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兩少女揸電動單車馬路上亡命逆線行 網斥:想轉上元朗公路定報紙頭版!

社會事

兩少女揸電動單車馬路上亡命逆線行 網斥:想轉上元朗公路定報紙頭版!
社會事

社會事

兩少女揸電動單車馬路上亡命逆線行 網斥:想轉上元朗公路定報紙頭版!

2025年04月11日 12:30 最後更新:16:14

警方經常在不同的地點打擊駕駛未經登記及領牌的電動可移動工具,但依然有市民違反交通條例,在馬路上鋌而走險。日前就有網民影到有兩名少女騎著電動單車,在馬路上逆線行駛,更橫過多條行車線,網民直斥:害己害人!

日前就有網民影到有兩名少女騎著電動單車,在馬路上逆線行駛。網上圖片

日前就有網民影到有兩名少女騎著電動單車,在馬路上逆線行駛。網上圖片

鐵騎士更出聲勸止不受理會

更多相片
日前就有網民影到有兩名少女騎著電動單車,在馬路上逆線行駛。網上圖片

日前就有網民影到有兩名少女騎著電動單車,在馬路上逆線行駛。網上圖片

一位鐵騎士更忍不住出聲勸止,大叫「返入去,返入去啊!」。網上圖片

一位鐵騎士更忍不住出聲勸止,大叫「返入去,返入去啊!」。網上圖片

一位鐵騎士更忍不住出聲勸止,大叫「返入去,返入去啊!」。網上圖片

一位鐵騎士更忍不住出聲勸止,大叫「返入去,返入去啊!」。網上圖片

但揸電動單車的少女竟回應:「乜嘢話」,跟住又繼續罔顧安全,肆無忌憚在馬路上逆線行駛。網上圖片

但揸電動單車的少女竟回應:「乜嘢話」,跟住又繼續罔顧安全,肆無忌憚在馬路上逆線行駛。網上圖片

期間,她們停在路邊拿出手機,似乎在研究行駛路線。網上圖片

期間,她們停在路邊拿出手機,似乎在研究行駛路線。網上圖片

兩位少女坐着電動單車,最後橫越多條行車線,消失在鏡頭中。網上圖片

兩位少女坐着電動單車,最後橫越多條行車線,消失在鏡頭中。網上圖片

兩位少女坐着電動單車,最後橫越多條行車線,消失在鏡頭中。網上圖片

兩位少女坐着電動單車,最後橫越多條行車線,消失在鏡頭中。網上圖片

日前網上流出片段,屯門藍地有網民拍攝到有一名少女騎電動單車,在夜晚的時分載着另一名穿睡衣的少女,在馬路上逆線行駛,當時有不少車輛迎面而來,非常危險,其中一位鐵騎士更忍不住出聲勸止,大叫「返入去,返入去啊!」但揸電動單車的少女竟回應:「乜嘢話」,跟住又繼續罔顧安全,肆無忌憚在馬路上前行,最後更橫越多條行車線,消失在鏡頭中。樓主不禁無奈寫道:「呢兩個遲(早)變孝順女加害X死啲司機。」

一位鐵騎士更忍不住出聲勸止,大叫「返入去,返入去啊!」。網上圖片

一位鐵騎士更忍不住出聲勸止,大叫「返入去,返入去啊!」。網上圖片

一位鐵騎士更忍不住出聲勸止,大叫「返入去,返入去啊!」。網上圖片

一位鐵騎士更忍不住出聲勸止,大叫「返入去,返入去啊!」。網上圖片

但揸電動單車的少女竟回應:「乜嘢話」,跟住又繼續罔顧安全,肆無忌憚在馬路上逆線行駛。網上圖片

但揸電動單車的少女竟回應:「乜嘢話」,跟住又繼續罔顧安全,肆無忌憚在馬路上逆線行駛。網上圖片

網斥:逆線高速衝燈超載樣樣齊

睇到短片的網民都怒斥兩名少女害人害己,他們留言:「逆線高速衝燈超載樣樣齊」、「兩件白痴想轉上元朗公路定報紙頭版?單車徑無人無車,富泰又有燈位過馬路,唔該唔好累司機撞死佢哋。」、「呢個位之前都撞過亂過馬路嘅人」、「差佬做野未,周街電動車」、「唔好累人啦,電動單車行逆線。」、「見過佢地好似喺富泰住架」。

期間,她們停在路邊拿出手機,似乎在研究行駛路線。網上圖片

期間,她們停在路邊拿出手機,似乎在研究行駛路線。網上圖片

違例最高罰款1萬及監禁12個月

警方一直都有向公眾呼籲,電動可移動工具不宜與一般汽車共同使用路面,亦不適合於行人道或單車徑上使用。任何人在道路、行人路及單車徑上使用未經登記及領牌的電動可移動工具,可能違反香港法例第374章《道路交通條例》及其他相關法例,一經定罪,最高刑罰為罰款1萬元及監禁12個月。

兩位少女坐着電動單車,最後橫越多條行車線,消失在鏡頭中。網上圖片

兩位少女坐着電動單車,最後橫越多條行車線,消失在鏡頭中。網上圖片

兩位少女坐着電動單車,最後橫越多條行車線,消失在鏡頭中。網上圖片

兩位少女坐着電動單車,最後橫越多條行車線,消失在鏡頭中。網上圖片

近日1港男獲派長沙灣「幸福邨」一人單位,雖然對地點感到滿意,卻因單位屬於「自然身故」類型而猶豫不決。不少過來人分享親身經歷,直言這類單位「住得舒服又旺財」?

對「自然身故」性質有所顧慮

事主在Facebook「公屋討論區」發文表示,該單位沒有租金豁免優惠,加上他對「自然身故」的性質仍有所顧慮,遂上網求助網民該不該接受。

公屋示意圖。巴士的報記者攝

公屋示意圖。巴士的報記者攝

網友反指代表福氣

帖文一出立即引發網友熱烈回應,多數人認為這類單位反而代表福氣,有網友更形容是「福宅」,認為「能夠住到自然死亡的單位,證明是長壽之屋」、「自然身故的單位會守護住戶,帶來好運」、「可以住到自然死係福宅嚟」。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過來人曬經驗

一位2015年透過「特快上樓」計劃入住自然身故單位的網友現身說法,表示入住後子女順利升讀Band 1中學,直言「這間屋很旺我小朋友」。另一位2023年入住的網友也表示「住得非常舒服,所有來訪的親戚朋友都稱讚」。還有住戶分享,雖然只入住一年多,但「地點十分方便」,更巧合的是與舊同事住在同一棟大樓,彼此能夠互相照應。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網民推測:自然身故未必是在屋內過世

有網友提供客觀分析指出,其朋友獲派的同類單位,前租客實際上是在醫院長期住院後離世,推測「自然身故單位的前租客未必是在屋內過世」。更有人提醒:「銀行都不把這類單位視為凶宅,私人樓宇也經常有類似情況。」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最緊要「過到自己嗰關」

對於仍有心理障礙的申請者,網友建議可以按照傳統進行「拜四角」儀式來淨化空間。但也有網友提醒:「如果真的介意就不要勉強,心理影響很大」、「既然會提出顧慮,就不要接受比較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