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本周庭審中,控方指黎透過刊於《蘋果》的專欄文章、個人Twitter帖文及直播訪談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等多個平台,發佈涉要求外國制裁中港的文章及言論,以削弱《國安法》的效力,黎庭上一度辯稱《國安法》生效後已無再要求外國制裁,亦知悉「勾結外國勢力」為大罪,但承認無要求下架,更同意自己在法例底線下「擦邊球」。
在24日的聆訊中,控方展示2020年7月19日黎一篇專欄文章、題為「時間就是武器」,提到「國安法掀起國際政府的反彈前所未有,最後國際的制裁會比當年六四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又提到「我也不相信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共的制裁會放緩」,控方問黎希望這情況發生?黎否認;控方質疑黎一直倡因應《國安法》,針對中央政府實施制裁?黎指這是《國安法》時發生的事。法官李素蘭問,當《國安法》實施後,黎不再想制裁?黎同意,指《國安法》實施後, 提倡制裁已變得非法。
《蘋果》論壇版文章提及制裁 改變香港貿易地位待遇
到25日的庭審,控方展示2020年7月4日《蘋果》論壇版一篇題為「槍桿下何來安居樂業?」的文章,作者為「一劍飄塵」,提到「首先國安法的操作方式完全違背了一國兩制,屬於中共強硬干涉香港立法,已經引起美國強烈反彈。為幫助香港人民,美國早前出台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每年審核香港自治地位…美國肯定會報復直至取消香港自治待遇。香港還能保留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嗎?」。
黎承認,同意美國會因應《國安法》,改變香港貿地位待遇。法官李運騰問黎有否著論壇版主管楊清奇要求作者不要再撰涉制裁文章?黎指沒有,因他看不到文中提及制裁。
但「一劍飄塵」於2020年7月18日的文章「美國會制裁林鄭月娥嗎?」,就提到「《香港自治法案》就是專門對付林鄭之類的香港官員。因為這個法案對中國官員影響有限…美國制裁手段繁多,包括凍結資產、拒絕入境等」。
在26日的聆訊中,控方再引述多篇海外作者的文章,其中一篇為作者Michael Cox撰寫、於2020年12月15日刊出的「Time for UK to bring HSBC to heel」文章提到要求英國實施如美國一樣的懲罰措施。
黎於節目指與外國人勾結是大罪
另2020年11月20日的「Live Chat」節目,當時嘉賓包括前以色列副總理Natan Sharansky,黎提到「雖然我知道和你(前以色列副總理)說話、和很多人說話,會惹上大麻煩,因為這等同與外國人勾結,在這裡是大罪。但我必須堅持,堅持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控方問黎知道勾結外國勢力是大罪,但仍表示須堅持?黎確認,但指他當時所做的事,並非與外國人勾結。
控方指即使黎認為自己會違反《國安法》仍會繼續?黎否認,指他在《國安法》實施前所做的事,在實施後已變得非法,他不會這樣做。惟控方指,黎在《國安法》生效後仍重複要求制裁中港。
黎承認接受《霍士》訪問曾提倡制裁 認為是改變中國的方法之一
27日的審訊中,控方指黎多次接受外媒訪問均有提倡制裁,包括2020年5月26日接受美國《霍士財經網》(Fox Business)主持Maria Bartiomo訪問,提到當時將實施《國安法》,會產生嚴重後果,希望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採取行動拯救香港。黎又提到「制裁他們,凍結官員在美國和世界各地的貪腐銀行戶口,制裁他們的技術產品,或停止向中國傳送技術產品」,黎同意他提倡制裁,亦同意制裁是改變中共的方法之一。而黎受訪後,Maria Bartiomo更向黎發訊息指,會傳送訪問片段予時任美總統特朗普。
