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3組霓虹裝置 演繹霓虹美學與傳承創新

社會事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3組霓虹裝置 演繹霓虹美學與傳承創新
社會事

社會事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3組霓虹裝置 演繹霓虹美學與傳承創新

2025年01月02日 18:35 最後更新:18:59

中電鐘樓文化館於今個冬日推出「光 • 感發現 — 燈光下的城市」主題展覽活動,邀請市民及旅客到訪,透過霓虹裝置展覽、體驗活動、互動遊戲及專訪短片,讓大家探索城市中不同燈光背後的故事,感受電力、燈光及文化傳承的連繫。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霓虹裝置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霓虹裝置

由即日至 2025 年 3 月 16 日,文化館內增設三組霓虹裝置作期間限定展覽,不僅還原了歷史店舖的舊霓虹燈招牌,並引入現代視覺藝術手法,混合使用回收循環再用及新製作的霓虹光管設計霓虹裝置,演繹霓虹的美學及文化價值,展現傳統霓虹技術的傳承及創新,與文化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相符。三組霓虹裝置包括:

更多相片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霓虹裝置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霓虹裝置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三組不同主題的霓虹裝置,在現代視覺藝術裝置手法下,重新演繹霓虹的美學及文化價值,並展現傳統霓虹技術的傳承及創新。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三組不同主題的霓虹裝置,在現代視覺藝術裝置手法下,重新演繹霓虹的美學及文化價值,並展現傳統霓虹技術的傳承及創新。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三組不同主題的霓虹裝置,在現代視覺藝術裝置手法下,重新演繹霓虹的美學及文化價值,並展現傳統霓虹技術的傳承及創新。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三組不同主題的霓虹裝置,在現代視覺藝術裝置手法下,重新演繹霓虹的美學及文化價值,並展現傳統霓虹技術的傳承及創新。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三組不同主題的霓虹裝置,在現代視覺藝術裝置手法下,重新演繹霓虹的美學及文化價值,並展現傳統霓虹技術的傳承及創新。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三組不同主題的霓虹裝置,在現代視覺藝術裝置手法下,重新演繹霓虹的美學及文化價值,並展現傳統霓虹技術的傳承及創新。

全新推出的「漫步加山」導賞團帶領參加者漫遊文化館旁的加多利山,一同散步,感受城市面貌的轉變。

全新推出的「漫步加山」導賞團帶領參加者漫遊文化館旁的加多利山,一同散步,感受城市面貌的轉變。

由即日起至 2025 年 2 月 16 日期間,公眾可在中電鐘樓文化館內參加尋寶遊戲,有機會獲得全新推出的「生活動力」萬字夾套裝。禮品派發名額有限,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由即日起至 2025 年 2 月 16 日期間,公眾可在中電鐘樓文化館內參加尋寶遊戲,有機會獲得全新推出的「生活動力」萬字夾套裝。禮品派發名額有限,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由即日起至 2025 年 3 月 16 日期間,中電鐘樓文化館推出「光 • 感發現 — 燈光下的城市」主題活動,與公眾分享電力點亮城市的不同故事。

由即日起至 2025 年 3 月 16 日期間,中電鐘樓文化館推出「光 • 感發現 — 燈光下的城市」主題活動,與公眾分享電力點亮城市的不同故事。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三組不同主題的霓虹裝置,在現代視覺藝術裝置手法下,重新演繹霓虹的美學及文化價值,並展現傳統霓虹技術的傳承及創新。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三組不同主題的霓虹裝置,在現代視覺藝術裝置手法下,重新演繹霓虹的美學及文化價值,並展現傳統霓虹技術的傳承及創新。

生活動力 — 港式冰室是中西文化結合的代表,文化館展出的「冰廳」招牌,以傳統霓虹技術製作而成,原為一面於九龍太子的冰廳招牌。冰廳結業後,東主將之贈送給招牌保育平台,是次展覽讓公眾可近距離欣賞這個招牌的歷史價值及霓虹工藝的細緻。同場亦展出由香港製造的舊式霓虹燈變壓器,縱使經歷數十載,仍然運作良好。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三組不同主題的霓虹裝置,在現代視覺藝術裝置手法下,重新演繹霓虹的美學及文化價值,並展現傳統霓虹技術的傳承及創新。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三組不同主題的霓虹裝置,在現代視覺藝術裝置手法下,重新演繹霓虹的美學及文化價值,並展現傳統霓虹技術的傳承及創新。

