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目前正於馬料水、西貢及屯門繼續研究工作
香港填海不斷,難免影響沿岸生態,危害海洋生物的生活環境。城市大學的研究團隊,於本港西部水域設置人工生態組件,成功豐富海洋生物的多樣性,改善生態環境;該技術亦能降低海堤溫度,可應用在本港現有的所有海堤,目前正於馬料水、西貢及屯門繼續研究工作。
領導研究的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梁美儀指,一般的海堤缺乏遮蔭及儲水能力,當夏季午間退潮時,溫度過高,不適合海洋生物棲息,阻礙食物鏈的形成。團隊在16年籌備研究,在大嶼山深水角及屯門樂安排的垂直海堤,設置從外國引入的實驗磚塊。磚塊上有罅隙及溝槽,為生物提供微棲地,兼降低海堤的溫度。團隊亦在半數磚塊加入本地的石蠔僧帽牡蠣,增加棲息地的複雜性。
研究發現,實驗磚塊有助螺類及帽貝等物種生長,物種增加19%至51%;生物數量新增59%至416%。而罅隙深達2.5至5厘米的磚塊,陰暗位的物種數量,比外露壁架部分多達兩倍。梁美儀稱,實驗磚塊令棲息地變得更複雜,有助提升生物多樣性,這項技術適用於全港現有的海堤。
團隊現時繼續研究,在政府資助下於馬料水、西貢及屯門的垂直及斜坡海堤,測試各種人工生態組件,例如磚塊、面板及潮汐池。梁美儀續稱,機場三跑及東涌填海工程的海堤也會設置生態磚。
有關研究成果已於國際期刊《海洋污染簡報》(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發表。同時,研究亦屬於「全球海港研究計畫」一部分,本港、倫敦、三藩市及雪梨等14個海岸城市都設有實驗磚塊,發現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均有所增加。