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海灣舉世聞名,但一直以來,我們並未充分利用海港優勢,來推動經濟發展。正如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指示,香港要有新思維、新方法,識變、應變、求變,用好香港1180公里海岸線和263個島嶼。週四(20日),劉業強議員提出的議案“善用香港海島和海岸線資源,推動海上旅遊發展”獲得通過,提到要因地制宜地利用香港整體海洋資源,在不同空間發揮特色產業佈局。
維港活用 舉辦賽事
其實香港人極少知道,美洲杯帆船賽與奧林匹克運動會、世界盃、Formula 1賽車比賽並列為全球影響最大的四項傳統運動賽事。這些頂級體育盛事極具商業規模,能成為主辦方的國際化城市名片,並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
2024年,巴塞羅納美洲杯帆船賽為加泰羅尼亞地區帶來超過10億歐元的經濟貢獻。兩個月的賽事吸引了約180萬名遊客;244艘超級遊艇停泊期間,產生約3500萬歐元的消費額。可見,賽事經濟可作為香港海洋經濟的破局點。
巴塞羅納美洲杯帆船賽(網絡圖片)
要舉辦盛事,維港就是一個極佳的選擇,不僅是香港重要的生態資源,更是文化象徵,曾舉辦多項精彩賽事。例如多年來舉辦的維港渡海泳,和每年端午節後的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均吸引不少市民和遊客參與或觀賽。若能在維港舉辦世界級海上賽事,將吸引更多高端旅客前來,激發旅遊市場潛力。
維港水域平靜、水深開闊、常年溫暖,不僅能為超級遊艇提供展示平台,更為F1動力艇賽(Powerboat Racing)和帆船對抗賽等高速賽事提供合適的場地。除了維港,南丫島外海的寬闊水域亦可作為離岸帆船賽(Offshore Sailing Race)的起點,實現賽事聯動。
目前,政府正積極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我們不妨將目光放得更長遠,以維港上空作為低空賽道,舉辦紅牛特技飛行世界錦標賽(Red Bull Air Race),讓兩岸的建築群與開闊水域構成天然的「城市空中劇場」,發展香港低空文旅經濟。
紅牛特技飛行世界錦標賽(網絡圖片)
對於在維港舉辦此類競技賽事,外界可能擔心賽事會帶來噪音、環境污染以及安全隱患,干擾維港的日常運作。然而,世界上許多發達城市已有類似的成功案例。例如新加坡曾舉辦濱海灣F1夜賽,透過搭建臨時設施與交通管制,限時、限頻,平衡賽事與城市運作。此外,船賽可考慮使用環保合成燃料,並部署防油污屏障,最大程度減少環境污染。香港素來有「國際盛事之都」的美譽,當局應吸取外地成功經驗,對活動開展可行性研究,先行先試,在保障航道安全的同時,把握機遇,充分激活海上賽事經濟的潛能。
啟德協同 增加泊位
要將維港發展為世界級賽事經濟的載體,香港需有充足的泊位和配套設施,才能容納本地及訪港遊艇,惟目前香港遊艇泊位嚴重不足。長期來說,我們提議將南丫島建設為遊艇產業基地,包括在索罟灣、鹿洲灣、東澳灣、下尾灣四個港灣建設海堤及遊艇停泊位,並在舊石礦場開設遊艇會、建船隻修理廠。
我們有長期目標,也要有短期策略。月初,啟德體育園盛大開幕。而體育園對出的土瓜灣避風塘佔海面積約為14.8公頃,水深景美。嘉華國際營銷及市場策劃總監溫偉明先生曾在報導中提出,可改造土瓜灣避風塘作為遊艇停泊海域,強化啟德臨海優勢,與啟德郵輪碼頭、啟德體育園一起產生協同效應,為啟德發展區創造經濟新機遇。因此,土瓜灣避風塘可作為南丫島遊艇基地落成前的過渡地點;南丫島發電廠對開海面有現成的海堤,可以容納避風的漁船或工作船隻。
啟德體育園外的土瓜灣避風塘現在停泊著許多躉船
