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今早公布首季經濟增長等數據,其中GDP按年升5.4%,與同期三頭馬車經濟數字均勝過市場預期。
Shutterstock圖片
初步核算,首季GDP毛額31.8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不變價格計算,較去年同期成長5.4% ,較上年第4季提升1.2% 。市場原本預期,今年首季GDP按年增長5.2%。
首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7萬億元,按年增4.6% ,較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單計3月份則按年增長5.9%,勝市場預期的增長3.7%。
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今年首季達10.32萬億元,按年增4.2% ,較上年全年加速1個百分點;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成長8.3% 。
首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提升6.5%,較上年全年加加0.7個百分點;單計3月份按年更升7.7%,勝過市場預期的5.9%。
內地1.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超長期特別國債明天(4月23日)正式落地,今年超長特別國債落地時點較2024年大約提前了一個月,規模增加3000億元。
中國財政部
當局把手機、平板等產品納入補貼範圍。專家預計,超長期特別國債將發揮穩增長、促投資、擴內需的重要作用,今年發行高峰或在5月和8月。
1.3萬億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中,8000億元用於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5000億元用於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其中,3000億元用於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比上年增加1500億元;2000億元用於支持設備更新,比上年增加500億元。
根據財政部安排,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總計1.3萬億元,分為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三種,共發行21期,發行時間從4月至10月,發行主要集中在5月至9月。其中,4月24日將首發20年期、30年期特別國債,付息方式為按半年付息;5月23日將首發50年期特別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