩石落到熔岩湖里,引發巨大爆炸,將大量熔巖噴出火山口。因此如果要把垃圾丟進熔巖湖,執行這項任務的人除了必須跑得夠快之外,還得隨時躲避火山口噴出的燃燒垃圾和熔岩。

日本山口縣北部及萩市郊外山區,近兩個月來地震頻率增加。據日媒《RCC NEWS》報導,今年2月以來,山口縣山地部分地區的地震活動異常頻繁,至今已觀測到超過1300次微小地震。

地震次數顯著增加

這些地震主要集中在山口縣北部、萩市郊外。據RCC氣象中心的氣象預報員岩永哲表示,從氣象廳的網站上可以看到,萩市郊外區域出現了大量小圓點,顯示該地區接連發生小地震。特別是最近一個月來,地震次數顯著增加。

或與地下像水一樣的流體移動有關

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的西村卓也教授指出,這些地震活動可能與地下「像水一樣的流體」移動有關。該地區周圍有多條活動斷層和活火山,這些因素可能共同作用,導致了這些不尋常的地震活動。

AP圖片

AP圖片

每天數十次小地震發生 最大僅達1.8級

報導指出,3月中旬以來,山口縣每天都有數十次小地震發生,儘管規模最大僅達黎克特制1.8級,幾乎無法被人察覺,但這些地震引起了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西村卓也教授的關注。

震源深度變淺 有從西向東移動趨勢

西村教授指出,這些微小地震的震源深度在山口縣過去未曾發生地震的深度之間,約30公里至25公里,「震源深度最初從40公里逐漸變淺至約25公里,之後在25至30公里之間移動。水平位置也顯示從西向東移動的趨勢。」

AP圖片

AP圖片

這些地震可能與地下深處的流體上升有關。西村教授解釋,「這些移動可能是地下深處的流體上升到較淺的地方,並伴隨這些移動引發地震。」

流體上升刺激活斷層 導致地震發生

去年1月在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的地震中,西村教授的研究捕捉到震源附近的活斷層在地震發生前,流體從地下深處上升至地表附近,這可能刺激了活斷層,導致地震發生。

涉事區域周邊有多條活斷層

此次,微小地震頻發的區域周邊存在多條活斷層,此外,日本的中國地方僅有的兩座活火山之一的阿武火山群也位於此地。據悉,日本的中國地方包含現今的鳥取縣、島根縣、岡山縣、廣島縣、山口縣等5個縣。

專家:不太可能引發大地震

西村教授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活動未來會如何發展。即使流體移動與之相關,考慮到目前震源的位置和深度,不太可能引發大地震。」

然而,西村教授也提醒,如果震源進一步變淺,或觀測到與地震相關的地殼變動,就有必要更詳細地調查這些活動與更大地震,或是火山活動之間的關係。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