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瑪嘉烈男嬰「遲到」成元旦BB 讓新手爸媽驚喜盼健康成長

社會事

瑪嘉烈男嬰「遲到」成元旦BB 讓新手爸媽驚喜盼健康成長
社會事

社會事

瑪嘉烈男嬰「遲到」成元旦BB 讓新手爸媽驚喜盼健康成長

2025年01月01日 18:00 最後更新:18:08

新一年有四個嬰兒在公立醫院「搶閘」出生,最早是零時零七分在威院出生的男嬰,而在瑪嘉烈醫院出生的另一男嬰就遲過預產期出生,成為父母的驚喜。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踏入新一年,Jason就成為龍生龍太的首個驚喜,他在瑪嘉烈醫院零時十二分出生,重3.56公斤,原本預產期是12月23日無想過會成為元旦嬰兒,新手爸媽最希望他健健康康成長。龍太:「讓他自由發展,喜歡甚麼學甚麼,不會給他太大壓力。」龍生:「整個星期他才出生,還要催生,太太又要入手術室才出生,即沒有想過這麼久。辛苦她,捱了十八小時這麼久以及懷孕10個月,辛苦你。」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取得新生嬰兒獎勵金兩萬元,他們說會留給Jason用來學習。龍生:「第一胎,(會否繼續追生?)這要看太太的意思。」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至於首名元旦嬰兒就是在威爾斯醫院於零時07出生的男嬰,重3.375公斤。另外兩名女嬰就分別於凌晨1時許及近凌晨2時,亦分別來自瑪嘉烈醫院和威院。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Tags:

元旦

日媒「日テレNEWS NNN」報導,東京都內的贊育會醫院近日正式啟用源於德國、俗稱「嬰兒郵箱」的棄嬰保護艙制度,讓因各種困難無法撫養嬰兒的產婦可匿名託付出生後4周以內的新生兒。

防止憾事發生的最後防線

該醫院同時推出「匿名生產」服務,允許孕婦僅向特定醫護人員透露身分,以保障私隱。該醫院院長賀藤均表示,當前社會中意外懷孕、獨自生產的案例增加,甚至導致新生兒遭遺棄或虐待的悲劇頻繁發生,因此設立「嬰兒郵箱」的制度,作為防止憾事發生的最後防線。院方也特別設立專門諮詢室,以確保產婦在託付嬰兒前,仍能獲得協助與建議。若有嬰兒被放進指定區域,在一分鐘內會啟動通報機制,醫療人員會立即前往協助。

熊本醫院已設「棄嬰保護艙」迄今收容179名嬰兒

這是日本第二間設立「嬰兒郵箱」制度的醫療機構,首例為2007年熊本慈惠醫院成立的「送子鳥搖籃」,迄今已收容179名嬰兒,許多無法獨立撫養孩子的母親選擇前往求助,而其中有七成產婦並非熊本縣民。專家指出,東京為人口稠密的大都市,未來收容的嬰兒恐將超過單一醫院能夠負荷的範圍,勢必面臨相當挑戰,而嬰兒之後的安置、養育,以及成長之後若想知道自己身世時的相關協助支援,也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示意圖

示意圖

源自德國  打開後會有軟床及暖氣裝置

「嬰兒郵箱」是日本的俗稱,此名稱源自德國設置的棄嬰保護艙,這次保護艙以橫向開啟式投遞窗口作為設計,因外觀類似郵件投遞口而得名,並非指像投遞信件般遺棄嬰兒。棄嬰保護艙通常設置於醫院,外表是一扇小門,打開之後其中會有一張柔軟的床,可能會有暖氣裝置或至少不會太過寒冷。在床上裝有偵測感應器,當嬰兒被放入時,能自動通知負責管理的特定人士,以便即時前來取走並照顧嬰兒。

同步設立懷孕諮詢窗口 更早介入協助

此外,東京醫院的「匿名生產」費用需自付約50萬日圓。熊本慈惠醫院理事長蓮田健批評,這對大多數經濟困難的產婦而言過於悖離現實。但他仍強調,最終目標是能有一個不再需要「嬰兒郵箱」的社會,因此也同步設立懷孕諮詢窗口,希望能更早期介入協助,減少發生遺棄、虐待嬰兒的憾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