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探秘海洋生物 新加坡將在水下安裝42個「微型酒店」

大視野

探秘海洋生物 新加坡將在水下安裝42個「微型酒店」
大視野

大視野

探秘海洋生物 新加坡將在水下安裝42個「微型酒店」

2024年11月10日 15:20 最後更新:17:57

新加坡國家公園局宣佈新研究計劃,將在新加坡的7個水下地點安裝42個「微型酒店」,以研究這裡不同類型的海洋生物。

模仿珊瑚礁結構

據外媒報道,這些設施被稱為「自主珊瑚礁監測結構」,是由一堆塑膠板組成、模仿珊瑚礁的結構,將為甲殼類動物、穴居蠕蟲、海綿和結殼藻類等海洋生物提供棲息的角落和縫隙。

觀看影片

已在海底安裝部分裝置

這些裝置已被固定在萊佛士燈塔、姐妹島海洋公園、聖約翰島和龜嶼島、實馬高島和漢圖島附近的兩個地點的海底。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裝置將分階段回收

據報導,在部署的42個「微型酒店」中,一半將在水下停留一年,其餘的將在水下停留兩年。期限結束後,研究人員將取回這些設施並在實驗室中拆解,以觀察不同時期在這些結構中定居的海洋生命。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本次行動為第二期專案

本次行動是新加坡國家公園局綜合海洋生物多樣性調查的第二期專案。第一期行動從2010年開始,共發現37個科學界新物種和300多個新加坡新物種。

科學研究已確認,有害化學物質對動物健康產生嚴重影響,這些危害不僅在多種動物體內被檢測到,權威期刊《Science》甚至預測,虎鯨因多氯聯苯(PCB)污染面臨族群數量急劇下降風險。

研究:殘留40年「有毒化學物」恐讓虎鯨走向滅亡

《Science》刊登一篇報告指出,多氯聯苯污染可能在未來一世紀內導致全球虎鯨族群崩潰。儘管美國於 1978 年禁止生產多氯聯苯,但這些化學物質仍在全球生產並殘留在環境中;由於多氯聯苯具有生物累積性,虎鯨特別容易受到影響;科學家警告,如果不有效控制污染問題,這些頂級掠食者將在未來百年內消失。

虎鯨。示意圖

虎鯨。示意圖

水獺體內被檢測出含有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

最近,英格蘭與威爾士地區的水獺體內被檢測出含有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這些發現表明周圍物種可能也面臨類似的污染風險。根據美國化學學會的最新研究,2014至2019年間死亡的水獺體內檢測到 2 種類型的 PFAS,且80%的個體肝臟中至少含有 12 種不同類型的化學物質。

水獺。示意圖

水獺。示意圖

化學污染進一步威脅北極熊生存

氣候變遷迫使北極熊面臨劇變的棲息環境,而化學污染進一步威脅其生存。根據英國的環保團體「海洋保護協會」指出,多氯聯苯等化學污染物的入侵會影響北極熊的行為與內分泌功能,削弱其記憶與感官能力,進而降低獵食與適應極端環境的能力。

北極熊。示意圖

北極熊。示意圖

感染性疾病成為港灣鼠海豚主要死因

在英國海岸擱淺死亡的港灣鼠海豚中,感染性疾病成為主要死因,特別是化學污染削弱了它們的免疫系統。根據海洋保護協會引述的研究資料顯示,有害物質的累積使港灣鼠海豚罹病風險增加 41%,面臨生存嚴峻挑戰。

鼠海豚。示意圖

鼠海豚。示意圖

有害化學物質對年幼個體的影響尤為嚴重

有害化學物質對年幼個體的影響尤為嚴重。2015至2017年,蘇格蘭科學家研究灰海豹幼崽,發現僅 18 天大的個體體內脂肪層已累積高濃度污染物;有毒物質可能影響新陳代謝與正常生長發育,降低物種在第一年的存活率,對族群繁衍造成威脅。

化學污染對全球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危害

化學污染對全球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危害,因此,減少有害化學物質的排放與使用刻不容緩;透過強化污染監測、限制高風險化學品的生產與應用,以及推動更嚴格的環保政策等措施,才有機會創造出永續環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