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駐港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冀各界依托優勢講好國家及香港故事

政事

駐港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冀各界依托優勢講好國家及香港故事
政事

政事

駐港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冀各界依托優勢講好國家及香港故事

2025年04月11日 21:41 最後更新:22:56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表示,期望社會各界繼續發揮創造力和聰明才智,依托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講好香港故事和國家故事。

第三屆「我的香港故事」英文短視頻大賽。駐港公署圖片

第三屆「我的香港故事」英文短視頻大賽。駐港公署圖片

潘雲東在駐港公署舉辦的短視頻活動致辭時提出三點期望。他說國家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國際社會日益聚焦中國、矚目香港。社會各界要弘揚愛國精神,做中國優秀文化的擺渡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變,中國銳意成為不確定世界的「穩定之錨」,中國式現代化成就舉世公認,中國文化的魅力風靡世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胸懷和擔當,與叢林法則、冷戰思維、霸權雙標形成鮮明對比,各界要廣泛宣傳好中國文化、中國道路和中國方案,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潘雲東又期望,各界做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解說員,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階段,國家優勢和國際優勢集於一身,在中央大力支持下,特區政府帶領社會各界團結一心,「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希望大家發揚自強不息、敢拼敢贏的獅子山精神。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致辭。駐港公署圖片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致辭。駐港公署圖片

他亦期望,各界拓展國際視野,做把握世界變局機遇的先行者。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國際傳播格局日新月異,舊的西方話語壟斷地位和傳播霸權風光不在,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更加深入人心,期望各界用好新科技、新手段,在複雜多變的國際輿論場中牢牢掌握主動權,為國家和香港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輿論環境。

外交部駐港公署4月11日舉辦第三屆「我的香港故事」英文短視頻大賽頒獎儀式,有年輕人講述多元香港故事奪冠,另有不同國籍、種族小朋友講述香港故事奪得亞軍。

外交部駐港公署今日(11日)舉辦第三屆「我的香港故事」英文短視頻大賽頒獎儀式。巴士的報記者攝

外交部駐港公署今日(11日)舉辦第三屆「我的香港故事」英文短視頻大賽頒獎儀式。巴士的報記者攝

此次比賽中,保安局青少年制服團隊領袖論壇憑藉影片「快閃香港360」奪得冠軍,董杰彪的「尋找舊日的追憶」、油蔴地街坊會學校的「我們的家香港:輝煌的故事」獲亞軍,戴文敏、鄺詠淇的「港聲細語·香港故事」、高雷中學「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維港」及保良局李城璧中學「維港新篇」獲季軍。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巴士的報記者攝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巴士的報記者攝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表示,參賽者涵蓋學生、教師、編輯、律師、商人、研究院等各行各業;除了本地居民,也有在港從商、從業、港漂;還有以香港為第二故鄉的外籍居民和留學生。獲獎作品內容豐富,展現了香港自然風光和人文薈萃的社會面貌。

他希望香港各界大力弘揚愛國精神,做中華優秀文化的擺渡人,厚植家國情懷,做「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解說員,積極拓展國際視野,做把握時代變革機遇的先行者,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繼續依託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優勢,講好香港故事和國家故事。外交公署願意發揮外交所長,為香港同胞和各界朋友展示香港、宣介中國架設橋樑、搭建平台。

(左起:蘇宏豐、莊慧琳、翁海晴)保安局青少年制服團隊領袖論壇成員憑「快閃香港360」奪冠。巴士的報記者攝

(左起:蘇宏豐、莊慧琳、翁海晴)保安局青少年制服團隊領袖論壇成員憑「快閃香港360」奪冠。巴士的報記者攝

冠軍影片是保安局青少年制服團隊領袖論壇的「快閃香港360」,從構思到成片花費約兩個星期,為了體現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特點,4名成員幾乎走遍全港,兩天時間走了7萬多步,以年輕人的視角重新探索這個城市,展現香港國際化和保留傳統的一面,「作品不僅是視覺之旅,亦是獻給香港的一封情書。可以讓大家重新認識香港,認識到這其實是一座寶藏城市。」

(左起:高美沙、莫悅蕎)油蔴地街坊會學校的「我們的家香港:輝煌的故事」獲亞軍。巴士的報記者攝

(左起:高美沙、莫悅蕎)油蔴地街坊會學校的「我們的家香港:輝煌的故事」獲亞軍。巴士的報記者攝

董杰彪憑「尋找舊日的追憶」、油蔴地街坊會學校的「我們的家香港:輝煌的故事」獲亞軍。油蔴地街坊會學校莫悅蕎在香港出生,她表示自己最喜歡中國書法,握筆姿勢與平常不同,「雖然有難度,但十分有趣。」高美沙來自菲律賓,2017年因父親工作原因來港,她最喜歡香港的食物,「燒賣、小籠包很好吃。」

董杰彪憑「尋找舊日的追憶」獲亞軍。巴士的報記者攝

董杰彪憑「尋找舊日的追憶」獲亞軍。巴士的報記者攝

另一亞軍獲得者董杰彪表示,影片改編自真人真事,朋友的媽媽患有老人癡呆症,於是便帶著媽媽重返舊地,往媽媽曾經到過的地方,例如茶餐廳,希望以此喚起媽媽的記憶,同時也反映香港的變化。

戴文敏、鄺詠淇的「港聲細語·香港故事」、高雷中學「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維港」及保良局李城璧中學「維港新篇」獲季軍。戴文敏表示,影片從不同種族、年齡層、性別的角度出發,探討他們對香港的看法,以及對未來的展望,「在少數族裔同學的眼中,他們以香港為第二故鄉,香港是一個生活方便,有許多美食的地方,十分多元化。」

戴文敏、鄺詠淇的「港聲細語·香港故事」。巴士的報記者攝

戴文敏、鄺詠淇的「港聲細語·香港故事」。巴士的報記者攝

獲獎作品:

冠軍

保安局青少年制服團隊領袖論壇:「快閃香港360」

莊慧琳、翁海晴、蘇宏豐、謝朗研

亞軍

董杰彪:「尋找舊日的追憶」

油蔴地街坊會學校:「我們的家香港:輝煌的故事」

Dangal Zane莫悅蕎

Gurung Shristy古舒婷 

Lam Yan Yu林欣雨 

Misa Erin Kelly Gabrielle Barbado高美沙

Kaur Simrat金淑華 

Sirkina Zlata施文達 

張瑋鋒

黃苑儀

季軍

高雷中學:「我們的城市 我們的維港」

馮希諾、黃柏彥

保良局李城璧中學:「維港新篇」

林慶傑、蒙恩言、楊珀宇、温家程、曾文泰老師

戴文敏、鄺詠淇:「港聲細語·香港故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