「樂」在彌敦 — 1970 年代,位於佐敦彌敦道一幢大廈外牆的霓虹燈招牌,是當時全球最大的霓虹燈招牌。文化館參照這個霓虹招牌安裝方法,以新舊霓虹燈管拼湊的方法,用 26 支循環再用的紅色霓虹光管以不同角度並列排放為背景,在前方設置一個新製作的「樂」字,重現招牌當年的輝煌,同時宣揚保育及可持續發展的訊息。展覽期間適逢新年節慶,參觀者更可在「樂」在彌敦展品前打卡,寓意歡樂迎新年。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三組不同主題的霓虹裝置,在現代視覺藝術裝置手法下,重新演繹霓虹的美學及文化價值,並展現傳統霓虹技術的傳承及創新。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三組不同主題的霓虹裝置,在現代視覺藝術裝置手法下,重新演繹霓虹的美學及文化價值,並展現傳統霓虹技術的傳承及創新。

看得到的電力 — 文化館正門「中華電力」的書法字是鐘樓的標記。霓虹設計師及工匠透過嶄新安裝技術,將書法字製作成霓虹字體,安裝在立體方塊狀的展示架內,觀眾可從不同角度欣賞霓虹裝置的美態,同時展示了傳統霓虹行業的技術能與時並進,透過創新思維將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表示:「中電鐘樓文化館的主題活動以不同燈光作為媒介,從歷史、文化傳承及可持續發展等角度,帶出電力如何點亮城市,非常配合中電鐘樓文化館『珍視過去.敢創未來』的理念。歡迎市民親臨這幢一級歷史建築參觀,在新年期間一起感受電力為香港帶來的生活動力。」

全新推出的「漫步加山」導賞團帶領參加者漫遊文化館旁的加多利山,一同散步,感受城市面貌的轉變。

全新推出的「漫步加山」導賞團帶領參加者漫遊文化館旁的加多利山,一同散步,感受城市面貌的轉變。

除了霓虹展覽,文化館同時推出全新的「漫步加山」導賞團,帶領參加者漫遊文化館旁的加多利山,讓他們了解這個「花園城市」一帶環境、山上房屋的建築特色及風格,以及多樣化的植物等。透過沿途觀察各項設施,如街燈、配電箱等,參加者可感受電力與城市之間的連繫。文化館也再次舉辦懷舊座枱燈工作坊,讓公眾了解昔日生活文化的同時,探索廢物升級再造的可能。公眾可於文化館網頁(www.clpulse.com)了解更多導賞團及工作坊的時間及詳情。

由即日起至 2025 年 2 月 16 日期間,公眾可在中電鐘樓文化館內參加尋寶遊戲,有機會獲得全新推出的「生活動力」萬字夾套裝。禮品派發名額有限,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由即日起至 2025 年 2 月 16 日期間,公眾可在中電鐘樓文化館內參加尋寶遊戲,有機會獲得全新推出的「生活動力」萬字夾套裝。禮品派發名額有限,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公眾亦可於 2025 年 2 月 16 日前參加館內的「尋找光.感小挑戰」活動,只需完成指定任務,即有機會獲得全新推出的「生活動力」萬字夾套裝。

由即日起至 2025 年 3 月 16 日期間,中電鐘樓文化館推出「光 • 感發現 — 燈光下的城市」主題活動,與公眾分享電力點亮城市的不同故事。

由即日起至 2025 年 3 月 16 日期間,中電鐘樓文化館推出「光 • 感發現 — 燈光下的城市」主題活動,與公眾分享電力點亮城市的不同故事。

活動期間,文化館的社交平台 Instagram(@clpulsehk)亦會發佈一系列主題短片,深入發掘各種光影背後的故事,包括霓虹裝置的製作過程、霓虹工藝的傳承與發展,以及不同燈光的冷知識等。有興趣的公眾朋友,歡迎追蹤及留意有關專頁。

文化館逢星期二、三、五至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市民可於網上(www.clpulse.com)預約導賞服務及各類體驗活動。

Tags:

新年2025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電節能低碳創明天比賽 啟發創意的減碳方案助弱勢社群改善生活

2024年12月16日 18:50 最後更新:18:50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中華電力)今年首次推出可持續發展創作計劃,透過比賽增加青少年對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的認識。計劃由中電社區節能基金資助,夥拍工程及科技學會(香港分會),舉辦「節能低碳創明天比賽」,並於12月14日進行決賽及頒獎禮。經過一番遴選,最終由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大學學生組成的U14 隊奪得大學組金獎;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組別則由香港資訊科技學院及青年學院學生組成的SD56組贏得金獎。

大學組金獎由就讀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學生組成的U14隊奪得,他們創作的Visionary智能鞋墊希望透過無線充電及觸感反應技術,為視障人士提供定位導航。

大學組金獎由就讀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學生組成的U14隊奪得,他們創作的Visionary智能鞋墊希望透過無線充電及觸感反應技術,為視障人士提供定位導航。