若要將啟德打造成市區內的遊艇停泊中心,需擴展岸上的休閒活動空間、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接駁,才能吸引高端遊艇客。隨著「起動九龍東」的逐步發展,相信日後啟德可為國際遊艇產業提供足夠的辦公設施和商業空間;附近的大型商場Airside具備室內大型衝浪場等設施,又陸續有多家運動中心進駐,相信亦可發揮海陸休閒運動的協同作用。
灣區聯動 簡化手續
香港要發展為區域的遊艇中心,除了本身海港資源別具優勢,更可與灣區聯動,推動遊艇產業。2024年底,廣東省政府印發了《廣東省推動遊艇產業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當中提及要爭取開展「粵港澳遊艇自由行」試點,及促進粵港澳遊艇互認互通,以推動遊艇產業的區域發展。目前,珠海橫琴和深圳灣等口岸均對港澳遊艇試行「定點停靠,就近聯檢」的通關政策,旨在簡化過關手續。
早在六年前,新加坡已布局「定點停靠,就近聯檢」的遊艇通關模式,並於2022年設立一站式的海事、入境、海關設施。旅客只需在網上申請,便可直接把遊艇駛進其中一指定碼頭,快速完成所有出入境手續。
新加坡聖淘沙遊艇碼頭(網絡圖片)
海南島也對港澳及外籍遊艇實施「自由行」的入境措施,取消開行前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的規定,建立跨部門一次性聯合查驗機制,遊艇進出海南水域只辦理一次進、出口手續,航行計劃路線及申報數據在口岸管理部門之間共享共用。
反觀香港,外地遊艇入港的手續繁複,所有訪港船隻必須在船隻抵港前24小時內向知會海事處,再分別向不同的部門為船隻和船員辦理關務手續;在進入香港水域24小時內,船長要上岸到海事處申報船隻到港事宜;在離港前又要逆向重複所有手續。這樣費時失事的安排,極可能「嚇退」大批外地遊艇客,更別提吸引參賽者來港參加大型賽事。
要改變這一現狀,香港就要跟上大灣區遊艇自由行的腳步,簡化通關手續。劉業強議員提出,香港應與大灣區協同發展全域旅遊,打造世界級海上旅遊目的地。例如在特定碼頭引入「定點停靠、就近聯檢」,船隻和人員均可在此「一地兩檢」。正如我們上期文章所述,南丫島打造成國際遊艇基地,便可作為海外遊艇進入中國或東亞跨境聯遊的首站,提供停泊和補給,讓旅客願意在此旅遊、逗留、消費。
南丫島地圖(網絡圖片)
因此,我們要把握機遇,將香港打造為國際遊艇中心。當局應與業界聯手,並與大灣區政府積極溝通,從「規劃者」變成「促成者」,充分調動海洋資源優勢。
參考資料:
就劉業強議員 “善用香港海島和海岸線資源,推動海上旅遊發展”議案 提出的修正案。立法會。 https://www.legco.gov.hk/yr2025/chinese/counmtg/motion/m_papers/cm20250319cb1-392-1-c.pdf
美洲杯帆船賽。https://baike.baidu.com/item/美洲盃帆船賽/2010959
美洲杯為巴塞隆納經濟貢獻超過10億歐元。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A2NTAyMg==&mid=2649947439&idx=3&sn=1fd71e8b4848a4f1642b91ac55516f70&chksm=bf5cce1af75c685298531fd7ef4a9f6ad00b12b9658a8c760182f08dcf1569622aaeaeacc582#rd
香港海事處。
https://www.mardep.gov.hk/tc/home/index.html
啟德體育園開幕|意見倡將避風塘躉船停泊區改泊遊艇 貨船業:影響業界發展
https://news.tvb.com/tc/local/67c3dc2a9bb746b56ba7ea92/港澳-啟德體育園開幕|意見倡將避風塘躉船停泊區改泊遊艇-貨船業影響業界發展
《廣東省推動遊艇產業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bh/content/post_4582324.html
