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社交網站撰文,指今年是東江水供港60周年,特區政府推出一系列活動,期望港人可以銘記歷史,飲水思源。

添馬公園舉辦大型藝術展覽「舞動水滴展」。陳國基FB圖片
陳國基在帖文內「想當年」。他說,相信老一輩的香港人一定會記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制水」之苦。「樓下閂水喉呀!」這句經典電影對白,傳神地刻劃了當時香港「水貴如油」的困境。

添馬公園舉辦大型藝術展覽「舞動水滴展」。陳國基FB圖片
1963年,香港遭遇嚴重旱災,雨量稀少,食水短缺。港英政府實施嚴格的「制水」措施,由最初每天供水3小時,至最嚴重時減少至每4天供水4小時,市民苦不堪言。各行各業亦遭重創,部分被迫減產甚至停擺,經濟發展大受打擊。

東江水供港簽約儀式歷史圖片。陳國基FB圖片
危難之際,祖國關愛香江,中央政府決定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興建長達83公里的宏大供水工程。當時國家經濟緊絀、物資匱乏,但全國各地各部門齊心支持,建設者們日夜趕工,僅用短短11個月時間,就讓飽含同胞深情的東江水奔流入港,一解港人渴水之苦。

添馬公園舉辦大型藝術展覽「舞動水滴展」。陳國基FB圖片
時至今日,東江水仍然是香港主要的食水來源,如同血脈般滋養這片土地,為香港社會經濟發展和市民安居樂業築牢根基。
今年是東江水供港60周年。為紀念這段值得銘記的重要歷史,特區政府自去年9月起推出一系列宣傳活動,讓港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好好飲水思源。除了上月在銅鑼灣和油塘舉行的專題巡迴展覽,以及走訪不同地區和學校的流動展覽車外,發展局和水務署由今日(4月1日)起至6月13日,在添馬公園舉辦大型藝術展覽「舞動水滴展」,其中焦點之一是高達28.8米的巨型水滴裝置,象徵東江水為香港注入生命力、團結共融。

添馬公園舉辦大型藝術展覽「舞動水滴展」。陳國基FB圖片
大家可以到活動網頁(https://www.wsd.gov.hk/.../publi.../events/index_id_426.html)預先登記參觀。我希望,大家透過觀展深入了解東江水供港的歷史,以及粵港兩地政府一直以來為保障東江水供港所做的大量工作,認識這項龐大供水工程對香港的重要意義,體會國家對香港的關懷和守護,感悟血濃於水的家國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