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深圳已經超越香港。」你會無所謂嗎?且慢,讓我們看看20世紀美國諷刺文學家孟肯(Henry Mencken)的金句︰「只要你比姨仔的老公一年賺多10萬元,你就算是有錢人了。」相反,你比姨仔的老公賺少10萬元,這是很大的事情,頃刻之間你失落了。看到毗連著我們的深圳發展40年而有成,能夠不動容者,是違反行為經濟學原理。

習近平出席深圳特區成立40周件慶祝會,肯定特區建設。(新華社圖片)

習近平出席深圳特區成立40周件慶祝會,肯定特區建設。(新華社圖片)

故事要說到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加利曼(Daniel Kahneman)的實驗。這位美國心理學家率先把心理學研究加入經濟學視角,取得理論突破而獲獎。加利曼他和史丹福同儕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於70年代提出「預期理論」,聲名大噪,可惜特沃斯基1996年離世,因此無法分享諾獎殊榮。

實驗是這樣的,試試看你選擇A還是B?

A.      公司同級同事年薪60萬元,你的年薪70萬元。

B.      公司同級同事年薪90萬元,你的年薪80萬元。

老實說,要在眾人面前作出選擇,我會提出選擇B,不是嘛,平白年薪增加10萬,我還來不及高興呢。事實上,據加利曼研究調查所得,大部份人選擇A。

傳統經濟學的假設忽略行為心理因素,以為任何人都是市場理性選擇者,所以大家寧願取B捨A。不過,撫心自問,你在不用公開選擇時,究竟選了A還是B?我就選了A。

這個心理行為經濟學發現很重要,推翻利潤驅動的絕對作用,用人性化演繹,得出財富和就成的滿足感不是來自理性,要驅策個人或者一個群體的努力,並非純粹金錢利益考慮,而是與鄰近者直接攀比所帶來的一種競爭心態。

香港和深圳之間有一個變化的臨界點︰「1979年深圳GDP不足2億元人民幣,2018年,深圳GDP為2.4萬億元人民幣,第一次超過香港。」於是很多人猛然醒起,過去40年深圳GDP平均增長高達23%,創造的「深圳速度」很驚人,這是香港無法與之攀比的。

什麼是得,什麼是失?主要是看與誰人攀比,這是加利曼的「參考點依賴」模式(reference-dependent)。2008年《時代雜誌》提出世界三大國際都會「紐倫港」(Nylonkong)的概念,我們覺得已超過過去的攀比目標新加坡,將「升呢」與紐約、倫敦同級,當時還未曾在意深圳如何高速發展,深圳在我們心目中,可不是姨仔的老公,也不是同級同事。今天形勢改變了,說些門面話表示大方,無可厚非,不過,處身不一樣的世界,大家還在做門面工夫,那就很有問題了。




黃秉華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