ONE°15 Marina Nirup Island - Southeast Asia's Premier Yachting Paradise
https://explore.nirupisland.com/one15-marina-nirup/
海南:實現境外遊艇進得來、管得住、游得動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jgwNDEzOA==&mid=2247630815&idx=2&sn=3ee61a403c391b577879eba1914a3d01&chksm=964603f5a0c5c764d39bf266f297f6e7d628b5ef578eaec9014cdc818c1d1d34ed241ff2b8f3#rd
持續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女士自北京公幹回來,轉達港澳辦夏寶龍主任對香港的關注,特別提到香港應該重視獨特的海洋資源,必須要推陳出新,發展海岸和海島旅遊。這幾句話,可以說是仙人指路,也可以說是對特區政府的當頭棒喝。近期政府大力鼓勵市場研究並發展低空經濟,卻未見推出政策或想法,如何結合香港地形上的特殊優勢,配合低空經濟的發展,來將香港「無處不旅遊」 的概念好好發揮。
日前,政府公佈首批「低空經濟監管沙盒」的38個試點項目結果,涵蓋物流配送、公共服務和科研應用等領域,卻未見與旅遊相關的項目。其實,維多利亞港是全球三大天然深水良港之一(另外兩個是美國的三藩市灣和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港),具備航運和觀光價值,有極大的潛質發展成為旅遊熱點。業界曾有人向政府建議將維港上空打造成低空賽道,承接低空飛行賽事,但當年政府反應冷淡。日前,國泰航空客機低飛越過維港,吸引不少市民留影,視頻更在社媒上瘋轉;若在海港上舉辦刺激的低空飛行賽事,例如Air Race X 或Air Race E等,必定能吸引世界各地觀眾前來觀賽。
Air Race X 系列賽事(網絡圖片)
「紅牛空中競速賽」(2003-2019)和日益壯大的 Air Race X「X空中競速賽」系列賽是享譽全球的低空賽事,都是在海港上的低空進行的運動,均為主辦城市創造巨大的經濟收益。在紅牛飛行比賽的鼎盛時期,賽事可為主辦城市創造超過一億美元的經濟收益,吸引各大知名品牌以百萬元為單位的賽事贊助,更帶動當地高端旅遊業發展,5天的賽程為當地旅遊業帶來18,000個過夜房間生意。
本來,啟德機場搬遷之後,舊跑道是維港低空飛行賽起飛場地的良好選擇。過去啟德機場因其跑道建在人口密集的城區內,成為聞名的全球航空地標,極具歷史與觀光價值,也符合低空飛行賽至少1000公尺的跑道和2.5 公里 ×1.5 公里區域內無障礙物和建築的要求。其坐落維港畔,跑道及兩岸可以容納大量觀眾;在此舉辦飛行賽亦不會阻礙赤鱲角機場的運作。啟德隣近香港的酒店,旅遊,消費區,在這裹舉辦飛行賽事,定能吸引不少高消費旅客及賽事團隊,带動整體旅遊經濟。
啟德機場舊照片(網絡圖片)
獅子山下的啟德機埸,離九龍城區僅一路之隔,是世界上飛機升降最具挑戰性的跑道之一。可惜,過去二十多年,啟德機場的重建規劃,並沒有創意地利用這跑道獨有的歴史和特性,製造更好經濟機會。在近年政府的政策文件中,多次強調要落實「無處不旅遊」的理念。所謂「無處不旅遊」,正是要根據土地的地理位置、周圍環境和歷史背景,作有特色的規劃與建設,打造香港品牌。現時在啟德建成體育園和郵輪碼頭固然是好,但在原跑道上建設的公園、休憩區等,卻不是必然要選址於此。持續智庫研究員現場觀察後發現,原先的3,390公尺跑道,如今大多數被闢作休憩用地,或已經成為建築地盤,而並非保留作特色產業用途。
啟德機場跑道舊址變作工地(持續智庫研究員攝)
雖然,啟德沒有留下一條1,000公尺的跑道給定翼飛機起飛及降落,但是,有志者事竟成。如果我們要有「創新旅遊項目」作為結果, 就可以將發展「海灣低空飛行比賽」定為目標;有了目標,以我們靈活的腦袋,一定可以辦得到。夏主任曾經給香港一個錦囊,就是「破局創新」。我們儘管投石問路,「因地制宜」,探索一下可行方案。
