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學界人才輩出,原來我們這個7,500,000人口的城市,平均大概每5,000 人,就有一個世界級頂尖科學家,其比例之高,差不多要追上美國 (香港是1:4889,美國是1:4622)。這可不是我們自說自話的,今年10月,史丹福大學公佈了一份「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名單」,全港共有1,534名學者入選「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其中更是有13人位列所屬學科領域世界十強。有如此鼎盛的科學家資源,如不好好發展科創事業,就實在愧對江東父老。今日世界污染問題嚴重,地球暖化造成生態危機,正是要從科學的途徑去挽救。
持續智庫的科學家朋友,海洋生態專家胡紹燊教授告訴我們,大多數環保問題可以通過科技手段解決,但是要讓環保科技大面積、高效率地在社會層面鋪開,必須將科技產業化,因為有經濟效益,才可以生存,才可以持續。要推廣綠色產業,需要從各方面著力。我們經常提到要將「產學研」相結合,但究其次序,應該為「學研產」。在「學」及「研」方面,香港人才實力雄厚;我們要突破的瓶頸,正正是從科研轉化到產業的階段。如何聯繫科技人員和產業人員,獲取資金,擴展下游產業將產品生產並投入市場,成為綠色產業發展的關鍵。
正如胡紹燊教授所言:「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形成適合科創產業化的氣候,政策與資金的配合是重中之重」。
大學藏龍臥虎,香港的科研人才絕大多數都在大學環境下工作,然而,目前各大學的教授晉升計分標準中,發表論文往往被認為是主要貢獻,而發明創造並未能得到同樣的重視;同時,發明或新產品的知識產權基本上屬於大學,因而未能提供足夠的誘因讓科學家投身於研發產品;科學家們即使研發出新產品,若未能掌握生產和市場資料,也有機會錯過將發明品產業化的機會。因此,大學若能同時重視創造發明與論文發表、將知識產權與參與研究的師生分享、並由專人協助師生進行產品的生產與推廣,定然可以為科研成果提供更廣闊的市場化渠道。
另一方面,由於香港各大學的研究經費主要來自政府,難免出現大學與大學、甚至學院與學院之間競爭,實不利於合作。因此,我們建議政府訂立政策,鼓勵甚至促成在眾大學之間,跨學院、跨學科的研究平台,讓科學家進行互通合作,以達至「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再者,當局可考慮提供稅務誘因,鼓勵大企業對香港科研產業進行投資。例如政府大力吸引到香港設立總部的家族基金,如果能投資香港的綠色產業發展,既可保障其發展的持續性,也是一項有利於社會以致全人類的投資。
在河對岸,深圳在1985年建立了內地第一個科技園區,為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行業提供產業發展的空間,許多科技公司的總部也設立於此。近年來,更是通過政策支持、招商引資、產業鏈對接等措施,深圳積極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而香港剛起步的新田科技城毗鄰深圳的創新科技區,在科創產業上仍有無限的發展空間。我們在科創上游產業已成熟的前提下,借鑑深圳經驗、發展下游產業便是新田科技城應承擔的角色。今天,綠色產業是工業發展的新路向,新田科技城將擁有先進的基礎設施和匯集大量優秀人才,能夠充分支持綠色科技的研發和應用。
目前,政府向一眾商界推介北部都會區的片區發展,吸引發展商主導開發投資,並在大灣區「取經」,參觀多個內地片區發展,了解當中成功的經驗。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相信通過政策規劃的助力,和鼓勵科技企業與投資者的合作,新田科技城將利用不同片區發展上游(研發)、中游(中試、應用)與下游(生產),形成創科生態鏈,促進環保科技的產業化。
參考資料:
千五港學者膺「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文匯網,2024年10月7日。https://www.wenweipo.com/a/202410/07/AP6702f227e4b020f633716eb4.html
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深圳市關於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若干措施的通知。深圳市科技創新局,2024年11月4日。https://stic.sz.gov.cn/xxgk/zcfg/content/post_11694568.html
官商大灣區取經 助增投資北都信心。經濟日報,2024年11月27日。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863932/官商大灣區取經%20助增投資北都信心
持續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科學家將碳中和比喻爲一個天平,天平左端是生物和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天平右端是通過自然和科技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只有兩邊等量,天平平衡,才能實現碳中和。在過去,科學家常常從天平左端著手,以節能減排科技,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正如我們上期文章所介紹,近年來,許多科學家開始著眼於天平右端,用碳捕集技術捕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再對其進行封存和利用,藉此來減少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網絡圖片)碳中和天秤示意圖
