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特朗普勝選一天後 德國「紅綠燈」政府解體 德經濟部長:悲劇

博客文章

特朗普勝選一天後 德國「紅綠燈」政府解體 德經濟部長:悲劇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特朗普勝選一天後 德國「紅綠燈」政府解體 德經濟部長:悲劇

2024年11月07日 11:28 最後更新:17:25

「即使是來自特朗普勝選的威脅,也不足以讓各黨派放下分歧。」由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組成的德國執政聯盟,被稱作「紅綠燈政府」。由於德國經濟深陷困局,「紅綠燈政府」的內訌在過去幾個月間激化,最終宣告解體。

當地時間11月6日,來自自民黨的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遭總理朔爾茨解職。路透社形容,在歐盟為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忐忑之際,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陷入政治混亂。

德國財長林德納遭免職後會見記者。AP圖片

德國財長林德納遭免職後會見記者。AP圖片

據德新社、路透社等媒體報道,朔爾茨當天發布講話,將執政聯盟存在的嚴重分歧搬上檯面。

朔爾茨6日發表講話,宣布將林德納解職。AP圖片

朔爾茨6日發表講話,宣布將林德納解職。AP圖片

朔爾茨表示,他失去了對於林德納的信任,並指責林德納「將黨派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他說,他一直在尋求一種旨在解决長期分歧的解决方案,即如何「在不讓國家陷入混亂的情况下」堵住數十億歐元的預算漏洞,但林德納「並未表現出實施這一方案的意願」。

朔爾茨言辭激烈地指責林德納「自負、卑鄙、拒絕妥協」,且在不安全感日益增加的時候使用「心胸狹窄的黨派政治策略」。他對德國民眾說,解職林德納是一個「必要的决定」。

朔爾茨宣布,他計劃申請議會於明年1月15日對其領導的政府進行信任投票。

德媒解釋稱,朔爾茨此舉是為了提前選舉鋪平道路。提前選舉在德國極為罕見,受德國憲法約束,需要獲得議會等多個憲法機構的批准,其中最重要的是國家元首總統的批准。當政府在政治危機期間失去議會信任時,總理可在21天內正式要求總統解散議會,並在60天內提前舉行大選。

德國大選原計劃於明年9月舉行。路透社也說,這意味著,若朔爾茨政府明年1月沒有通過信任投票,德國大選可能會在明年3月底舉行,比原計劃提前6個月。

期間,朔爾茨還談到了美國大選,稱特朗普勝選後,德國現在「需要證明我們是值得信賴的」。

晚些時候,林德納也舉行記者會,與朔爾茨針鋒相對。據他所說,朔爾茨曾試圖强迫他打破憲法規定的支出上限,而他拒絕支持這一舉措。他告訴記者:「朔爾茨拒絕承認我們的國家需要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朔爾茨已經表明,他沒有能力給他的國家帶來新的推動力。」

當天,德國自民黨議會黨團領袖克里斯蒂安•杜爾宣布,該黨派將撤回朔爾茨政府中的所有成員。這標誌著於2021年底組建的「紅綠燈政府」聯盟正式結束。

實際上,「紅綠燈政府」聯盟內部的嚴重分歧已經持續了數月之久。

分析人士此前認為,由於德國面臨高昂的能源成本、出口低迷以及激烈的競爭,預計德國經濟將繼續疲軟。德國迫切需要採取行動扭轉頽勢。

但就在此關鍵時期,德國執政聯盟的內訌浮上水面。日前,多家媒體援引德國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總理朔爾茨、經濟部長哈貝克和財政部長林德納未能就經濟解决方案達成一致。其中,林德納堅持要求政府嚴格控制支出並减稅,而朔爾茨則希望通過經濟刺激措施促進德國工業發展。

路透社表示,朔爾茨宣布解職林德納,為執政聯盟內部數月來圍繞預算政策和德國經濟方向的爭論畫上了一個句號。在明年1月的議會信任投票之前,他將與綠黨一起領導一個少數黨政府。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社會以及各家媒體普遍認為,朔爾茨攤牌的時機非常不對。

