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黎繼早前在庭上發表政治言論遭法官駁斥後,在本周庭審中,黎又多次因對控方的提問顯得不耐煩,甚至出言反諷,遭法官打斷並斥黎答非所問,甚至發表個人政治評論,更自作聰明,指黎此舉只會令審訊過程更長,質問黎是否想「審到下年」。
法官要求黎克制自己回答問題
在24日的聆訊中,控方展示黎於2020年6月14日在專欄「成敗樂一笑」刊出題為「窒息中的香港人 逃亡還是抗爭」的文章,提到「中共對付抗爭問題,從來不去了解幾百萬人行出來遊行抗爭,尤其是年輕人寫下遺書連命都不要⋯」。
文章又提到「國安法不僅把香港變成沒有自由法治的一般大陸城市,甚至會是新疆一般恐怖籠罩下的集中營」。
控方質疑黎在文中的指控完全沒事實基礎,黎反問「如果你誠實地問自己,現在香港還有誰能說實話?」,法官杜麗冰聞言直斥:「黎先生,我不允許發表任何政治言論,回答問題!」,黎答稱「我不是在發表政治言論」。控方再問黎的指控是否完全沒有基礎?黎答「你可以這樣說」;控方再問是否源自黎的個人感受?黎指,是來自他聽到的資訊,而不幸地這些都已實現了。杜官此時又再提醒黎指:「又來了,你不是在回答問題,請克制自己回答問題,作出這些陳述是沒用的,我們不會給予任何比重」,黎才答「OK」。
法官再警告黎不要發表政治言論 直指「沒人要你解釋任何事情」
控方展示黎於 2020 年 7 月 12 日刊出另一篇專欄文章,題為「從荒蕪到繁榮 再墜封建懸崖」,提到「港澳辦主任鄧中華說,國安法立法非一次性,就是說還未夠辣,繼續會制訂相關加辣法律,難保以後不會有電子監控向關住百萬人的集中營。」控方問黎這是否沒基礎的推測,是黎的想像?黎不同意。
文章亦提到「香港除了恐慌,要顧慮的還有生計,不是願意做順民以後生活照常工作照舊,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營商環境變了,我們生活質素和工作機會也會改變…香港國際金融貿易中心的地位必然告終…」黎說,當時是其推測,但均已實現了。控黎是煽動恐懼?黎否認,指香港已失去金融中心地位;控方問但當時金融中心地位還在?黎指「我認為我們現在不再擁有金融中心的地位」。
法官杜麗冰糾正,指控方是問黎撰文時,是否仍擁有金融中心地位?黎答稱「但我的推測實現了」,杜官再追問「這不是理由,當你寫那篇文章時,你在猜測,而你的猜測沒任何依據,是否這樣?」,黎指「我有我的基礎,那就是我為何說實現了的原因」;杜官聞言再警告黎:「你必須要回答向你指出的問題,不要作出政治言論」,黎問「我能解釋嗎?」,杜官提高聲線說:「不能!」,黎指「如不能解釋,我的答案會不完整」,杜官再稱「不能!不能!沒有人問你要解釋任何事情,你只需回答問題!」。
黎揶揄控方重複問題 再遭法官警告
控方就黎的訪談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提問,黎在節目中提到《國安法》代表著香港的喪鐘,又指《國安法》取代了《基本法》。控方質疑黎在節目發言前,沒作核實?黎承認沒有。
黎在節目又提到,生意人要交保護費,「向官員尋求保護,也意味香港將像中國一樣腐敗」,因為法治不再存在,人權也不再受保障。控方指黎意圖引起人們對《國安法》的恐懼?黎否認,強調是其猜測。控方指,黎還提到「中共可以撕毀《基本法》」,控方指黎藉節目引起仇恨對港府和中央的情緒、煽動不守法?黎庭上一概不同意,還指控方「你每次都重複同樣問題」。
法官李素蘭此時再提醒,黎應直接回答同意或不同意,問黎「你明白嗎?」,惟黎沒回應;控方再問黎「你明白嗎?」黎仍沒作聲;控方再問「黎先生,你明白法官的意思嗎?」黎亦沒回應;法官李素蘭再問:「你明白還是不明白?」,黎才說明白。
黎反諷控方 遭法官斥自作聰明 強調控方問題恰當
在25日的聆訊中,控方展示2020年7月4日《蘋果》論壇版一篇文章「槍桿下何來安居樂業?」,由作者「一劍飄塵」撰寫。文章提到「首先國安法的操作方式完全違背了一國兩制,屬於中共強硬干涉香港立法,已經引起美國強烈反彈。為幫助香港人民,美國早前出台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在目前中美對抗大環境下,等於是對美國一次小規模偷襲珍珠港,美國肯定會報復直至取消香港自治待遇。香港還能保留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嗎?…」。
黎指,不完全同意文中所寫;控方指黎曾讚揚「一劍飄塵」的文章寫得好,黎確認,但指不是全部都好。控方再問黎同意「美國肯定會報復直至取消香港自治待遇」?黎指,他不完全同意美方會報復,但同意美方因應《國安法》,改變香港的特殊地位待遇。
控方再問黎,作者要求針對中國制裁及採取敵對行動?黎指,僅閱讀對方的文章,又指文章提倡針對香港的制裁。控方指文章試圖引起針對中央政府及香港的仇恨?黎指,這是他人撰寫的文章,他怎麼知道他人的想法,又質疑控方怎知道,認為「太神奇了」,反問控方「 How could I agree? (我怎能同意呢?)」
控方再指,文章激使香港居民循非法手段改變現有合法制度?黎答「我怎能知道?」,又反問控方:「請告訴我,我只想知道,你知道,因為你太聰明了 (Tell me please. I’m just wondering, you know, because you’re so smart.)」。
法官李素蘭聞言即打斷黎,指控方只是問恰當的問題,黎不應作出評論,亦不要自作聰明。法官李運騰亦提醒,黎只需回答同意與否,因涉案文章有過百篇,如黎再這樣回答,案件會「審到下年」。
黎指遭控方「迫害」 法官即時糾正是「法律程序」
到28日的庭審,控方展示2020年8月18日的「Live Chat」節目提到「我還會做同樣的事,還會走同樣的路嗎?我幾乎立即想到,是的,我會的,因為這就是我的性格。」,黎又提到「現在很多人仍然勇敢抵抗,就像我自己、《蘋果日報》,我們仍然勇敢抵抗,繼續我們的事業,繼續前進,繼續奮鬥。」
控方問黎提到《蘋果》如常運作?黎庭上指,他不會非法地營運《蘋果》,又指控方不能使用「如常」這字眼。法官杜麗冰問,即黎不同意?黎稱,當然不同意。
杜官再提醒黎,控方指出案情是其責任,黎只需回答同意與否,「否則下年都會還在這裡,請你簡短回答及有耐性」。杜官指,控方指出案情是法庭程序;黎回應稱,案情是一件事,控方將字眼加諸於其口是另一件事。
控方再指,黎無在節目稱過往做的事在法例生效後可能違法,黎指這是不言而喻,批評控方扭曲其觀點。法官李運騰此時提醒,控方在黎作供完畢後會陳詞,現時向黎指出案情,讓他解釋,是對其公平的做法;黎回應說:「我不習慣這種迫害」;法官杜麗冰聞言即糾正非迫害,而是法律程序的要求,黎才稱「OK (明白)」。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