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浸聯會高層擬安插黃絲校董入培正小學失敗 秘密名單揭原擬大舉推人入主屬下學校

博客文章

浸聯會高層擬安插黃絲校董入培正小學失敗 秘密名單揭原擬大舉推人入主屬下學校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浸聯會高層擬安插黃絲校董入培正小學失敗 秘密名單揭原擬大舉推人入主屬下學校

2020年07月11日 07:00

政治戰場蔓延到教育界,反對派除了力爭在9月立法會選舉奪取35+議席外,亦力圖將影響力伸展至學校。據悉在香港擁有龐大學校網絡的浸信會聯會(旗下學校以浸信會、培正或培道命名),其會長羅慶才牧師試圖以常務委員會名義,推薦親反對派人士加入浸信會聯會旗下各校做校董。

由一群教師及家長組成的民間團體「救救孩子」,聲稱接獲浸信會聯會屬下學校的家長求助,力阻親反對派人士加入作校董。

「救救孩子」代表到浸聯會理事會會場投訴。橙新聞圖片

「救救孩子」代表到浸聯會理事會會場投訴。橙新聞圖片

浸信會聯會辦公室本周二(7月7日)召開理事會會議,「救救孩子」多名代表到場,發起人柯朝暉要求浸信會聯會會長羅慶才牧師回應有關投訴,及停止讓散播仇恨人士進入校董會,以免阻撓國安教育。他認為若推薦反政府深⿈人士加入浸信會聯會旗下各校,以便日後繼續其政治宣傳⾏為,此舉極可能觸犯香港國安法,違背其中第9條及第10條有關校園要推行國安教育的條⽂。

浸聯會理事會會羅慶才。時代論壇圖片

浸聯會理事會會羅慶才。時代論壇圖片

根據《香港國安法》第9條指明香港應當加強維護國家安全和防範恐怖活動的⼯作。對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涉及國家安全的事宜,特區政府應當採取必要措施,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

第10條則指明香港應當通過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

浸聯會理事會常委會建議替換屬下學校校董的秘密名單,有*者為常委會建議的修改。

浸聯會理事會常委會建議替換屬下學校校董的秘密名單,有*者為常委會建議的修改。

據高人指出,過去30多年,浸聯會屬下的學校校董名單,都是由中小學及持續教育部提出一個推薦名單,給理事會整體通過,理事會通常不會修改就通過。

今次中小學及持續教育部已提出一個推薦名單,但會長羅慶才牧師,就先在理事會常委會另外提出校董名單,想在理事會通過。這份常委會的名單,推舉多人進入屬下學校的校董會,其中主攻培正小學管委會9個席位,擬加入4個深黃人士做校董,包括林海盛、張金城、李樹甘及李慶汕。

在周二晚召開的浸聯會理事會上,有人提出反對常委會名單企圖安插人員到旗下學校管委會做校董的建議,改變了多年行之有效的程序。今屆各屬下學校的校董名單,乃經中小學及持續教育部多番討論、仔細研考,再經部員一人一票投票選舉而產生。當晚林海盛和李慶汕亦有獲提名,已獲選在某些學校服務,亦有在投票中不獲支持而落選。而羅慶才會長亦有份參與投票,陳培輝副會長在場列席監票。而今他們四人以理事會常委會成員身份,試圖推翻部內選舉結果,並不合理。

結果在爭議聲中,會長羅慶才主動撤回該動議。

浸聯會理事會會羅慶才一直反對逃犯條例和國安法,他在6月29日還在浸聯會網頁發表「會長的話」,提到「國安法雖然未立,但自由就已經受限」。但文章在6月30日已在網站下架,過往數篇刊登在網頁的「會長的話」亦已消失。他承認因國安法立法令他想到將文章下架,「始終不想自己的文章影響到浸信聯會。」

