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11周年專訪|何永賢:20個項目已使用「組裝合成」建築法 正研發MiC 2.0 更高效更安全

HotTV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HotTV

      HotTV

      11周年專訪|何永賢:20個項目已使用「組裝合成」建築法 正研發MiC 2.0 更高效更安全

      2024年11月25日 06:00 最後更新:11月26日 01:03

      為加快建造公營房屋,房委會近年積極採用「組裝合成」(MiC)建築法,其中觀塘安達臣道項目更採用優化的「MiC 1.5」,成為首個「MiC」居屋項目。房委會正研發第二代「組裝合成」(MiC 2.0),令整個工序再加快,由5天興建一層減至4天。身兼房委會主席的房局屋局長何永賢表示,未來有不少於一半公營項目採用「MiC」建築法,但現已有20個用「MiC」興建,有信心可提早達標。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與《巴士的報》副社長黎廷瑤對談。(巴士的報記者攝)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與《巴士的報》副社長黎廷瑤對談。(巴士的報記者攝)

      何永賢接受《巴士的報》訪問時表示,所謂「MiC 2.0」,是政府與科學園的「納米研究所」合作研究,組件設計採用更先進的連接方法,減少組裝限制,令現場安裝工序進一步簡化,工人無需停留在組件之間亦能完成鋼筋安裝,可進一步保障施工安全、提升建屋效率、減省物料用量及減少對工地勞動力的需求。

      更多相片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與《巴士的報》副社長黎廷瑤對談。(巴士的報記者攝)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與《巴士的報》副社長黎廷瑤對談。(巴士的報記者攝)

      何永賢指,「MiC 2.0」的組件設計採用更先進連接方法,減少組裝限制,現場安裝工序進一步簡化。

      何永賢指,「MiC 2.0」的組件設計採用更先進連接方法,減少組裝限制,現場安裝工序進一步簡化。

      何永賢表示,採用MiC 2.0後,希望建一層樓可由現時5天縮減至4天。(巴士的報記者攝)

      何永賢表示,採用MiC 2.0後,希望建一層樓可由現時5天縮減至4天。(巴士的報記者攝)

      去年房委會派出兩位機械人「小清」與「小保」到皇后山邨負責清潔和巡邏。

      去年房委會派出兩位機械人「小清」與「小保」到皇后山邨負責清潔和巡邏。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接受《巴士的報》11周年專訪。(巴士的報記者攝)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接受《巴士的報》11周年專訪。(巴士的報記者攝)

      何永賢指,「MiC 2.0」的組件設計採用更先進連接方法,減少組裝限制,現場安裝工序進一步簡化。

      何永賢指,「MiC 2.0」的組件設計採用更先進連接方法,減少組裝限制,現場安裝工序進一步簡化。

      採用MiC 2.0可由5天建一層減至4天

      「MiC 1.0是由一個組裝箱到另一個組裝箱,結構上中間有一些鋼筋,需要紮鐵,要更多工人在現場製作,而且有很多臨時支撐點,但2.0則減少臨時支撐,兩個組件之間已預先設計好鋼筋位置,當放置好後,工人變成簡單地插幾支鐵便可把兩個組件扣起,希望可令整個工序加快,由5天建一層,減至4天建一層。」縮短建造與拆卸時間後,成本亦相應下降,工地亦更安全。

      何永賢表示,本港未來十年需要興建大量公營房屋,有源源不絕的工程,加上興建公屋是重覆性、工廠化的流程,「我們最想提速,提量、提效、提質、兼價錢便宜,正是一個很好的場景去應用MiC 技術。」她說,多年來香港建築業都與國際標準接軌,現時更結合大灣區優勢,在內地大型廠房應用機械人技術去製造組裝合成原件,再運來香港組裝。

      何永賢表示,採用MiC 2.0後,希望建一層樓可由現時5天縮減至4天。(巴士的報記者攝)

      何永賢表示,採用MiC 2.0後,希望建一層樓可由現時5天縮減至4天。(巴士的報記者攝)

      港大團隊研發「MiC三寶」  數碼監控生產運輸安裝流程

      何永賢又透露,香港大學團隊正研發「MiC三寶」,以數碼程式監控工廠生產、運輸、安裝流程。她說,組裝件體積大,如何用最有效益的路徑運送到工地,吊運時間如何配合,會否受氣候影響,運送過程中如何應變等,「如能結合科技,研發一個資訊平台,每個組件出廠時都有張身份證,利用區塊鏈技術,整件事就看得一清二楚,確保每個組裝件安裝位置準確。」