活用啟德
「紅牛空中競速賽」和「X空中競速賽」等競技賽事固然是最精彩,但用的都是定翼飛機,對跑道的要求也最高。然而,隨著行業賽事發展,低空飛行器的種類日益繁多。例如近年的Airspeeder「空中賽車」聯賽,則是採用四旋翼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該種飛行器對於跑道的要求就較為靈活,大多数設計無需跑道,僅需搭建垂直起降平台;即使需要短距滑跑(如Lilium Jet),也僅需 50-100米短跑道輔助過渡飛行即可。飛行器可通過無人或載人駕駛,以極高的靈活性在空中競速,時速可達 120 公里/小時以上。在2022年的賽事中,除了現場觀眾,Airspeeder通過直播平台吸引了超過 100,000 名線上觀看。據市場估計,每一場 Airspeeder賽事的直接經濟影響可達數百萬美元。
First Airspeeder eVTOL race (網絡圖片)
啟德機埸跑道舊址鄰近維多利亞港,目前建成了不少休憩公園,十分適合並能夠開展eVTOL飛行器的賽事。當局可考慮作規劃設計,衡量如何活用啟德,承辦Airspeeder等國際性低空飛行比賽,相信我們的美麗海港能夠容納並吸引大量外地旅客前來觀賽。相比於傳統特技賽事的飛行器,eVTOL 飛行器多用電力,因此,此類賽事更加環保和安全,是高密度城市舉辦低空賽事的理想選擇。現時,國家在動力電池和電驅系統等領域已擠身國際前列,更可提供機會,讓香港與內地的『大疆』(無人機)和『商湯科技』(人工智能)等科企合作,將科技生態系統融入賽事和營運中。
聯動海灣
香港的海灣資源豐富,惟眾多海灣和島嶼並未能充分開發利用。大嶼山迪欣湖和不少離島空域較開闊,正適合作為低空賽事的場地。除了舉辦eVTOL飛行器的賽事之外,要利用如此優越的海灣和空域進行其他需要長跑道的飛行賽事,也是不無可能。香港赤鱲角機場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是否仍可以容納比賽的飛機在機場升降,是值得研究的。俗話說,「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我們也何妨設想一下,在離島上設置臨時跑道,通過壓實和平整草地或泥土區域,和鋪設模組化跑道板或墊子,完善賽事所需的基礎設施;甚至可以考慮修築足夠寬闊的海堤,延伸出海面作為賽道。不少低空賽事如水上飛機競賽(Seaplane)利用水體作為比賽場地,正好可以發揮海灣優勢,海陸空聯動,推動低空娛樂活動的發展。
水上飛機競賽(Seaplane)
放眼石崗
可能很多人都已經忘記,香港除了舊啟德和赤鱲角,還有一個石崗機場。位於元朗的石崗軍用機場並非不可外借。在上世紀70、80年代,中國香港小型賽車總會(KAOHKC)就曾在此舉辦27次國際小型賽車格蘭披治賽;雖然石崗機場現時由駐港部隊使用,但亦會在某些時段借予香港飛行總會作小型飛機訓練。石崗機場基礎設施完善,其1,400米的跑道已能夠滿足輕型運動飛機(LSA)等特技飛行器200-400米跑道長度的要求。香港面積不大,選手駕飛行器從石崗飛往維多利亞港上空,進行賽事及表演,也實屬方便;還可以讓石崗機場附近的觀眾欣賞起飛,而維港兩岸的觀眾則可全情投入精彩激烈的競技之中,可謂一舉兩得。該類賽事近年在四川等地已有舉辦經驗,在一年舉辦一两次的情況下,相信石崗機場是一個可行的選擇。當然,當局需要與駐港部隊磋商,「拆牆鬆綁」才能為賽事創造空間。
石崗機場(網絡圖片)
這些建議需要有魄力的決策人士過關斬將,解決層層疊疊的政府程序,並與業界良好的溝通,才有機會成事。相信羅局長有擔當、有作為,一定能夠把握機遇,利用香港特有的資源和優勢,發展海灣和賽事經濟,讓香港大眾引以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