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推出首座3D打印別墅,面積190平方米,樓高兩層有兩房,只花4個月竣工。網民提問:沒有地根鋼筋能防地震嗎?
不是建造而是印出來的
《NDTV》報道,由新創公司 Tvasta Engineering 推出的全新別墅,不是建造出來的,而是印出來的。最搶眼是外層牆壁,擁有獨特的波浪形條紋,要是採用傳統建築,可能要花大量時間,才能達致這樣的效果。
負責的工程師表示,廠房內的巨型打印機能夠逐層打印出住宅牆體,在打印過程中,混凝土粉、水、沙和其他添加劑被混合後通過噴嘴擠出,像牙膏一樣堆疊成預設的牆體路徑,形成一層層的「燈芯絨」效果牆。另外,每層都有一定的空間,這產生了這種空心電線的效果。
牆壁具隔熱性能全年保溫度
這棟別墅僅用4個月就竣工,外牆亮麗及還具有隔熱性能,可全年保持舒適的室內溫度,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消耗。這種創新方法消除了傳統的模板,減少了浪費,並允許創造性的建築設計。
打印屋可大規模預製
根據規劃,3D打印屋可以大規模預製,然後運到地盤組裝而成,相比傳統建築方法,具備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所需勞動力更少且能減少建築材料浪費等優點。
有網友對這棟別墅驚嘆不已,但同時提出了疑問:「這絕對是新技術,非常創新」、「別墅沒有地基和鋼筋,它能抵禦惡劣天氣,甚至大地震嗎?」
由少年警訊主辦的「創新科技大賽2024-25」結束,得獎作品包括使用充電寶充電、可登上飛機的電動輪椅、智能救生圈、樹木監測系統和訓練長者吞嚥、結合人工智能與音樂的遊戲。
反應熱烈 參賽作品逾1300
本屆比賽以「智慧城市」為主題,結合「社區安全」、「防騙滅罪」、「青年抗毒」、「人工智能」及「樂齡科技」等社會議題,吸引全港逾百所中小學隊伍參與。
智能舌訓遊戲 守護長者健康
啟基學校憑藉「好Tongue得」智能訓練遊戲榮獲高小組冠軍。該作品針對長者吞嚥困難,透過結合人工智能與音樂遊戲,讓長者跟隨音樂節奏進行舌部肌肉訓練。
高小組冠軍。
根據圖示擺動舌頭,達到訓練舌頭肌肉的效果。
根據圖示擺動舌頭,達到訓練舌頭肌肉的效果。
得獎隊伍表示,遊戲配備語音指令功能和「音樂庫」,讓長者可以聲控操作,邊聽音樂邊訓練。郭同學指,自己嫲嫲也有使用這個裝置,吞嚥情況有改善,「吞得大舊些」,並建議最好每日「玩2首歌」(即6分鐘)。
「好Tongue得」遊戲界面,可選擇歌曲及難度。
智慧監測系統 守護城市綠化
鳳溪第一中學研發的「綠化帶生長範圍監測裝置」奪得初中組冠軍。得獎隊伍指,樹木過度生長已成香港安全隱患。為解決問題,作品裝有超音波裝置,有效實時偵測樹木生長情況。若樹木生長過快,相應App則會以紅點標出位置,並將數據發送至相關部門,解決傳統人工巡查效率低下的問題。另外,裝置設有太陽能板,能自動調整角度,捕捉更多太陽光,增加續航能力。
初中組冠軍。巴士的報記者擇
若樹木生長過快,相應App則會以紅點標出位置,並將數據發送至相關部門。巴士的報記者擇
裝置設有太陽能板,能自動調整角度,捕捉更多太陽光,增加續航能力。巴士的報記者攝
創新輪椅設計 打破出行限制
聖公會李炳中學的「最輕GPS行動電源推動助行器與電輪椅整合」獲得高中組冠軍。裝置突破傳統輪椅的設計限制,採用可折疊結構與便攜電源,得獎同學解釋,傳統的電動輪椅使用鉛酸電池,無法登上飛機,但這設計使用充電寶就可充電,解決電動輪椅無法登機的難題。充滿電後,至少可使用2至3小時。
高中組冠軍。巴士的報記者攝
輪椅有GPS功能,從App上可鎖定輪椅位置。
得獎同學指,由於自己家人行動不便,但又想回鄉下探親,所以才有了這次設計靈感。不過同學表示,裝置電路多,「駁線」相當有困難,多虧老師的協助才能及時完成。
「駁線」相當有困難。巴士的報記者攝
在「助行器」模式下,只要雙手緊握扶手,助行椅便會自動向前。雙手鬆開,輪椅輪子會自動上鎖;切換成「電輪椅」模式,雙手緊握扶手,便會向前行。單手按下按鈕,就會自動拐彎。巴士的報記者攝
智能救生系統 提升海上安全
香港航海學校憑藉「空投式自動充氣救生圈」獲頒初中組傑出表現獎。得獎同學指出,船隻因慣性滑行,難以把救生圈準確拋下至墮海者的位置。而傳統救生圈重量較重,拋擲距離有限,進一步增加救援難度。
初中組傑出表現獎。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空投式自動充氣救生圈」則使用輕便且可自動充氣的救生圈,再配合無人機的飛行速度和靈活性,以及感光型開關技術,能精準空投操作,減低墜海者遇溺風險。
「少年警訊創新科技大賽2024-25 嘉年華」將在12日於科學園舉行,屆時更多比賽優秀作品將在嘉年華展出,歡迎出席與得獎者互動!
「少年警訊創新科技大賽2024-25 嘉年華」
日期: 2025-04-12 (星期六)
時間: 10:30-17:00
地點: 香港科學園高錕會議中心廣場(金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