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市建局旺角重建項目試行新服務 冀促進重建項目成功招標

社會事

市建局旺角重建項目試行新服務 冀促進重建項目成功招標
社會事

社會事

市建局旺角重建項目試行新服務 冀促進重建項目成功招標

2024年12月29日 10:53 最後更新:13:05

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網上撰文表示,市建局在推進市區更新的過程中,需要考慮舊區重建項目的特質,例如區內缺乏公共社區設施、停車位及交通堵塞等問題,作整全規劃以照顧舊區更新的獨特需要。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市建局網站圖片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市建局網站圖片

韋志成表示,市建局在推出九龍城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沙浦道項目)招標前,已預料到由於要保留項目地盤內的新建樓宇,地盤形狀比較難於剪裁,加上需興建社區幼兒中心、多層地下廣場、地庫停車場和涉及相關封路調整沙浦道走線等,增加項目的複雜性及發展成本,因此發展商的競投意欲未必太高,市建局有可能需要自行發展該項目。

更多相片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市建局網站圖片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市建局網站圖片

韋志成網址圖片

韋志成網址圖片

市建局 市區重建局

市建局 市區重建局

旺角山東街 / 地士道街發展計劃明年推出。市建局圖片

旺角山東街 / 地士道街發展計劃明年推出。市建局圖片

沙浦道項目規劃構想圖。韋志成網誌

沙浦道項目規劃構想圖。韋志成網誌

韋志成網址圖片

韋志成網址圖片

儘管如此,市建局團隊在今年8月項目招標前,仍盡力提升項目的吸引力,主動優化對合資格發展商及財團的篩選準則,又修訂招標條款,務求項目能順利批出。然而,在9月截收標書時,只有一家發展商入標,發展商更提出與招標條款有差異的額外條款。而投標價亦遠低於市場估值下限,反映發展商對該項目的競標態度極為保守。

市建局 市區重建局

市建局 市區重建局

由市建局收回項目至今,已過了兩個月,香港樓市看似穩定下來。但面對經濟不穏和物業市場的新盤庫存量仍然處於高水平,發展商對投標的意欲仍然未回復積極;若市況持續不明朗,市建局未來推出招標的項目,有可能出現類似沙浦道項目的情形,不利市區更新的進程。

韋志成指出,為免舊區更新步伐受阻,市建局必需靈活變通,以應對經濟環境及樓市變化所帶來的挑戰。一方面,實行「動態管理」,因應市場情況調整招標步伐;另一方面,團隊再多走一步研究推出新措施,讓發展商在招標過程之前,更早了解將推出項目的資料和發展限制,以提升未來項目招標的成功率,盡早實現更新發展項目的規劃裨益,適時改善舊區整體環境,帶動週邊有機發展,令市區更新可持續、穩步推進。

旺角山東街 / 地士道街發展計劃明年推出。市建局圖片

旺角山東街 / 地士道街發展計劃明年推出。市建局圖片

韋志成介紹, 市建局的項目招標程序主要包括兩個階段,即(一)邀請發展商及財團提交合作發展意向書(邀請意向書階段);及(二)邀請合資格的發展商及財團提交標書(招標階段)。

在邀請意向書時,市建局會在邀請文件公布項目的概括資料,包括項目發展參數及位置圖,並邀請有興趣的發展商及財團,在兩至三週內提交意向書,當中需包括財務資訊及項目發展經驗,以便市建局作審查,篩選合資格的發展商及財團,在招標階段邀請其參與投標。之後,市建局會在招標階段,在招標文件中才提供招標條款、詳細的項目設計及發展要求和技術細節等。一般而言,由項目招標至截標,發展商及財團約有一至兩個月時間,研究招標文件並進行技術和財務評估。換言之,以往無論是在邀請意向書階段或招標階段,市建局是以單向方式提供項目資料,而時間上亦相對進取。

在仔細檢視以往項目招標各個階段的工作後,市建局歸納出三個重點,第一,若進入招標程序才提供詳細的招標條款及項目資訊,發展商可能沒有足夠時間對項目,尤其是較複雜的技術細節作深入認識或了解,便須作出入標決定,影響標書獲批的成功機會。

第二,如發展商在收到標書後,才了解到項目及招標條款的複雜性,而考慮合組財團入標競投,他們未必有充足時間籌組或調整組合。第三,如發展商對招標條款有值得考慮的建議,但又涉及額外審批情況,市建局基於公平原則,可能需要重新招標,無可避免會影響項目原定的進程。若市建局能及早知悉及了解發展商的想法,可在招標前就條款作合理、合適的調整及優化,平均風險承擔,以進一步提升發展商參與競投項目的興趣;亦可減少在進行招標程序時,需要修訂招標條款或重新招標的機會。

沙浦道項目規劃構想圖。韋志成網誌

沙浦道項目規劃構想圖。韋志成網誌

市建局團隊在與發展商恆常溝通中,得悉發展商亦希望及早獲得重建項目的資訊。因此,市建局除了進行上述的「動態管理」,不時檢討項目推進的時間表,審視市場情況,等待合適的時機推出項目招標外,亦將在2025年1月開始,推出全新的「項目發展促進服務」(「促進服務」),在新的項目進行招標前,以雙向方式,從增加項目資訊透明度及加強溝通著手,以針對以上三點,增加招標成功率。

