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第一財經》報道,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今日發布關於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部分在美國流片生產的半導體產品可能因關稅漲價,模擬芯片需求料轉移至內地。
報道引述業內人士稱,不少美系芯片公司的新增訂單都已暫停報價,大家都在評估影響。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今日發布關於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集成電路」原產地按照四位稅則號改變原則認定,即流片(註:試生產)地認定為原產地。
報道指,以前行業對原產地的認定可能就是看產品標籤,因為大多數封測產能都在東南亞區域,行業原本認為關稅帶來的影響不是很大,但如果認定是流片環節,那意味著通過美國晶圓廠製造的芯片將會加收高額關稅,比如TI德州儀器、英特爾等,短期內對相關公司的模擬芯片需求將會轉移至國內。
報道指,一芯片廠商負責人指出,影響比較大的還是流片在美國的模擬芯片,這些國內能做的廠商比較多,但是數字芯片暫時還沒有太大的波動,這部分產能很多都在台灣以及亞洲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