      她說,2022年《施政報告》已就「組裝合成」建築法著墨,建議房委會在第一個五年期新落成的公營房屋採用「裝配式設計」,並在合適項目採用「組裝合成」,2023/24年開始的第二個五年期則不少於一半項目採用「組裝合成」。

      何永賢說,其實部分項目已率先採用,現已有20個項目使用「MiC」建築法,她很有信心最終可超標完成,冀房委會發揮推動力,其他承建商愈做愈純熟。

      另方面,私人發展商亦開始在一些項目使用「組裝合成」,如市建局跟華懋集團合作的長沙灣東京街項目「瑜悅」,就是本港首個使用「MiC」建造的私人住宅項目,她期望組裝合成」建築法能慢慢推廣到私人市場。

      她坦言,現時公屋單位已有80多萬伙,未來10年再增30萬伙,需要維修保養的工作量極大,如沿用老辦法去做,「等於推同事去『泥漿摔角』,應付不來,所以一定要早著先機。」

      去年房委會派出兩位機械人「小清」與「小保」到皇后山邨負責清潔和巡邏。

      去年房委會派出兩位機械人「小清」與「小保」到皇后山邨負責清潔和巡邏。

      機械人巡屋邨禁煙最落力 未來加入合約條款  

      除建築科技外,政府亦銳意把屋邨管理智能化。房委會挑選了10條屋邨作為「智慧屋邨管理」試點,引入並試行物聯網感應器、人工智能和行動裝置等,明年起建立中央物業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效率及服務質素。

      何永賢表示,房委會已成立「智慧屋邨小組」就硬件的維修保養、軟件的清潔、保安等服務去推行智慧管理。她說,老舊屋邨單是維修保養升降機已是一大挑戰,「要走入升降機槽找出哪部分機件故障,有時甚至要搭棚;若能用細小的無人機,配備鏡頭、照明等,維修時間就大大縮短,日後若再有機械臂伸入去檢查維修就更好了。」政府正與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ASTRI)合作,研發監測升降機狀况的感應器,若機件異常,可從有關數據及早找出高危升降機,以便檢查維修。

      此外,去年房委會派出兩位機械人「小清」與「小保」到皇后山邨負責清潔和巡邏。何永賢笑言,機械人最成功是「勸人不要在禁煙區吸煙」,「若前線保安員去阻止,必然吵起來」,讓機械人執行此任務就可避免人與人之間的直接磨擦或言語衝突,「機械人直接駛去廣播,提醒不能吸煙,初初或者無人理,但機械人好盡責,見你繼續叨著煙,就跟著你邊行邊播。」機械人的鍥而不捨,最終吸煙人士也「投降」放棄再吸,「機械人有鏡頭錄影,就算對方發脾氣打機械人都冇用㗎,訊息已傳回總部。」她說,機械人巡視屋邨頗成功,未來會在屋邨管理合約中放入相關條款。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接受《巴士的報》11周年專訪。(巴士的報記者攝)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接受《巴士的報》11周年專訪。(巴士的報記者攝)

      足本11周年系列專訪,可瀏覽石榴台:https://www.bp-links.com/p/7475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指出,今屆政府推出打擊濫用公屋「組合拳」後,截至今年2月底的約兩年半間,已收回約8000個公屋單位,以金錢計算涉及約80億元,對政府及輪候公屋人士也很重要。

      何永賢fb資料圖片

      何永賢fb資料圖片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上月通過收緊富戶政策,富戶需繳付更多租金,何永賢接受《文匯報》專訪時說,政府在租金上向富戶補貼很多,這是整個社會共同支付,加租後房委會每年減少15.5億元補貼,這筆錢數目很大,可用作維修保養及增建更多居屋。

      公屋

      公屋

      何永賢又提到,部分公屋富戶也想置業,但未能成功申請居屋單位,私樓又未能負擔,因此源源不絕的資助出售房屋供應很重要。她強調,未來5年加上房協共有5.5萬個資助房屋單位供市民購買,每年均有居屋推售。

      另外,香港正發展旅遊片區,何永賢認為,可在旅遊區應用組裝合成組件,興建度假屋等設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