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節目多多,除了盛大絢爛的煙花秀外,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春晚)也頗為吸睛:不僅有機械人跳秧歌舞,還有不少香港的明星和節目都登上了這個大舞台。在晚會前段的小品《借傘》中,曾飾演白娘子和許仙的趙雅芝和葉童驚喜出場,為蛇年增添一抹經典色彩,在內地再掀起「白蛇熱」。在節目高潮,更有展現粵語文化特色的《灣區樂好》,邀請汪明荃、陳小春、張智霖等老牌香港歌星與一眾大灣區歌手齊齊表演歌曲串燒。其中,「打頭陣」的《海闊天空》是香港老中青少、男男女女都識唱的經典曲目,在世界上有不同語文的版本,其中粵語版在YouTube上就有1億5千萬的瀏覽量,是最有香港濃情的搖滾樂曲。而另一首家傳戶曉的金曲《萬水千山總是情》則是同名電視劇的主題曲,該影片是無線電視歷史上,十部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之一。《灣區樂好》節目在春晚播出後,深受全國觀眾喜愛,在網絡上的節目評分中名列第三,勾起了幾代人的「港樂」回憶。
(網絡圖片)《借傘》節目片段
可見,香港的文化藝術依然廣受全國觀眾歡迎,並越來頻繁地登上國家級的大螢幕。一直以來,春晚所表演的節目都是經過國家的嚴格編排,被譽為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不僅反映過去一年文藝領域的熱點,更彰顯了中央對各地區文化的重視程度。春晚,在節目的選材上增添了南方地區元素,讓更多觀眾能夠產生收看的興致和文化共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推行,粵港文化亦成為了節目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網絡圖片)《灣區樂好》節目片段
除了節目和藝人的選擇,春晚分會場的設立也是展現和宣傳地方特色的重要平台。自2016年起,春晚不只在北京開演,每年還會選出兩至四個城市,將城市景觀作為表演的舞台,向觀眾呈現當地特色。以今年為例,其中一個分會場重慶,則充分展現了其獨特的城市魅力。隨著鏡頭的推移,我們可看見「山城」和長江的風貌,以及洪崖洞、千厮門等地標;節目中又融入了川江號子、川劇變臉、銅梁龍舞、麻辣火鍋、麻將等川渝文化元素;更將無人機、新能源汽車和燈光秀結合起來,展現重慶的科技「智造」成果。
(網絡圖片)春晚重慶分會場
香港是「東方之珠」,匯聚中西文化,從來不乏地方特色,只是近年在宣傳上總不能盡如人意。試想一下,如果來年春晚國家要在香港設分會場,我們舉世聞名的四大行山徑、夜色中華燈璀璨的美麗海港、享譽全球的賽馬和遊艇產業、獨樹一幟的香港電影、天下無雙的海鮮盛宴、充滿地方色彩的茶餐廳中更有彈牙的魚蛋、香滑濃郁的港式奶茶、香酥可口夾著厚厚一片冰凍牛油的菠蘿油,還有海洋公園裡「港產」的「家姐」「細佬」大熊貓、中華白海豚,樣樣都閃閃發光,足夠使各地觀眾眼前一亮。香港重視旅遊發展,當局也在去年年底公布了《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希望吸引更多遊客來港旅遊消費。十多億觀眾的「春晚」絕對是一個高效的宣傳平台。新上任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女士,十分有熱情、有魄力、有膽識,我們對局長抱有合理期望,如果她認為合適的事情,相信她一定做得到!
(網絡圖片)香港的眾多特色名片
文化、共融是社會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元素。今時今日,香港與大灣區的融合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喜見春晚這個反映內地意識形態和政策方針的重要舞台,將香港放在如此顯眼的位置,展現出國家對與香港的關懷和重視。明年是馬年,以賽馬盛事為名牌的香港,更應講好香港故事,爭取成為春晚分會場,讓東方之珠在「一國兩制」下的閃耀光芒籠罩春晚!
