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說,首輪政府聯同16間非政府機構,共資助了217支團隊,其中70支團隊已成功落戶內地城市的不同雙創基地。

梁宏正指,政府設有四個支援青年創業的計劃,相輔相成。政府新聞網圖片
負責協助青年創業的保良局青少年事務部督導主任廖爾德說,青年隻身到其他地方創業,必然有很多憂慮,包括人脈、創業成本、當地法規等。

廖爾德說,保良局提供一系列孵化服務,包括一對一專業諮詢,全力協助青年到大灣區創業。政府新聞網圖片
除提供最高60萬元的資本資金,保良局也提供一系列孵化服務,包括一對一專業諮詢,又會在本地青年進入大灣區市場前舉行不同營商講座,並帶領他們到東莞、廣州、深圳等不同地方交流,讓他們認識大灣區初創基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地方發展。

保良局通過政府資助推出創業經理人計劃,活動包括帶領青年創業家到東莞、廣州、深圳等不同地方交流,讓他們認識大灣區初創基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地方發展。保良局提供相片
其中一位獲資助青年羅允傑,利用資金與本地大學合作,研發自家品牌的鞋墊產品,進行了為期兩年的產品研發及臨床實驗,推出專為患有筋膜炎、扁平足及糖尿病等長者設計的減痛鞋墊,在公共屋邨派發,並積極推廣腳部健康活動。

羅允傑利用部分資助在內地的工廠開發模具和產品。政府新聞網圖片
曾參加這些交流的另一名香港青年馮耀東,實地視察後選擇在廣州設立內地辦公室。馮耀東的公司同樣獲得資助,主力研發延展實境科技服務,着重把人工智能、擴增實境等技術結合不同方案,製成互動體驗。
除為政府和公營機構研發精神健康、禁毒等社區教育內容,該公司也有推出運動電競等商業項目。現時,公司在廣州和香港均設有辦公室,香港主力遊戲研發,廣州則負責雲端和網頁開發,兩地辦公室互補不足。

馮耀東的公司主力研發延展實境科技服務,在廣州和香港均設有辦公室。政府新聞網圖片
梁宏正說,民青局在支援青年創業方面還有三個不同計劃,包括創新創業基地體驗資助、青年初創實習計劃、以及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第二輪的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將優化不同安排,吸引更多青年團隊參與,讓他們在兩地找到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