黎承認把阻止《國安法》生效與疫情綑綁 促特朗普實施制裁
控方另展示2020年6月8日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的訪談,黎提到「我認為美國應該制裁中國,應該懲罰中國,否則就沒有希望了」,又指特朗普在競選連任期間,透過制裁來懲罰中國,用行動來緩解美國人因中國人帶來冠狀病毒,所遭受的痛苦和憤怒。
黎承認,他想激勵特朗普就新冠病毒事件採取行動,並人阻止《國安法》生效,認為可讓特朗普爭取連任。法官杜麗冰問黎將兩者綑綁,使其更具吸引力?黎同意。
黎確認受訪倡美國制裁中國以削弱《國安法》效力
黎於2020年6月10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RFA )訪問,提到外國應對中國實施制裁,有機會阻止《國安法》實施,或即使實施了,也能減弱其效力。 控方再展示另一Twitter帖文提到「美國政府應該對出賣用戶隱私的 #CCP附屬公司實施制裁進行報復。」,控方問黎是否提倡美國制裁中共?黎確認。
黎確認帖文提倡以《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針對中共實施制裁
控方引述於2020年6月25日的帖文,提到「沒有人應該向中共欺凌行為屈服,公開證據或釋放兩名Michaels。只有恐怖分子才會抓捕外國公民,作為人質和討價還價。參與此類侵犯人權行為的中共幹部應按MagnitskyAct受到制裁」。控方指,黎提倡以《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針對中共實施制裁?黎確認。
控方再展示於2020年6月28日的帖文,提到「林鄭月娥、梁愛詩及鄭若驊等人,他們聲稱不知道《國安法》細節。也許他們公開這樣做,是為了將來面臨制裁時,可以無知作為個人辯護。」
黎承認《國安法》後沒要求帖文下架
兩天後黎與李兆富的WhatsApp對話,黎向李發送新聞「鍾國斌:商界憂美辣招制裁」及相應Twitter帖文,「支持《國安法》的商界人士,他們擔心自己會受美國制裁,他們應該擔心,不應該允許他們與美國公司做生意。」控方問黎是否同意不應讓支持《國安法》的商界人士與美國公司做生意?黎確認。
控方問在《國安法》實施後,黎從沒要求下架Twitter內的帖文?黎指因這些是《國安法》前的帖文,故沒要求下架,因從來沒想過帖文違法。
控方質疑黎不擔心《國安法》後果 繼續其言行
惟《國安法》生效後,2020年7月5日黎的專欄文章「飛翔吧 良知的脊梁在撐着」刊出,提到「有心人說,快點走,勾結外國勢力是叛國罪,可以是槍斃的啊!我說,我不走,煮到來就食,走了我還怎能做人」。控方問黎當時不害怕《國安法》?黎稱,他警惕《國安法》可怕的後果,但他不害怕,認為即使所做的事合法,也會有後果,因紅線很模糊。
控方指黎在《國安法》後仍意圖繼續做同樣的事 黎:別以為我是白痴弱智
到28日的庭審,控方指黎曾多次表達即使《國安法》生效後,黎仍意圖繼續做一直做的事,包括2020年10月6日的「A Conversation with Jimmy Lai at the Napa Institute 2020 Summer Conference」中,黎憶述8月被捕後,關押在收押所及睡在地板,當時問自己:「如果我知道將面臨坐牢,我還會做同樣的事情嗎?」,他很快回答自己:「我會做同樣的事情,因為這就是我的方式,這就是我的性格」。 控方指黎一直想做《國安法》生效前的同樣事情,即使《國安法》後變得非法?黎指「別以為我是白痴,別以為我是弱智。」
黎認會在《國安法》紅線下打「擦邊球」
不過,黎卻承認《國安法》生效後仍會「冒險」。控方展示2020年11月20日黎與前以色列副總理Natan Sharansky對談,黎提到「雖然知道和你說話、和很多人說話,會惹上大麻煩,因為這等同與外國人勾結,在這裡是大罪。但我必須堅持,堅持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因為很多人都寄望於我。」