今次羅慶才暫時偃旗息鼓,但家長組織不會停,他們十分擔心子女入讀的學校校董會進一步改組後,黃絲校董更多,會變得更政治化,而培正小學作為名校,具風向標作用。所以他們會正式向教育局投訴,要求教育局開file調查。他們也會致函國安顧問駱惠寧反映關注。

順便一提,無獨有偶,今年香港中文大學校友評議會選舉亦掀起波瀾,7月10日截止遞交校友投票登記表格,並將於7月18日選舉。民主派屯門區議員盧俊宇、九龍城區議員李軒朗將參選常委、本來元朗區議員張秀賢想參選主席,但遞表過了時未被接納。泛民如能成功入閘中大校友會評議會,有機會改變中大校董會格局。今次兩大陣營吹雞動員,預料競爭非常激烈,估計投票亦會創新高。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中美關稅戰或演變成「金融戰」,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可能有被除牌的風險,作為貿易談判條件一部分,本港市場或將成為中概股回流的主要市場,究竟有哪些中概股可望回流,頓成市場焦點。高盛估計,有27隻、總市值達市值達到1840億美元(折合1.4萬億港元)的中概股,或有資格在香港進行雙重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其中包括拼多多。

另估計還有富途、滿幫、Legend Biotech、唯品會、極氪、好未來、亞朵、陸金所、霧芯科技、世紀互聯、JOYY、賽禾、老虎證券、FinVolution Group、大全新能源、愛奇藝、LexinFintech、晶科能源、華銜、Uxin Limited、OpinFintech、Oxjin、coc、cococ、cococ、coccoc且精神可麗、西林、西林、西林、西華、國際。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13日)在網誌表明,已指示證監會和港交所做好準備,若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須讓香港成為它們首選的上市地。

事實上,中概股在美國「下市」的擔憂早已存在。早在2021年,美國證監會(SEC)根據《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引入退市規定,已引發一輪中概股回流潮,其後透過中美雙方政府就審計程序達成協議,令問題得以解決。

高盛最新報告指,未在香港雙重或第二上市的中概股ADR(美國存託憑證)表現近月落後於其他中概股,證明ADR除牌危機成為投資者關注重點。該行認為,若發生「摧毀流動性事件」,相關中概股在香港雙重主要或第二上市,有利公司獲得重新估值機會。

瑞銀估算,若中概股ADR回流香港,港股每日成交可增約190億美元,相當於該行預期2026年日均成交1420億港元的13%,可推高港交所收入和盈利增長5%至7%。該行對港交所保持「中性」評級,目標價320港元。

消息影響下,港交所(00388)周一曾升逾7%,高見336元,收市報334元,升6.91%。

瑞銀估計,目前約有230隻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在美國的總市值敞口為4600億美元,低於2021年底的1.1萬億美元。2021年及2022年曾出現除牌恐慌並導致中概股平均下跌22%,預期今次影響情況更為可控。

大摩報告指,隨著中美關稅升級,ADR退市風險再次浮現。目前,ADRs佔MSCI中國指數約25%,其中超過80%已在香港雙重上市,相信即使發生退市情況,也能確保交易順暢,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將呈短期負面,但長期可控。

若發生退市事件,特別是所有ADR公司同時退市,大摩認為,將標誌著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顯著升級,整個中國股市將因股權風險溢價上升,而面臨估值下行風險。未在香港雙重上市的ADR公司將比已雙重上市的公司面臨更大下行風險。

大摩補充,香港市場長遠可補充失去美國市場的交易量,尤其是大型企業可望符合港股通納入條件,在6至12個月評估期後,市場將轉向以企業基本面評估。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早前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上表示,港交所擬推出的「科企專線」,是針對一些企業特別度身訂造,期望能提前接觸仍未決定來香港上市的科技企業。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正積極吸納全球各地優質發行人來港上市。目前,本港已建立便利已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在港進行雙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監管框架。針對全球最新變化,他已指示證監會和港交所做好準備,若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須讓香港成為它們首選的上市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