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國家的東江水,是香港的生命之源。東江水佔全香港的食水用量,達到七成至八成,支撐香港經濟持續發展,滋養香港市民安居樂業。
李家超在東江水供港六十周年紀念典禮暨「舞動水滴展」開幕禮致辭,他表示,1963年5月,香港遭逢百年一遇的大旱災,當時三百多萬人口,每四天才能獲得供水一次,每次只有四個小時,供水時,每家每戶都馬上打開水龍頭,住在比較高層的單位,往往因為水壓不足而獲不到足夠的水量,所以當時經常聽到一句話,就是「樓下閂水喉」,反映當年在東江供水前,香港市民的生活艱苦。
他認為,東江水對於香港,有五大意義,包括承載着血濃於水的家國深情、構築着未雨綢繆的長遠謀劃、奔湧着協同創新的發展智慧、融和着東西薈萃的百川匯流,以及滋養着代代相傳的感恩情懷。
李家超提到,明天將舉辦「國際水務領袖高峰論壇」,滙聚內地和海外水資源管理、水利建設的專家和國際組織領導,把專業知識和經驗「引進來」,促進跨地域、跨界別協作,助力國家的發展優勢「走出去」,向世界說好中國水利好故事。
今天將開幕的「舞動水滴展」大型展覽,以「一脈相連、飲水思源」為主題,向香港呈現東江水供港的珍貴歷史,讓市民認識和感謝國家對香港的關愛和照顧,讓這份家國情懷一代一代承傳下去。
李家超出席東江水供港六十周年紀念典禮暨「舞動水滴展」。(政府新聞處)
醫務衞生局表示,《星島日報》今日引述個別人士有關另類煙和水煙的言論,指控煙政策會破壞遊客觀感,發言人對有關報道內容失實和誤導公眾表示遺憾,醫衞局提出10項短期控煙措施已充分考慮旅遊業的情況,措施並不會影響旅客訪港意欲。
在另類煙方面,訪港旅客早於3年前已不可攜帶另類煙來港或在抵港後購買另類煙。本港旅遊業不但沒有受影響,去年訪港旅客人數更已回復至疫情前水平,經陸路邊境管制站的旅客人數更超越疫情前水平。聲稱特區政府計劃進一步禁止管有另類煙物質會影響旅客訪港意欲,完全漠視另類煙已於3年前禁止入口包括攜帶入境,以及售賣的事實,亦刻意遺漏訪港旅客現時不可攜帶另類煙來港或在抵港後購買另類煙的說明,誤導公眾和旅客。
發言人表示,另類煙絕非如報道所指的「減害」產品。另類煙已被證實會釋放多種可致癌、損害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有毒物質,世衞亦已明確指出沒有證據表明另類煙有助戒煙。近期電子煙機更被用作吸毒工具,混入藥物例如太空油毒可被置入電子煙機加熱成氣霧吸食。為防止另類煙這類有害產品繼續在本地流通,並從根本上處理「毒煙彈」問題,醫衞局建議禁止管有相關產品。
至於加味煙方面,政府的建議是禁止售賣加味傳統吸煙產品,並非禁止吸食,入境人士包括旅客仍舊可繼續免稅攜帶19枝煙枝入境,或按照現行制度對超過此數量的煙枝作出申報及繳稅,不論是否加味,有關建議不會對訪港旅客造成影響。為防止水煙成為煙草商另一個引誘市民特別是女性和年輕人染上煙癮的手段,有關建議亦適用於水煙。
發言人指,現時只有約一成酒吧有戶外地方可供人合法吸食水煙,報道引述香港持牌酒吧會所聯會創會會長梁立仁指有三成酒吧提供水煙,即顯示不少酒吧於禁止吸煙的地方提供水煙,形同「集體燒炭」,等同涉嫌教唆違例吸煙,或違反煙草售賣限制。政府警告酒吧負責人和場所管理人,切勿協助任何人觸犯禁煙規定,或在法定禁煙區內向顧客提供煙草或水煙器具以作吸用,衞生署會嚴厲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