參考資料:
央視春晚評分最高的十個節目,只有一個語言節目入選。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2862484403076225&wfr=spider&for=pc
政府公布《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2/30/P2024123000348.htm
持續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女士自北京公幹回來,轉達港澳辦夏寶龍主任對香港的關注,特別提到香港應該重視獨特的海洋資源,必須要推陳出新,發展海岸和海島旅遊。這幾句話,可以說是仙人指路,也可以說是對特區政府的當頭棒喝。近期政府大力鼓勵市場研究並發展低空經濟,卻未見推出政策或想法,如何結合香港地形上的特殊優勢,配合低空經濟的發展,來將香港「無處不旅遊」 的概念好好發揮。
日前,政府公佈首批「低空經濟監管沙盒」的38個試點項目結果,涵蓋物流配送、公共服務和科研應用等領域,卻未見與旅遊相關的項目。其實,維多利亞港是全球三大天然深水良港之一(另外兩個是美國的三藩市灣和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港),具備航運和觀光價值,有極大的潛質發展成為旅遊熱點。業界曾有人向政府建議將維港上空打造成低空賽道,承接低空飛行賽事,但當年政府反應冷淡。日前,國泰航空客機低飛越過維港,吸引不少市民留影,視頻更在社媒上瘋轉;若在海港上舉辦刺激的低空飛行賽事,例如Air Race X 或Air Race E等,必定能吸引世界各地觀眾前來觀賽。
Air Race X 系列賽事(網絡圖片)
「紅牛空中競速賽」(2003-2019)和日益壯大的 Air Race X「X空中競速賽」系列賽是享譽全球的低空賽事,都是在海港上的低空進行的運動,均為主辦城市創造巨大的經濟收益。在紅牛飛行比賽的鼎盛時期,賽事可為主辦城市創造超過一億美元的經濟收益,吸引各大知名品牌以百萬元為單位的賽事贊助,更帶動當地高端旅遊業發展,5天的賽程為當地旅遊業帶來18,000個過夜房間生意。
本來,啟德機場搬遷之後,舊跑道是維港低空飛行賽起飛場地的良好選擇。過去啟德機場因其跑道建在人口密集的城區內,成為聞名的全球航空地標,極具歷史與觀光價值,也符合低空飛行賽至少1000公尺的跑道和2.5 公里 ×1.5 公里區域內無障礙物和建築的要求。其坐落維港畔,跑道及兩岸可以容納大量觀眾;在此舉辦飛行賽亦不會阻礙赤鱲角機場的運作。啟德隣近香港的酒店,旅遊,消費區,在這裹舉辦飛行賽事,定能吸引不少高消費旅客及賽事團隊,带動整體旅遊經濟。
啟德機場舊照片(網絡圖片)
獅子山下的啟德機埸,離九龍城區僅一路之隔,是世界上飛機升降最具挑戰性的跑道之一。可惜,過去二十多年,啟德機場的重建規劃,並沒有創意地利用這跑道獨有的歴史和特性,製造更好經濟機會。在近年政府的政策文件中,多次強調要落實「無處不旅遊」的理念。所謂「無處不旅遊」,正是要根據土地的地理位置、周圍環境和歷史背景,作有特色的規劃與建設,打造香港品牌。現時在啟德建成體育園和郵輪碼頭固然是好,但在原跑道上建設的公園、休憩區等,卻不是必然要選址於此。持續智庫研究員現場觀察後發現,原先的3,390公尺跑道,如今大多數被闢作休憩用地,或已經成為建築地盤,而並非保留作特色產業用途。
啟德機場跑道舊址變作工地(持續智庫研究員攝)
雖然,啟德沒有留下一條1,000公尺的跑道給定翼飛機起飛及降落,但是,有志者事竟成。如果我們要有「創新旅遊項目」作為結果, 就可以將發展「海灣低空飛行比賽」定為目標;有了目標,以我們靈活的腦袋,一定可以辦得到。夏主任曾經給香港一個錦囊,就是「破局創新」。我們儘管投石問路,「因地制宜」,探索一下可行方案。