德國財長林德納、經濟部長哈貝克、總理朔爾茨(左至右)。AP資料圖片

德國財長林德納、經濟部長哈貝克、總理朔爾茨(左至右)。AP資料圖片

首先,政府危機發生在德國經濟停滯不前的關鍵時期,而朔爾茨政府的支持率正在下降,極右翼和極左翼勢力正在崛起。美國政客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 EU)稱,政治動蕩可能會加劇德國民眾對主流政黨的失望,中右翼基督教民主聯盟和極右翼德國選擇黨的支持度正持續上升。

更重要的是,這一舉動是在特朗普勝選一天后做出的。在歐洲忙於就與美國可能爆發貿易戰,以及俄烏衝突和北約未來等問題憂心忡忡之際,德國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却陷入了政治混亂。

Politico EU稱,德國許多人原本希望特朗普勝選將迫使執政聯盟團結起來,但事實證明,即使是來自特朗普迫在眉睫的威脅也不足以讓各黨派放下分歧。

6日,來自綠黨的經濟部長哈貝克無奈地表示:「我想代表我們說,今晚我感覺對勁,非常不對勁。在今天這樣的日子裏,這幾乎是悲劇,德國本來需要在歐洲展示團結和行動能力。」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西班牙與葡萄牙當地時間28日中午突遭大規模停電,日常生活瞬間陷入混亂。航班取消、火車停運、交通信號燈熄滅、商店關門,甚至醫院被迫依靠備用發電機維持危重病人的治療。兩國政府分別召開緊急內閣會議,西班牙內政部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停電原因至今成謎。葡萄牙方面暗示問題可能源於西班牙電網,而西班牙則將矛頭指向與法國電網連接的故障,稱其引發了「連鎖反應」。西班牙電網運營商REE表示,電力損失規模超出歐洲電網設計承受能力,導致系統崩潰。西班牙首相桑切斯透露,僅5秒內,該國就損失了全國需求60%的發電量。葡萄牙電網運營商REN則提到,電壓劇烈波動可能從西班牙蔓延至葡萄牙,但具體原因仍待調查。雖然兩國領導人均否認停電與網絡攻擊有關,關於「蓄意破壞」的傳言仍在當地流傳。

馬德里停電。AP圖片

馬德里停電。AP圖片

停電初期,數千萬民眾陷入困惑與不安。隨著時間推移,人們逐漸適應「無電」生活。西班牙街頭,許多人放下工作,在廣場上即興聚會,或在家點起燭光烹飪,彷彿回到古老時光。然而,這場罕見危機也暴露了歐洲電網的脆弱性。英國《金融時報》指出,西班牙與葡萄牙長期作為「能源孤島」,與法國的電網連接薄弱,制約了電力系統的穩定性。

當天下午,西班牙巴斯克地區與巴塞羅那率先恢復部分供電,馬德里部分區域當天晚上開始恢復供電,北部、南部地區也在摩洛哥與法國的電力支援下逐步復電。桑切斯表示,當晚全國近50%的電力供應已恢復。葡萄牙方面,首都里斯本市中心等多地也陸續復電,電網運營商REN稱,89個變電站中85個已恢復運行。

里斯本停電。AP圖片

里斯本停電。AP圖片

這場停電被桑切斯形容為「前所未有」。在歐洲,意大利2003年曾因電力線路故障,導致全境停電12小時;2006年,德國電網超載也波及歐洲多地。

今次危機不僅打亂了伊比利亞半島的正常秩序,還讓西班牙的能源轉型蒙上陰影。作為可再生能源的先鋒,西班牙43%的電力來自風能與太陽能,但電網與儲能設施的落後難以應對供應波動,令人擔憂其能源轉型的前景。

結論就是現代社會對電力的依賴無處不在,電網的穩定性不容忽視。隨著調查深入,西班牙與葡萄牙的電網升級與區域合作痛點,無疑將提上議事日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