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昨日(7月21日)突然要求中方關閉駐侯斯頓總領館。後來侯斯頓警方及消防員接報到場,發現有人在領使館範圍內焚燒紙張,現場出現一些煙霧,但消防人員到場後,未有進入總領事館內。附近鄰居稱,聞到燒紙張的味道。
另外在領事館僱員居住的Almeda Road住宅,有指上週五約下午4時,住在該處的人被驅逐。
中國駐侯斯頓總領館的人員在領館內露天地方焚燒文件。
由於美方要求中國駐侯斯頓總領館的人員3日內離開,他們將要直接啟程回國。侯斯頓總領館內機密文件不能運送回國,以防通過美國海關時,被美方沒收,就馬上會洩密。所以中國駐侯斯頓總領館的人員在領館內露天地方焚燒機密文件,是最安全的保密處理。
侯斯頓警方及消防員接報到場,未有進入中國領館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稱,美方單方面對中方發起的政治挑釁,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違反中美領事條約有關規定,蓄意破壞中美關係,十分蠻橫無理。中方予以強烈譴責,敦促美方立即撤銷有關錯誤決定,否則中方必將作出正當和必要反應。
根據外媒報道,今次美國突要求中國關閉侯斯頓總領事館的導火線,源於美國駐武漢總領館。今年1月武漢疫情爆發時,美國宣佈關閉駐武漢總領館,並將人員撤退回美國。等武漢疫情平息,美國要派外交官回來。中國見美國疫情嚴峻,要求美國領館人員隔離14天檢疫,美國不同意中方檢疫時獲取美國外交官DNA,反建議要自己檢疫,聲稱有外交豁免權。雙方僵持不下,美方人員就遲遲無法回武漢,武漢總領館等同閉館。特朗普政府就進行報復,聲稱根據「外交對等原則」,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頓領事館。
不過內地《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就引述權威人士否認上述傳聞。胡錫進話,在互聯網上看到一種說法:因為有大量美國外交官需要回到中國而因疫情原因遭到中方拒絕,美方採取了關閉中國駐侯斯頓總領館的報復措施。據老胡瞭解,這完全是虛假消息,是有人在帶節奏,給美方的瘋狂行為找理由,把罪過推到中方頭上。散佈這種假消息的人真是昧了中國人應有的良心。
胡錫進話權威消息人士告訴他,中國沒有阻止美國外交官正常返回中國,對他們如何回到駐華使領館工作,雙方有協議,而且在順利執行。美國駐華各使領館都處於美方根據疫情形勢希望保持的狀態,包括美國駐武漢總領館,中國未對它們的運轉設置任何障礙。
胡錫進話,美方關閉中國駐侯斯頓總領館根本沒有拿得上檯面的正當理由。美國國務院剛剛發佈消息說,這樣做是為了保護美國的知識產權和美國人的私人資訊。這種驢唇不對馬嘴的說法唯一表現的就是華盛頓的無恥。
外界預料中國有機會正式要求美國關閉駐武漢總領館,以作報復。經此一役,中美外交關係,更加雪上加霜。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當地時間4月2日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對等關稅」兩天後,中國宣布對七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此舉可說是「直插美國軍工心臟」,美國《紐約時報》13日稱,中國對稀土金屬和稀土磁體的出口管制引發了美國相關產業的恐慌,擔心可能導致這些礦產及相關產品的供應短缺,難預測生產中斷的時間。
中國佔全球稀土供應量的99%,並生產了全球約90%的精煉稀土,尤其是重稀土金屬,中國幾乎壟斷了全球供應,日本、德國雖然也生產少量稀土磁體,但這些國家的原料都依賴中國;而美國企業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程度非常高,Tesla和蘋果等在其供應鏈中也都使用是中國稀土。
中國佔全球稀土供應量的99%,並生產了全球約90%的精煉稀土。
而中國的稀土加工技術,也佔據全球主導地位,MP材料公司擁有美國唯一一座稀土礦,但其開採的3分2的稀土,都需要運往中國進行加工。《華爾街日報》3月曾報道指,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稀土、鈷、銅和其他許多金屬的加工國,其中稀土提煉產量就佔了全球的85%。
因此,美國企業對中國的出口管制感焦慮。美國元素公司(American Elements)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西爾弗(Michael Silver)表示,他們被告知需45天才能恢復稀土金屬出口,幸去年冬天因應對地緣政治局勢而增加了庫存,故仍可在等待出口許可證期間履行現有合約。
不過,報道稱,軍事承包商更擔憂,美國MP材料公司創辦人執行董事長兼執行長利廷斯基(James Litinsky)指,無人機和機器人技術被視為未來戰爭的關鍵武器,但同時亦對稀土的依賴性很高,未來供應鏈的關鍵原材料已被切斷。
報道指,2010年中日東海撞船事件後,中國對日本實施了為期7星的稀土出口禁令,當時一些日本公司持有的稀土庫存足以滿足一年以上的供應,但仍受到了中國限制的衝擊。而美國公司因為不想把現金花在囤積昂貴原料上,他們幾乎不囤貨,受到的衝擊可能會更大。
電動車製造商也在尋找替代供應來源,因為中國的出口管制可能導致生產停頓。顧問公司DGA-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的合夥人崔歐洛(Paul Triolo)指,部分企業可能在30至60天內因庫存耗盡而被迫停產。
據《觀察者》網心智觀察所報道,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對光刻機產業也產生了重大影響。EUV(極紫外光)光刻機是美國科技遏制中國的關鍵工具,但其技術發展依賴於中國的稀土材料,如開發短波長雷射等離子光源需要中國壟斷的稀土材料。
《紐約時報》稱,今次出口管制對中國帶來的經濟影響微乎其微,但對美國可能造成巨大衝擊,因不僅面臨來自中國的出口管制,就算含稀土元素的產品獲批而運往美國,但仍要繳納特朗普對所有中國產品徵收的最新關稅。
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稀土加工國。
儘管特朗普11日晚上對多種中國製造消費電子產品豁免了關稅,但5名稀土產業高層表示,這個周末稀土磁鐵出口仍受阻。
為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美國政府和企業正在尋找新的稀土供應鏈。美國國防部2023年向澳洲萊納斯稀土公司提供2.58億美元融資,以在德州建造稀土加工廠,但工程因廢水處理許可問題而延遲。
即使繞過中國、「捨近求遠」地建立新供應鏈,將增加成本,亦難以在短期內實現。
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學院巴茲利安(Morgan Bazilian)指,把礦物加工和提煉成化學品和金屬的中游環節非常重要,中國在稀土加工技術上的主導地位難以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