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11 周年專訪|金融業AI應用發展規範並重 許正宇籲業界參與免費試驗

HotTV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HotTV

      HotTV

      11 周年專訪|金融業AI應用發展規範並重 許正宇籲業界參與免費試驗

      2024年11月26日 06:00 最後更新:11月27日 00:04

      港府發表金融機構負責任使用人工智能(AI)政策宣言,同時強調發展和監管,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表示,政策的初衷是促進人工智能負責任地應用,他呼籲金融機構使用本港大學免費提供予金融機構的人工智能模型,透過運用才知道實際會出現的問題,制定合適的發展和監管方向。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右)與《巴士的報》總編輯李彤(左)對談。(巴士的報記者攝)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右)與《巴士的報》總編輯李彤(左)對談。(巴士的報記者攝)

      許正宇接受《巴士的報》訪問時表示,香港金融界應用AI已很廣泛,權威的FinTech(金融科技)機構Finastra做過一項研究,香港金融機構使用AI的百分比是38%,遠高於全球平均的26%,與客戶的業務往來,或者中端、後端一些數據分析、整理都會用到AI,所以AI本身不是新鮮事,但現在只是初始階段,未來空間還是很大。

      更多相片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右)與《巴士的報》總編輯李彤(左)對談。(巴士的報記者攝)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右)與《巴士的報》總編輯李彤(左)對談。(巴士的報記者攝)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巴士的報記者攝)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巴士的報記者攝)

      香港有大學研發人工智能產品,供本港金融機構免費試用。(圖片來源 : 科技大學網站)

      香港有大學研發人工智能產品,供本港金融機構免費試用。(圖片來源 : 科技大學網站)

      AP圖片

      AP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從現在的應用情況,他表示,大家發覺使用AI並非沒有風險,這風險有兩個層次,其一是大範圍的科技風險,例如網絡安全,及確保AI生成的結果可以解釋得到,這些是大範圍、用任何科技的方案都有這些風險。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巴士的報記者攝)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巴士的報記者攝)

      AI資料疑幻疑真 存在誤導風險

      另一是AI的具體風險,即所謂「幻覺」,許正宇說,例如AI講的話疑幻疑真,以為是真,但其實是假,之前見到甚至在法律層面,部份海外律師用AI引用案例,案例其實並不存在,但它很像真有此案,在何時何刻審理 ; 有人引用作為基礎,引申法律的分析等等。特區政府的政策宣言也提出,有個案利用生成式AI,製作逼真的影片及圖像,誘導投資者向欺詐計劃進行投資。「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宣言,強調規範的重要性,重點是負責任的應用。」他說。

      無可置疑,AI可以在很多方面大大改善或提升工作流程及生產力,但同一時間要有適當的人類參與及管理,令AI產生的過程和結果可以信服,許正宇說,有了AI,人類可以把工作或精神放在更高增值的活動上。

      大型金融機構本身已有足夠資源發展AI,但中小型金融機構,包括會計師樓及小型金融服務業參與者,未必有太多資源自行研發AI模型,許正宇呼籲這些金融機構使用市場已有的大模型,只有運用才會知道究竟出現甚麼問題,也讓AI模型累積足夠數據,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很多方面的金融服務,跟世界很多地方有共性,但也有香港市場的特性,這些特性需要多用,模型才能學習以後使用模型時結果更加精準。

      特區政府的政策宣言中,提及由香港科技大學團隊開發的「InvestLM」,這是為本港首個專為金融界而設、應用於生成式AI的大語言模型,將免費開放與金融界使用。

      他說,希望業界多利用不同的資源,在過程中檢視有甚麼風險,然後通過實踐、實施檢視如何管控風險。

      香港有大學研發人工智能產品,供本港金融機構免費試用。(圖片來源 : 科技大學網站)

      香港有大學研發人工智能產品,供本港金融機構免費試用。(圖片來源 : 科技大學網站)

      地緣政治催生投資地域及產品多元化

      《施政報告》提及優化上市程序,希望更多標誌性IPO在港出現,相關機構如證監會及港交所隨後也發了聲明配合,許正宇表示,特區政府的意向是一些監管的關注,盡可能在早期提出,先行解決,以減省時間,有清晰的時間表,讓企業和保薦人較容易把握合適時機上市。

      可見將來,中美角力不會緩和,地緣政治的風險愈來愈高,香港要吸引國際標誌性企業來港上市估計不容易,不過許正宇認為,隨著時代變化,反而有新機遇出現,就是多元化投資的機遇,由於地緣政治,對資產多元化配置考慮比以前多,除了傳統的股債之外,新興資產類別包括碳信用、虛擬資產也有不少投資者注意,財庫局針對《稅務條例》對於基金的稅務寬免,擴闊了資產類別,包括這些新興資產,希望令香港財富管理及資產管理中心的優勢更明顯。

      AP圖片

      AP圖片

      除了資產多元化,環球投資者也會考慮地域多元化,許正宇說,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專業服務和人才充足,《國安法》後環境穩定,在世界這麼紛亂的時候香港提供了安全、可靠、很有預見性的選項。「我覺得機遇是需要把握的,「整體來講,我對前景充滿信心。」他說。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足本11周年系列專訪,可瀏覽石榴台:https://www.bp-links.com/p/7511

      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令金融市場波動。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不同政策都令股市出現短期波動,但強調香港股匯市場運作平穩,每日交投和結算等都運作良好,政府會確保市場在不同經濟周期或不同經濟條件下都運作暢順。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資料圖片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資料圖片

      他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表示,香港是一個安全、穩定及預見性高的市場,能吸引長期投資者或企業來港投資,即使市況出現短期變化,但個人對於財富增值保值、企業發展需求仍然存在,本港市場多元化策略應要維持,同時保持香港固有優勢。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被問及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的機遇,許正宇表示,目前海外上市的中概股約有300至400家,已來港上市的公司佔市值70%,交易所一直做很多功夫吸引中概股來港,只要滿足香港上市要求都歡迎來港掛牌。

      許正宇提到,本港會持續優化互聯互通,近期會將房託基金納入、將人民幣櫃台股票納入南向通等,但後者涉及系統和技術等方面提升需時處理。

      他又指,本港碳市場有國際化優勢,可信度亦高,期望有進一步發展,亦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合作做大相關市場。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