法官杜麗冰質疑,黎指與外國人聊天可能被視為勾結,但黎仍會繼續,似乎與早前說法不符?黎指,不認為與外國人交談是勾結,但可能會被視為勾結,因《國安法》紅線模糊;法官李運騰追問,黎為何不直接遠離紅線?黎指,當站出來為爭取和維護自由而奮鬥時,無法將自己拉得太遠;李官再問,黎當時在打「擦邊球」?黎確認。
控方指黎意圖Twitter發帖要求制裁 黎否認指已發生
控方之後展示,在《國安法》生效後,黎仍持續尋求國際支持,包括2020年7月22日黎的「徒弟」李兆富向黎指「美國要求中國關閉休士頓大使館」,黎回應「特朗普正利用對中國的一系列制裁措施,作為他的競選策略。非常聰明,拜登只能說,但他會行動。行動勝於雄辯!」。
2020年7月23日黎的 Twitter帖文便提及上述,並轉發了《蘋果》的Twitter帖文指「中國當局表示,美國給予北京72小時,要求關閉其駐休士頓領事館,中國當局譴責這項史無前例的舉動,並威脅會報復。」
7月 22 日黎發訊息予李兆富指「這是防止侵犯人權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要令犯下令人髮指行為的人,負上個人責任。」,並附上《蘋果》連結,關於與香港有聯繫的公司,因新疆侵犯人權而面臨美國制裁。
法官質疑黎迴避問題 5分鐘前後改變口供
控方問,黎指「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指美國制裁?黎確認。控方指「要公司負責」意指制裁?黎指他沒這樣說,只說最有效方法是令人負責。法官李素蘭質疑,黎5分鐘前才確認其答案,之後又迴避問題。黎指,他可能聽錯,強調他僅陳述已發生的事。
控方指黎於《國安法》後仍重複要求制裁官員
控方展示2020年12月1日黎的Twitter 帖文,提到「拜登政府應知道透過讓那些教唆中共鎮壓的人承擔個人責任,這些措施可以挫敗他們作惡的士氣,因此即使這些措施看起來,帶來少許不便,也會有效」,並附上新聞連結,提到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稱因美國制裁,家裡有成堆現金。
控方又展示黎於2020年8月7日與李兆富的對話,李指美國財政部對11名破壞香港自治、限制香港市民言論或集會自由的人士實施制裁,當時黎指:「那些選舉主任呢?他們基於政治原因取消參選人資格,應否負個人責任?」。
黎Twitter翌日轉發了《蘋果》的帖文提及上述事情。控方指,黎在《國安法》後重複要求香港及中國官員實施制裁?黎辯稱,只認為這些人要負上責任,沒提及制裁。
黎承認節目中主張其他國家與美國結盟 以技術制裁制衡中國
控方展示2020年9月24日「Live Chat」節目,黎提美國制裁導致中國在許多方面不得不依賴台灣,如果對中國展開知識和技術制裁,台灣或成為亞洲的矽谷,認為所有國家都必須幫助台灣,因為它們都面臨著同樣的敵人。
控方問黎是指美國對中國技術制裁,導致中國的初創企業需要搬到台灣?黎同意,指是其意見。控方問,黎當時是否認為台灣地位應該提升,以便與美國結盟,從而影響中國?黎亦同意。
黎節目中倡歐洲國家跟隨美國對中國實施科技禁運
控方又展示2020年10月1日「Live Chat」節目,討論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制裁,提到台灣可成為對抗中國的最大槓桿,又指歐洲國家十分依賴美國技術,他們可能仿效美國,對中國進行技術制裁。如果對中國進行科技制裁,中國科技研究將發生非常大變化。
黎撰文指美國對華科技制裁將助台發展為亞洲「矽谷」
黎於2020年10月11日刊出的專欄文章「台灣也要感謝黨」,提到「美國對中國的高科技和晶片封鎖,也將牽制西方陣營和日本澳洲等國家,封鎖他們出口高科技和晶片到中國。這將大大打擊中國經濟發展和科技研發。」
文章又提到「面對全面的制裁,中國的科技研發就更加寸步難行…台灣有深厚的科技基礎和完整半導體產業鏈,是個理想的選擇…將吸引更多科技研發公司到台灣,蓬勃其科技行業,發展為亞洲的矽谷。」黎辯稱,只是陳述當時情況及分析,指西方國家已追隨美國。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