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袁世凱去世,黎元洪當上大總統,實權掌握在國務總理段祺瑞手中。黎元洪當然不甘示弱,以段祺瑞為首的利益集團展開了激烈的爭權奪利鬥爭,就是史上有名的「府院之爭」。由於雙方矛盾難以調和,黎元洪請督軍團團長張勳於1917年6月入京調解。由此,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小軍閥張勳,就走上歷史前台。
早在1913年,張勳因鎮壓討袁軍有功,被袁世凱任命為長江巡閱使、安徽督軍。清朝覆亡後,為表示效忠清室,張勳禁止所部剪辮子,被稱為「辮帥」。當張勳親率5000辮子軍進京後,他目的志不在調停府院之爭,而是藉機復辟、恢復帝制。張勳急電各地清朝遺老進京,並於7月1日攆走黎元洪,把12歲的溥儀抬出來,公然宣佈復辟,改稱此年為「宣統九年」,通電全國改掛龍旗,自任首席內閣議政大臣,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
段祺瑞眼見黎元洪已被驅逐,目的已達到,故轉而聲稱反對復辟,擁護共和。他在7月2日在天津組織「討逆軍」,進京討伐張勳,一場奇特的戰爭拉開帷幕。
這場戰爭形勢「一邊倒」。討逆軍總兵力達到六萬五千人,從天津馬廠出發,很快包圍北京。張勳的辮子軍僅四千三百人。段祺瑞原以為張勳會識時務,沒想到張勳以死忠著稱,拒不讓步。這場城市保衛戰就這樣開始。
一開打,「辮子軍」就搞笑起來。因為很多士兵戰前就買好草帽,這就為了方便遮擋頭上的大辮子。有的提前將子彈收入倉庫,因為沒有子彈,就無法抵抗,當然只好投降。更有甚者,早早開始售賣軍糧充當逃跑軍費。別人來買軍糧,又敲詐勒索。
整場戰爭最激烈的戰鬥只有兩處。一處為天安門,此處為清廷禁軍守衛,均為當年八旗子弟,支持復辟,拚命阻止進攻。雙方架起大砲互相轟擊,「發炮雖多,當無甚損害」。另一處為前門箭樓。由原奉係將領湯玉麟、馮德麟率領四五十人,架起機關槍,居高臨下掃射。討逆軍避開正面火力,包圍箭樓,使其無發施展火力,直到停戰。
在京城內,辮子軍與討逆軍運用野炮、機關槍、來福槍大打出手。沒多久,辮子軍退入皇宮,與討逆軍繼續戰鬥。段祺瑞還出動空軍,扔炸彈到皇宮。辮子軍力量弱,受到全面打擊,潰不成軍。有的丟棄槍械逃跑,有的向警察廳繳械,到12日最終投降,溥儀逃到英國使館。康有為化妝進入美國使館。張勳原本準備死守,但家人請來荷蘭大使館人員,強行將他帶入荷蘭使館。歷時12天的復辟就此結束。
戰後統計,張勳部戰死百餘人,投降三千八百人,死亡率不到2%。為何出現如此局面?其實,黎元洪也不是傻的,請張勳入京時強調「毋庸多帶軍隊」,而張勳也非蠢,當初決定入京,是得到各路諸侯讚同帝制的許諾,甚至還在一副黃緞子上簽了字。他帶著四千多辮子軍出發,原來只打算嚇唬國會,根本沒想過打仗。面對段祺瑞大兵壓境,自然難以抵擋。
討逆軍對待辮子軍也算溫柔,將他們剪掉辮子後遣返回鄉,不再追究。不料,留在滁州、鳳陽、當塗、徐州等地的其他辮子軍,到處燒殺搶掠,甚至發生內訌。為此,安徽總督倪嗣沖出面,強行收編四十營的辮子軍,一律割掉辮子,取消「武定軍」番號,辮子軍從此從歷史長河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