「促進服務」旨在於展開招標程序前,提升項目資訊的透明度,讓發展商有更多時間為日後提交標書作準備。此服務只會在該項目招標前提供,一旦進入招標程序便會停止,完全獨立於既定的招標程序。

市建局計劃於今個財政年度推出旺角山東街/地士道街發展計劃(山東街項目),並以此項目作為促進服務的試點,邀請發展商參加促進服務。參加促進服務的發展商可透過專屬平台下載山東街項目的資訊,包括發展參數、地契條款、規劃及設計要求等。市建局亦會在平台上發出問卷,收集發展商對項目的意見,例如對發展參數、興建公共設施及財務安排的意見等。

為了加強與發展商溝通,促進服務亦設有專屬熱線及電郵,獨立收集及聽取發展商各自的意見。如有需要,團隊更可安排個別面談及會議,解答有關項目的問題。市建局相信,促進服務能加深發展商對項目的認識及了解,增加發展商對項目入標的信心,創造「雙贏」局面。

市建局已在12月中,向多家發展商發出參與促進服務的邀請函;有意參加的發展商登記後,將可在明年1至2月使用促進服務。市建局會就促進服務中所收集到的意見進行分析,作為優化項目及招標條款的基礎。是次推出促進服務的經驗,將用作市建局日後在更大型的項目推行此服務的參考,尤其是一些牽涉提供較多公共設施及空間的大型項目。

韋志成指出,市區更新涉及龐大的資源,市建局既不能長期只依賴市場融資推行市區更新工作,也不可能獨力承擔所有市區更新的工作;因此,市建局靈活變通,採取主動,研究推出創新的服務,以鼓勵發展商積極參與項目投標。舊區更新其中的一個目標,是透過重建項目補充舊區所缺乏的社區設施和改善交通,但這會增加項目的發展成本。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市建局需要適時優先考慮市場對項目的關注點,使市區更新的步伐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中,仍能有序前進。市建局會繼續盡力平衡持份者的需要,尋求「多贏」的方案,推動各界攜手合力,令市區更新能行穩致遠。

Tags:

2025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星期日(4月13日)發表網誌,提到因應九龍城「龍城」區蘊藏豐富潮州、泰國文化,以及商舖林立的地區特色,當局團隊借鑒中上環「城蹤遊」的成功經驗,計劃將「3B」體系,帶進「龍城」區。

市建局計劃利用AR技術,重現飛機在九龍城一帶低飛的歷史場景。 (網誌圖片)

市建局計劃利用AR技術,重現飛機在九龍城一帶低飛的歷史場景。 (網誌圖片)

韋志成表示利用已改善的建設環境(Built environment)、地區經濟(Business environment)及社區連結(local Bonding)三方相互協同而構成的「3B」體系,不但加強地區特色,促進城市新貌、帶動人流和提振經濟;更是啟動地區持續發展、構建「有溫度」市區更新的重要一步。

泰國工會組織Thai Regional Alliance in Hong Kong主席Bungon Tamasorn日前在大型掛畫前「打卡」,她大讚畫作充滿泰國特色。網誌圖片

泰國工會組織Thai Regional Alliance in Hong Kong主席Bungon Tamasorn日前在大型掛畫前「打卡」,她大讚畫作充滿泰國特色。網誌圖片

他指曾在網誌提到,希望透過不同的市區更新手法,更鮮明及立體地展現九龍城「龍城」區的「型格」形象,並逐步將它提升為「型格社區」。因此,在未來的一年,市建局在推展「龍城」區的地區更新項目之餘,更會投放資源,以上述「3B」體系為基礎並發揮相互裨益,彰顯「龍城」區的獨特個性之餘,更為在地的商戶創造更多機遇,加強地區的活力和持續發展。

為了促進舊區新貌並加強地區特色(Built environment),市建局團隊將以潮州、泰國和舊啟德機場為主題,為龍崗道兩旁的商舖度身訂造具特色的店面設計,希望能透過美化這街道兩旁的店面,加強「成行成市」的氛圍和提升街區的活力。此外,亦會在「龍城」區的大廈外牆或街道利用擴增實境(AR)技術,重現昔日飛機在「龍城」區低飛的獨特景象。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左六)星期六與其他主禮嘉賓一同出席「龍城美食潑水泰繽紛2025」活動,感受泰國新年的熱鬧氣氛,更「打卡」留念。網誌圖片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左六)星期六與其他主禮嘉賓一同出席「龍城美食潑水泰繽紛2025」活動,感受泰國新年的熱鬧氣氛,更「打卡」留念。網誌圖片

此外,市建局團隊將借鑒此早前在中上環推出「小街道大聯盟」計劃成功經驗,與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商討,研究將計劃拓展至「龍城」區,範圍涵蓋龍崗道至城南道一帶的商戶,吸引旅客及市民探索社區外,亦透過消費帶旺地區經濟(Business environment)。

網誌圖片

網誌圖片

另外,市建局團隊夥拍在「龍城」區服務泰裔人士多年的樂善堂李賢義少數族裔支援中心(樂善堂),在上月舉辦藝術創作工作坊,邀請區內50多個泰人家庭、學生和長者等,以潑水節和泰國特色為主題,創作獨一無二的畫作。作品將交予設計師整理和數碼化,並拼貼成三幅合共90米長的大型掛畫,懸掛在打鼓嶺道休憩花園的工程圍板上(下圖),為潑水節的活動增添色彩、加強地區的獨有個性,同時活動亦增強泰人之間和社區的凝聚力(local Bonding)。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