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台記者採訪「撐警大會」期間被滋擾及辱罵

HotTV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HotTV

      HotTV

      港台記者採訪「撐警大會」期間被滋擾及辱罵

      2019年06月30日 19:43 最後更新:22:32
      本台有記者在拍攝期間,被一名身穿白色衫的男子捉住右手。(本台記者攝)

      本台有記者在拍攝期間,被一名身穿白色衫的男子捉住右手。(本台記者攝)

      金鐘添馬公園下午舉行「撐警大會」,港台記者訪問參與者期間,有在場人士不斷滋擾採訪過程,亦有人用粗口罵記者。

      另外,有警方支持者下午行經集會場地附近、俗稱「連儂牆」的一幅政府總部外牆時,因清除牆上的反對修例便利貼時,與在場人士爭執。港台記者採訪事件時,被身穿藍色及白色衫人士指罵,他們又指示其他人不要接受訪問。

      港台亦有記者在拍攝期間,被一名身穿白色衫的男子捉住右手,該名男子指示本台記者拍攝同場另一地方,記者要求他放手但不果,記者最終要由警員及在場記者護送離開。

      另外,《立場新聞》有記者在採訪「撐警大會」,被集會人士出言辱罵,並向記者潑泥濘。《立場新聞》發聲明,強烈譴責有關人士暴力攻擊及語言侮辱記者,並會就事件報警,希望警方全力調查,緝捕疑犯。

      醫務衞生局表示,《星島日報》今日引述個別人士有關另類煙和水煙的言論,指控煙政策會破壞遊客觀感,發言人對有關報道內容失實和誤導公眾表示遺憾,醫衞局提出10項短期控煙措施已充分考慮旅遊業的情況,措施並不會影響旅客訪港意欲。

      在另類煙方面,訪港旅客早於3年前已不可攜帶另類煙來港或在抵港後購買另類煙。本港旅遊業不但沒有受影響,去年訪港旅客人數更已回復至疫情前水平,經陸路邊境管制站的旅客人數更超越疫情前水平。聲稱特區政府計劃進一步禁止管有另類煙物質會影響旅客訪港意欲,完全漠視另類煙已於3年前禁止入口包括攜帶入境,以及售賣的事實,亦刻意遺漏訪港旅客現時不可攜帶另類煙來港或在抵港後購買另類煙的說明,誤導公眾和旅客。

      發言人表示,另類煙絕非如報道所指的「減害」產品。另類煙已被證實會釋放多種可致癌、損害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有毒物質,世衞亦已明確指出沒有證據表明另類煙有助戒煙。近期電子煙機更被用作吸毒工具,混入藥物例如太空油毒可被置入電子煙機加熱成氣霧吸食。為防止另類煙這類有害產品繼續在本地流通,並從根本上處理「毒煙彈」問題,醫衞局建議禁止管有相關產品。

      至於加味煙方面,政府的建議是禁止售賣加味傳統吸煙產品,並非禁止吸食,入境人士包括旅客仍舊可繼續免稅攜帶19枝煙枝入境,或按照現行制度對超過此數量的煙枝作出申報及繳稅,不論是否加味,有關建議不會對訪港旅客造成影響。為防止水煙成為煙草商另一個引誘市民特別是女性和年輕人染上煙癮的手段,有關建議亦適用於水煙。

      發言人指,現時只有約一成酒吧有戶外地方可供人合法吸食水煙,報道引述香港持牌酒吧會所聯會創會會長梁立仁指有三成酒吧提供水煙,即顯示不少酒吧於禁止吸煙的地方提供水煙,形同「集體燒炭」,等同涉嫌教唆違例吸煙,或違反煙草售賣限制。政府警告酒吧負責人和場所管理人,切勿協助任何人觸犯禁煙規定,或在法定禁煙區內向顧客提供煙草或水煙器具以作吸用,衞生署會嚴厲執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