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布,內地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升至50.5,創1年新高,比2月升0.3點,反映製造業擴張步伐加快。
大型企業PMI回落1.3點至51.2,中型及小型企業PMI分別升至49.9及49.6,分別升0.7及3.3點,仍處於收縮水平。
至於3月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升至50.8,上升0.4點;綜合PMI產出指數亦升至51.4,升0.3點,兩者都創3個月高位。
統計局表示,春節因素影響逐步消退,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加快,各項PMI數據按月都升,並持續處於擴張水平,內地經濟保持擴張。
其中,製造業生產及需求都回升,帶動企業採購量連續兩個月擴張。近期原油及鐵礦石等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導致主要原材料購進及出廠價格都跌,製造業市場價格水平下降。
踏入春季,全國多個城市正值花期,各地推動賞花經濟。在北京,賞櫻熱點之一的玉淵潭公園,吸引不少民眾及遊客賞花打卡。
園區推出多款以櫻花為主題的文創產品增加收入,好像磁石貼、雨傘、抱枕及首飾等,亦有櫻花造型的文創雪糕。有當地人認為,產品加入櫻花元素具吸引力。不少流動餐飲攤檔亦以櫻花作為賣點,但有檔主反映生意不似預期,園區的客流量雖然多,但整體消費能力一般,展期已過一半,仍未能賺回成本。
被譽為「桃花第一村」的西藏林芝市巴宜區嘎拉村,種植逾1250棵野生桃樹,襯托一大片油菜花海及雪山景色,是市內的著名賞花熱點。現時村內7成收入來自桃花園,村長說最巔峰時期,單日門票收入可達到20萬元人民幣以上,令村民生活條件大有改善,毋須再遠赴外地工作。
賞花經濟促進當地旅遊熱潮,亦惠及周邊的山村。位於林芝市魯朗鎮的扎西崗村,村民以往主要靠從事農牧業維生,現時全村改為經營民宿及提供騎馬、射箭等民俗旅遊項目。去年經濟總收入超過2100萬元人民幣,人均可支配收入4萬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