中電「節能低碳創明天比賽」分大學組和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組兩個組別,吸引來自不同大專院校合共超過 90 個隊伍報名參加。他們以改善弱勢社群生活及能源效益為目標,設計實用解決方案。20 隊入圍隊伍獲得中華電力資助 15,000 港元,將方案概念製作原型(Prototype),並對原型進行測試,由大會安排專業工程師及社福界代表對原型提供意見,協助參賽學生逐步將構思實踐。最後由決賽評審選出兩個組別合共8隊得獎隊伍,贏取總值110,000港元獎金。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第二排左五)、機電工程署署長潘國英(第二排左四)、中華電力輸電及供電業務部高級總監張寶中(第二排右一) 、 中華電力發電業務部高級總監劉志強(第二排左一) 、工程及科技學會(香港分會)會長麥樹麟博士(第二排左二)及工程及科技學會亞太地區委員會主席陳國華(第二排右二)與金獎隊伍合照。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第二排左五)、機電工程署署長潘國英(第二排左四)、中華電力輸電及供電業務部高級總監張寶中(第二排右一) 、 中華電力發電業務部高級總監劉志強(第二排左一) 、工程及科技學會(香港分會)會長麥樹麟博士(第二排左二)及工程及科技學會亞太地區委員會主席陳國華(第二排右二)與金獎隊伍合照。

比賽頒獎禮由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機電工程署署長潘國英及工程及科技學會(香港分會)會長麥樹麟博士擔任主禮嘉賓。決賽評審成員由來自中華電力、機電工程署、工程及科技學會(香港分會)的專業工程師,以及社福機構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及東華三院代表組成。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表示:「中華電力舉辦『節能低碳創明天比賽』希望鼓勵年青人發揮創意,亦多關心社會,利用大家在能源效益及節能方面的知識,協助弱勢社群改變用電習慣及生活質素。參賽隊伍設計的方案無論在技術可行性、創新性,以及對有需要人士的裨益等都表現突出。我希望同學在比賽中有所得著,為可持續發展出力。」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在「節能低碳創明天比賽」頒獎禮上表示,中華電力藉比賽鼓勵年青人發揮創意,利用大家在能源效益及節能方面的知識,協助弱勢社群改變用電習慣及生活質素。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在「節能低碳創明天比賽」頒獎禮上表示,中華電力藉比賽鼓勵年青人發揮創意,利用大家在能源效益及節能方面的知識,協助弱勢社群改變用電習慣及生活質素。

機電工程署署長潘國英讚揚入圍隊伍開發的方案展現了無限創意,更體現了敏銳的觀察力和強大的執行力。他表示:「實現碳中和需要跨界別合作,而工程師往往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今天的比賽展示了企業、工程專業、學術界及社福界的緊密合作。同學的創新思維和實踐精神,正是成為優秀工程師的基石。」

機電工程署署長潘國英讚揚中華電力舉辦是次比賽展示了企業、工程專業、學術界及社福界的緊密合作。

機電工程署署長潘國英讚揚中華電力舉辦是次比賽展示了企業、工程專業、學術界及社福界的緊密合作。

隊伍U14 勇奪大學組金獎,團隊發明充電震動鞋墊,期望借助觸感反應,為視障人士提供定位導航。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梁芷珊表示:「有些視障人士同時有聽力問題,坊間一些協助視障人士的工具多以聲音導航為主,忽略了這群極有需要的受眾。我們研發的鞋墊以不同的震動帶視障人士到達想去的地方,並提醒他們前面有障礙物,確保安全。」

入圍隊伍向主禮嘉賓團展示研究成果及原型方案。

入圍隊伍向主禮嘉賓團展示研究成果及原型方案。

奪得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組金獎的隊伍 SD56 ,同樣關注視障人士的需要。來自香港資訊科技學院的隊長尹文敬表示,即使人工智能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視障人士仍難以從中受惠。他們希望未來繼續改進研發方案,減少視障人士上網處理資訊所需時間,改善他們的上網體驗,進一步拉近他們與資訊科技世界的距離。

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組金獎得主是來自香港資訊科技學院及青年學院的學生,研發方案AI螢幕閱讀器2.0以人工智能技術,為視障及有需要人士提供網頁圖片描述。

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組金獎得主是來自香港資訊科技學院及青年學院的學生,研發方案AI螢幕閱讀器2.0以人工智能技術,為視障及有需要人士提供網頁圖片描述。

中電「節能低碳創明天比賽」於今年九月展開,參賽隊伍需要研究社會,或特定弱勢社群,包括長者、殘疾人士和低收入家庭等的能源需求和行為,再構思解決方案。活動邀得六間大專院校作學術夥伴協助推廣,並獲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及東華三院支持。大會先為參賽學生安排設計思維工作坊,提升他們的解難能力 ;並由社福機構代表分享弱勢社群所面對的生活現況及痛點,讓學生能設計出更切合社會需要的解決方案,合力建構可持續發展的低碳城市。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右六 )頒發紀念品予多位比賽評審,感謝他們對活動的支持。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右六 )頒發紀念品予多位比賽評審,感謝他們對活動的支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