嶺南大學跨學科學院院長陳曦教授近年也專注研究從空氣捕集二氧化碳的技術。2020年陳教授正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當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要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陳教授即以此為契機,選擇回國發展,最後落腳香港,帶領大學團隊開展教學研究,利用鹼性吸附材料直接在空氣中捕集帶酸性的二氧化碳,並通過調控濕度和溫度,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穩定的狀態。該裝置很快投入到陳教授創辦的氣候科技公司的西安研發基地生産使用,並進一步將分散的排放源和空氣中捕集到的二氧化碳注入鹼性的水泥中,轉化為環保建築材料等產品。陳教授將科技成果落地形成綠色產業,建立了中國首個負碳産業園。
(網絡圖片)中國目標在2060前實現碳中和
要從一項科研成果蛻變為綠色工程產品的過程並非容易,陳教授指出,自己選擇回香港發展碳捕集技術,首先是香港高水平和寬鬆的科研環境。碳中和學科涉及到化學、材料學、物理學乃至金融、政策等一系列的領域,因此要展開研究離不開跨學科人才的培養。香港匯聚本土及海內外的科技人才,在大學的支持下,陳教授建設起跨學科團隊主導環保科技的研究。其次,科學家還需要有外部團隊的助力,例如產品開發團隊可為產品從實驗室到市場的開發流程提供參考;行銷與業務等商業團隊亦會為建設品牌、研究市場推銷策略出謀劃策;財務分析師則會在取得融資方面提供經驗。
(網絡圖片)陳曦教授的氣候科技公司參加中關村論壇展覽(科博會),其在展會現場接受採訪
而要讓新興環保科技產業保有持久的發展動力,最重要和最難實現的是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陳教授提到,在西方,投資者比爾·蓋茨(Bill Gates)的Energy Breakthrough基金大力投資初創企業,並對其捕集的二氧化碳高價收購。例如,在今年,比爾·蓋茨向其中一家碳捕集初創公司Deep Sky Corp投資4000萬美元用於工廠設施的建設。此舉不僅讓科學家在捕集二氧化碳時獲得收益,將二氧化碳製成產品後,還有額外利潤,對於科技產品轉化頗具誘因。
(網上新聞圖片)
像比爾·蓋茨這樣有心的個人投資者並不多,要鼓勵業界、財團的積極投資香港的環保科創產業,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參考國家提出發展綠色經濟以來,提供政策性補貼和鼓勵融資,大力推動電動車和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短短幾年時間,這些行業的發展便在國際社會遙遙領先:電動車銷量佔全球三分之二,太陽能板產量佔全球五分之四。
香港及大灣區的碳排放源具有多樣化和分散的特點,十分適合直接空氣捕集二氧化碳技術的應用。香港擁有世界一流的大學和高水平的科學人才,又背靠祖國這個製造業強國作為堅實的後盾,要將綠色科技產業化、工程化,形成科研產業鏈合作是得天獨厚。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碳價與國際接軌,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可以更順暢地參與到國際市場的碳交易之中。在碳捕集行業發展蓬勃之後,香港有望建設碳交易銀行,引領區域內乃至全球範圍的碳捕集技術和碳交易市場。陳教授相信,碳捕集產業在香港具有可觀的發展前景,希望有遠見的投資人,重視碳捕集技術的未來價值,願意投資綠色產業發展。
香港政府雖然在施政報告中大力推動「政、產、學、研、投」的緊密協作,努力加強中下游的科研成果商品化、產業化,與上游高水平基礎科研的銜接,但在綠色科技產業轉化方面,政府亦應有更明晰的政策,方向和支持,吸引投資。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點,在現時氣候問題迫在眉睫的情況下,遺憾未在規劃中清晰見到融入碳中和和新科技理念的設計。北部都會區作為香港未來科技發展的新引擎,除了興建綠色交通、轉廢為能設施等節能減排的措施之外,亦可考慮在規劃階段整體地引入碳捕集的綠色概念,打造成負碳排放社區的標竿。
(圖源發展局)新田科技城的設計概念圖
例如,在設計方面,建設樓宇時,可預留建築空間給新能源和儲能的設施,減少後裝的資金成本和技術難度。建築師亦可考慮在每棟建築上安裝二氧化碳捕集裝置,將住戶的空調設備、廚房排放的廢氣集中起來,進行碳捕集;並將捕集到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綠色建材產品,或填埋地基處理,邁向零碳社區。在建材方面,當局可加速綠色企業的認定過程,對匯入二氧化碳的混凝土進行綠色採購,用於地基道路的鋪設和外牆磚塊的建築。另外,北部都會區本身涵蓋一定面積的農業用地,住宅區捕集的二氧化碳可用於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既可以保持區內原始的生態結構,同時亦打造負碳農業,達到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
喜見特區政府在近期的政策中,不乏提到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新興產業。希望政府在北部都會區的規劃發展中,發揮綠色科技產業轉化的帶頭作用,才能帶動業界和市場重視和投入其中。北部都會區的建設蓄勢待發,相信在政策和投資的助力下,推廣碳捕集技術及轉化綠色產業大有可為。
參考資料:
人工智能驅動的負排放技術應對氣候變化。嶺南大學。
https://www.ln.edu.hk/cht/GSDC2024_PE/applying-science-and-ai-to-the-challenge-of-carbon-capture
Bill Gates-Backed Fund Bets $40 Million on Carbon Removal Firm Deep Sky.
https://www.bnnbloomberg.ca/investing/commodities/2024/12/18/bill-gates-backed-fund-bets-40-million-on-carbon-removal-firm-deep-sky/
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
https://www.policyaddress.gov.hk/2024/tc/p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