活用啟德
「紅牛空中競速賽」和「X空中競速賽」等競技賽事固然是最精彩,但用的都是定翼飛機,對跑道的要求也最高。然而,隨著行業賽事發展,低空飛行器的種類日益繁多。例如近年的Airspeeder「空中賽車」聯賽,則是採用四旋翼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該種飛行器對於跑道的要求就較為靈活,大多数設計無需跑道,僅需搭建垂直起降平台;即使需要短距滑跑(如Lilium Jet),也僅需 50-100米短跑道輔助過渡飛行即可。飛行器可通過無人或載人駕駛,以極高的靈活性在空中競速,時速可達 120 公里/小時以上。在2022年的賽事中,除了現場觀眾,Airspeeder通過直播平台吸引了超過 100,000 名線上觀看。據市場估計,每一場 Airspeeder賽事的直接經濟影響可達數百萬美元。
First Airspeeder eVTOL race (網絡圖片)
啟德機埸跑道舊址鄰近維多利亞港,目前建成了不少休憩公園,十分適合並能夠開展eVTOL飛行器的賽事。當局可考慮作規劃設計,衡量如何活用啟德,承辦Airspeeder等國際性低空飛行比賽,相信我們的美麗海港能夠容納並吸引大量外地旅客前來觀賽。相比於傳統特技賽事的飛行器,eVTOL 飛行器多用電力,因此,此類賽事更加環保和安全,是高密度城市舉辦低空賽事的理想選擇。現時,國家在動力電池和電驅系統等領域已擠身國際前列,更可提供機會,讓香港與內地的『大疆』(無人機)和『商湯科技』(人工智能)等科企合作,將科技生態系統融入賽事和營運中。
聯動海灣
香港的海灣資源豐富,惟眾多海灣和島嶼並未能充分開發利用。大嶼山迪欣湖和不少離島空域較開闊,正適合作為低空賽事的場地。除了舉辦eVTOL飛行器的賽事之外,要利用如此優越的海灣和空域進行其他需要長跑道的飛行賽事,也是不無可能。香港赤鱲角機場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是否仍可以容納比賽的飛機在機場升降,是值得研究的。俗話說,「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我們也何妨設想一下,在離島上設置臨時跑道,通過壓實和平整草地或泥土區域,和鋪設模組化跑道板或墊子,完善賽事所需的基礎設施;甚至可以考慮修築足夠寬闊的海堤,延伸出海面作為賽道。不少低空賽事如水上飛機競賽(Seaplane)利用水體作為比賽場地,正好可以發揮海灣優勢,海陸空聯動,推動低空娛樂活動的發展。
水上飛機競賽(Seaplane)
放眼石崗
可能很多人都已經忘記,香港除了舊啟德和赤鱲角,還有一個石崗機場。位於元朗的石崗軍用機場並非不可外借。在上世紀70、80年代,中國香港小型賽車總會(KAOHKC)就曾在此舉辦27次國際小型賽車格蘭披治賽;雖然石崗機場現時由駐港部隊使用,但亦會在某些時段借予香港飛行總會作小型飛機訓練。石崗機場基礎設施完善,其1,400米的跑道已能夠滿足輕型運動飛機(LSA)等特技飛行器200-400米跑道長度的要求。香港面積不大,選手駕飛行器從石崗飛往維多利亞港上空,進行賽事及表演,也實屬方便;還可以讓石崗機場附近的觀眾欣賞起飛,而維港兩岸的觀眾則可全情投入精彩激烈的競技之中,可謂一舉兩得。該類賽事近年在四川等地已有舉辦經驗,在一年舉辦一两次的情況下,相信石崗機場是一個可行的選擇。當然,當局需要與駐港部隊磋商,「拆牆鬆綁」才能為賽事創造空間。
石崗機場(網絡圖片)
這些建議需要有魄力的決策人士過關斬將,解決層層疊疊的政府程序,並與業界良好的溝通,才有機會成事。相信羅局長有擔當、有作為,一定能夠把握機遇,利用香港特有的資源和優勢,發展海灣和賽事經濟,讓香港大眾引以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